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2019-07-16耿国庆朱茂桃江浩斌孙丽琴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汽车构造新工科教学改革

耿国庆 朱茂桃 江浩斌 孙丽琴

摘  要:车辆工程专业具有学科理论体系交叉,知识覆盖面广等特点。面对新工科对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新要求,高校应针对该学科的特点,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响应,结合教学过程与实践环节对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元化卓越工程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汽车构造;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耿国庆,江苏大学,研究方向为汽车关键零部件设计仿真及控制与车辆工程;朱茂桃、江浩斌、孙丽琴,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5-0056-02

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2月联合各大高等学府推进新工科建设[1],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力求构建能够领先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新工科”现代教育体系。[2]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正在从“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随着电动汽车与先进轨道交通发展,新结构、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车辆工程中,传统的汽车行业受到了来自科技革命的冲击,汽车产业正朝着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发展。如何对接专业和产业、交叉学科,建设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扩大学生视野以及处理好传统工艺与新兴技术的关系,成为各高校各专业后续改革研究探讨的热点。

一、新工科建设内涵分析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能够应对各种实际问题的全新汽车产业人才,满足由于产业升级而形成的人才需求,响应新工科建设便成了首要且必须完成的任务。新工科建设首先是理念的变革,新工科更加强调应对变化,强调主动塑造世界。与传统的“适应社会”观念不同,新背景下院校需要主动肩负起塑造未来的使命,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其次,新工科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教育,其教书育人的本质没有变,但在此理念下培养的人才需要更加多元化且具有创新性,有更强的能力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最后,新工科反映了未来的工程教育形态,要求院校建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案,开设新专业,使传统专业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三个转变

1.国外探索经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除设有基本课程外,还设置了机器和汽车技术相关课程。在选修课方面,设置了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的课程,为面向产业需求提供了宽口径、多交叉的课程体系;日本企业向高校委托科研,提供实习实践基地,构建“专业-产业”协同教育体系;英国教学公司应聘大学毕业生会先让大学生作为项目助理,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要求其熟悉项目情况。探索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设模式,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是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2.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三个转变。结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考虑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及OBE理念的相关内容,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工程教育改革首先要实现如下三个转变。

第一,从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变,传统的工程教育是以学科导向的,它遵循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的原则,倾向于解决确定的、线性的、静止封闭的问题[3]。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是目标导向的,它遵循的是反向设计原则。[4]反向设计是从需求开始的,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我校汽车学院为丰富教学内容开设了SPOC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PBL模式、CBL模式课堂教学等,更有效地培养新工科的建设人才。

为了增加学生国际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学校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53次,共有12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17所高校进行交流学习,5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名校深造或联合培养。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签订“3+2”本科硕士联合培养协议、博士生交流协议,共建“中美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按照“1+2+1”的模式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

第二,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一般以教师为导向,而当前培养模式下,教学设计环节更关注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教学评价过程中主要依据学生学习的成果来评判。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學生主动学习能力,找到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开设网络课程,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学校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中国大学MOOC)和好大学在线等多个慕课平台,面向本科生开设车辆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更为方便地了解车辆工程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方法。

第三,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具备“闭环”特征,发挥其监督功能可以发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控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育系统的改进。[5]因而改革必须实现如下功能:①能够持续地改进培养目标,以保障其始终与内、外部需求相符合;②能够持续地改进毕业要求,以保障其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③能够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以保障其始终与毕业要求相符合。

我校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以及《江苏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评定与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创业计划》《创业管理》优质慕课(MOOC)资源,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先后发布了《江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江苏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施办法》《江苏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监督体系,保障学校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三、实践环节改革

1.借鉴CDIO体系,改造实践场所。为满足集成化学习的需求,改进后的实践场所能提供现代化的工具,由学生自我管理、使用,这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实践场所的类型可以包括校内实验室、讨论室、设计室、资源室、学习工厂、校外的企业车间、工程实践中心等。

2.借鉴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以产品“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思想为载体,建立从理论学习、动手实践再到探究学习的教学链条,把设计活动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保证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

为了实现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校江苏超力方程式赛车队在2017年11月中旬在襄阳完成了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各项比赛。最终获得了单项前三、总分排第16名的成绩,在江苏省高校排名第一位的佳绩。

我国是汽车制造大国,江苏省在汽车制造尤其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方面更是具备鲜明的特色。本校的实践经验,不仅能为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注入活力,更能促进本专业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使课程教学更加科学和丰富。

参考文献:

[1]  林健. 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2):26-35.

[2] 冯丽.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及效能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9):96-99.

[3] 顾佩华.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6-18.

[4] 钟登华. 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7-12.

[5] 李志义,朱泓,刘志军,夏远景.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70.

责任编辑  程  哲

猜你喜欢

汽车构造新工科教学改革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汽车构造》教学分析
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