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
2019-07-15刘永兰
刘永兰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一课”的重要性,明确了教师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关键地位。新形势下,如何对照“六要标准”,上好思政课,做优秀思政人,切实推动思想政治课程实现“八个统一”的内涵式发展,创优思路、教法、学法等,是当前摆在我们全体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立德树人是根本,课程改革是推手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一位心系学生的好老师,会让人终生难忘;一门触碰心灵的好课程,会让人终身受益。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深刻把握“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探索行动策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课堂品质是保障,教师专业提升是关键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学习力培养和提升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空间阵地。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性相融合是我们要推进的重心;让思政课不仅“有意义”更“有意思”,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简单、有效地教,轻松、高效地学,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是我们的追求。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的理念、教学的行为、教学的创新,是让课堂有品质的关键。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当好思政课教师的第一标准,我们肩负直接传播真理的特殊使命。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从教之基;打铁还需自身硬,扎实的专业功底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革新教学方法,探索有效途径,小课堂大社会,寓理于例,深入浅出,给人以启迪、发人以思考,讲出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每一节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身就是学生身边现实的“教材”和“案例”,坚守精神家园、加强自我修养,以知行统一、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增强思政课实效。
学科领导力是责任。学科建设是支撑
火车跑得快,还需车头带。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正确把握学科的教学方向,离不开发挥学科教研员和学科中心组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研究、引领和辐射作用。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在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视域下,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新的部编教材先行实施,新高考新课标新课程的守正出新,帶着“我是谁,到哪儿去,如何实现专业发展”的模拟哲学追问,以学科发展中的问题为攻克目标,以价值追求为动力,实现教研发展的最优化。
学科教研员、名师、学科中心组、各级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协同合力,形成“五位一体”教研共同体,充分发挥学科的试验地基,抓住课改之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立足思政课课堂教学,研修学科课程定位,研读课程标准,深挖教材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探索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之需为基,共同解决学生发展之难题,为学生的发展共谋策略,提高课程发展能力、专业引领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以研促教,以教推研。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好的思想政治课应该像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并且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全过程,把课堂主阵地与生活主渠道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打造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