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07-15杨彩莲
杨彩莲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以人为本;师生互动;学习兴趣;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062-0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内容,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内容的呈现方式都承载着许多新的教育理念。那么,该如何贯彻新理念,上好新教材呢?
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就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教学的重心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移,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其人格得以健全,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发展,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不仅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主体性增强的过程;要把自己视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注重创设多样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極性;既要引领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又要帮助其确认和协调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1.进行爱的教育。教育的真正秘诀是“爱”,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以心换心”。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学生的爱,如把对学生的期望以微笑的方式进行传递,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老师非常亲切、和蔼,因而受到鼓舞,进发出学习的力量。
2.欣赏学生。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模样”,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教师就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珍爱学生的奇思妙想,宽容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误,细心呵护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对学生要学会欣赏和赞美,让成功和自信伴随学生一生。因此,在上课时,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不吝啬任何一句表扬的话。但切记每一句表扬和鼓励的话语都要发自教师的内心,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独特的自我,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无限快乐。
3.平等地对待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教师不必每节课都固定站在讲台上授课,可以巡回于学生之间,实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积极互动,合作探究,彻底改变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真正把教师由指挥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样一种关系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
二、提倡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营造融洽、活跃的学习氛围。这要求教师要建立一种平等、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己和朋友,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强力后盾,要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每一位学生,以父母般的情怀去温暖每一位学生,以合理而科学的举措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其间,教师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积极对学生予以指导;也可以以朋友、知己的身份出现,但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与探索,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2.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思维更加活跃,探究热情更加高涨,课堂更加生机盎然,让具有不同才能、特长、兴趣和性格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三、丰富学生体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面向学生,面向生活,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绪和情感后,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样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生活化。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的激情,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引导学生自由设疑、自由思考、自由讨论和自由选择,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善于探索,让学生通过回顾已有的经验和对当前新信息的整合,实现知识迁移,并逐步转化为各种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2.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在宽松、平等、愉悦的氛围中去感悟、去思考、去认识。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实践能力,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而达到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