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儿茶散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在慢阻肺合并口腔真菌感染中的应用
2019-06-29罗蓉晖
罗蓉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好发于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该病的发病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社会的关注。针对该病,临床多采用高效广谱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亦存在滥用抗生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情况,不但于病人病情无益,甚至极易造成机体免疫力紊乱,给条件致病真菌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使得患者继发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严重影响其预后及转归,甚至引起死亡[1]。慢阻肺患者继发口腔真菌感染后无显著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的诊断与治疗标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救治。乌梅儿茶散是我院在临床工作经验中总结使用的方剂,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文献[2]报道,综合护理干预已被临床应用于改善多种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促进其治疗积极性,降低机体炎症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但目前有关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阻肺患者中的报道较少。本文采用乌梅儿茶散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慢阻肺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阻肺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为(63.96±7.75)岁;病程7~20年,平均病程为(11.95±3.98)年。研究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为(65.05±7.82)岁;病程6~18年,平均病程为(12.25±3.7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故具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符合慢阻肺相关诊断标准[3],有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2)符合口腔真菌感染诊断标准:①微生物检查:咽拭子、口腔假膜涂片发现真菌、假菌丝和(或)群集性孢子,或进行真菌培养,连续2次及以上分离到同一种真菌;②宿主因素:长期使用激素治疗。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临床资料齐全者。2)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此次研究并同意配合。排除标准:1)近1个月使用过抗真菌药物者。2)对本试验所用药物过敏或伴有影响药物吸收疾病者。3)入院前伴有肺部真菌感染者。4)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尿毒症、肝硬化、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病史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氟康唑胶囊(生产: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399),200 mg/d,连续治疗15 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乌梅儿茶散,方剂主要成分为:乌梅9 g,硼砂9 g,儿茶6 g,五倍子9 g,黄连9 g,冰片1.5 g。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使用前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患处,再用消毒棉签熏药末,涂敷于口腔黏膜及舌面,每日2~3次。
1.4.2 护理方法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研究组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肺部、口腔、咽部、肠道、泌尿道等易感部位的病情监测,及早发现病情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2)加强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及时排除痰液,从而避免呼吸道感染而反复使用抗生素,延长治疗周期。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可辅以雾化吸入治疗,促进痰液早日排出;对于机械通气或意识障碍的患者,及时给予机械吸痰。3)加强口腔护理,患者由于慢阻肺疾病的治疗,可能导致口腔pH值降低,给真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可使用碳酸氢钠含漱液或其他弱碱性口腔护理产品进行漱口,以维持口腔正常弱碱性环境,扼杀真菌生长的温床。4)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及时控制肠道真菌感染,指导患者多食用酸奶,借助其中含有的大量乳酸杆菌,帮助建立肠道正常菌群。同时,可遵医嘱预防服用双歧三联活菌、美常安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避免患者出现肠道真菌感染。5)预防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不憋尿,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对留置有导尿管的患者每日以碘伏消毒尿道口,呋喃西林膀胱冲洗。6)加强营养,以增强抵抗力,抵御疾病侵袭。患者发生真菌感染时,多会累及口腔及咽部,造成进食疼痛或困难,应鼓励患者尽量从口进食,有助于营养吸收。同时,每日三餐均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于不能自主进食者,应及早按医嘱行肠内营养支持。7)防止交叉感染,清除真菌的生存环境,降低反复感染的风险。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对病房、操作间、上药室等地方进行紫外线消毒,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避免真菌院内传播。
1.4.3 观察指标1)比较2组临床疗效,参照临床表现及《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将其分为:痊愈:体征、症状、病原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全部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体征和症状显著减轻,咽拭子培养连续3次未发现真菌;进步:用药后病情好转,但仍有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无效:用药72 h病情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显效率之和。2)比较2组真菌清除率,即连续2次合格咽拭子标本显微镜镜检未查见真菌,且真菌培养为阴性。3)比较2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反应(皮疹)、肠道反应(呕吐,腹泻)和器官功能损害(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等药物不良作用。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3)。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真菌清除率对比2组患者入组前及治疗后每7 d做一次真菌培养,并将真菌感染类型大致分为曲霉菌、白假丝酵母菌、未分类真菌和混合感染四类,研究组查出感染上述真菌类型依次为26例、12例、11例、11例,对照组则为28例、10例、10例、12例。计算其真菌清除率,研究组各种真菌的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真菌清除率对比 (例,%)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2组患者用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研究组皮疹、呕吐、腹泻、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例,%)
3 讨论
慢阻肺以不完全可逆性肺通气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反复发作、急性加重、易感染等特征。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自身免疫力低下、呼吸道老化和功能减退,已成为慢阻肺发病的主要人群[5],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人数直线增长,加之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滥用以及导管介入治疗的应用,导致慢阻肺患者继发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成倍增加,已成为慢阻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真菌一般对正常人群并不致病,属条件致病菌,只有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时容易发生感染或失调继发感染,因此,临床多见于慢阻肺、糖尿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探究慢阻肺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因素[6]:1)慢阻肺可损伤患者气道黏膜,减弱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和清除功能,为真菌入侵创造条件,继发口腔真菌感染;2)慢阻肺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障碍或免疫力低下的问题,而长期、频繁地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不仅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菌群失调,亦会为真菌生长和繁殖营造条件。
氟康唑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真菌药物,具有吸收快、水溶性好、血药峰值高等优势,对于表浅或位置较深的真菌感染均有良好的抗菌疗效[7]。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加用了中药制剂乌梅儿茶散,方中乌梅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久咳不已,蛔厥呕吐等疾病;硼砂清热消痰,解毒防腐,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胬肉、阴部溃疡等症;儿茶止血生肌、敛疮定痛,五倍子固精止泻,敛汗止血;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冰片清香宣散,开窍醒神。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收敛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8],儿茶中含有D-儿茶精可促进肝内ATP合成,稳定溶酶体膜,加快自由基的清除和抗氧化作用,具有显著的保肝利胆作用;同时,D-儿茶精对乙肝患者而言,可放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促进乙肝抗原的清除,恢复淋巴细胞数,而对正常人而言,亦能够激活外周Ts细胞,并抑制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母细胞转化,增强机体免疫力。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儿茶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生长,此外,对病毒及某些真菌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自身自理能力差,而真菌致病株生存繁殖能力强,若不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极易发生反复感染、迁延不愈的情况。本研究在给予乌梅儿茶治疗的同时亦辅以综合护理干预,以期尽快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乌梅儿茶散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慢阻肺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和真菌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预后与转归。
综上所述,乌梅儿茶散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慢阻肺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