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音乐社交的建设

2019-06-21高吕穆卓

新闻传播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媒体

[摘要]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社交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个领域的内容都试着做出“大数据+社交+”的新平台,本文将从时代背景、音乐社交的生态及其形成、用户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音乐社交的建设。

[关键词]网易云音乐;音乐社交;UGC;新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软件的社交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互联网产品都着力打造自身的社交功能,音乐播放器也不例外。截止到2018年11月,网易云音乐APP注册用户总数已经突破6亿,它已经摆脱了“音乐播放器”的局限定义,而是以音乐播放器为载体,为用户群体构建一个具有社交功能的平台。

一、音乐社交产生的背景

我国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智媒”成为了数字时代主流,“大数据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经是这个时代移动终端软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手机媒体,已经成为社会传播关系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的重要一环,参与性,分享性,互动性逐渐变成网络媒体的主要标志。

(一)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化媒体的发展

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化媒体的不断发展,实际上就是传播学理论中由“PGC”转向“UGC”的重要体现,由以前的平台内容主要由公司发送,方向主要由公司进行把握,发展到“大众生产内容”的“个人门户”方式。由实名制的“人人网”“朋友网”到现在不记名的“微博”“网易云音乐”,社会化媒体拥有了以下特点。

1.言论自由及宽松的网络环境。不论是网易云音乐还是其他社交软件,人们都可以使用自己设置的网络呢称或ID进行发言或评论,所以评论或产生内容更为自由,并且由于互联网的普及面广,在线人数多,评论很难被熟悉的人发现,这也迎合了当下年轻用户群想要“在网上自由冲浪”的需求,使得这种“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与表达更受欢迎。

2.传播碎片化。由于当今生活节奏较快,人们无法拿出大块的时间去接受信息并进行学习,据研究,大部分人接受到的信息都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而接受信息的时间大多数都在午间休息、上下班通勤等碎片化时间。而网易云音乐评论字数限于140宇,可以使大家在听歌的同时快速浏览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评论。用户传播更加便利,阅读速度更快。

3.生活节奏快,疲于与人社交。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在线音乐用户洞察报告》显示,网易云音乐的主要用户群体为24~ 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大多数在事业的打拼阶段,很少有空闲时间,也疲于面对除了工作关系外的人际关系,他们也不愿意“麻烦别人”——这种麻烦体现在向他人倾诉自己伤心难过的事情,所以他们也较为喜欢在虚拟世界里放松自己:大家彼此并不熟悉也不认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一些带有个人色彩的评论或者分享一段自己的过去。而在虚拟空间中,用户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善良、包容与爱用户的这种现象,给网易云这种音乐社交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音乐社交”理念的引入及来源

“音乐社交”顾名思义,就是“音乐”与“社交”相结合的概念。其强调的是互动,以用户及用户所生产出来的内容为中心。根据艾媒咨询2018年12月发布的《2018Q3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季度监测报告》显示,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行业继续稳步发展,2018年第三季度用户规模达到5.33亿人。为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各大音乐客户端努力形成各自的软件风格,用不同的主打功能来吸引更多用户,提升用户粘性。

(三)基于精准算法的出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网易云音乐的精准推荐提供了条件。后台可以跟踪、模拟、定位用户群,从用户的听歌行为如风格、听歌时间、歌手等,为不同的用户模拟出他们个人的“用户画像”,并根据画像中几个典型的用户行为或兴趣爱好,为其推荐相似的音乐风格或评论,是用户在使用网易云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种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成为网易云音乐的一大优势。

二、网易云音乐社交生态的形成

(一)网易云音乐发展概述

网易云音乐是网易公司开发的一款主打音乐和社交的音乐产品,在2013年4月发布,上线一年用户月增长率居音乐类APP榜首。作为将软件的社交功能视为核心元素的软件平台,网易云打造了它独特的音乐社区,鼓励用户创建歌单,发表评论,基于共同的听歌爱好及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好友圈。网易云的社交功能引领多个听歌平台完善其社交化功能,平台的社交趋势化逐渐明显。

(二)网易云音乐的社交模式分析

1.传播模式的改变。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目前人们已经从webl.0转变到了web2.0的时代。智能媒体的进一步普及,使得传播模式由原来的“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随着新媒体移动客户端和互联网的发展,音乐的传播呈现出快速的增长方式。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网易云音乐通过日常的音乐收听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也催生了其“音乐云”服务。借助该技术,用户可以获得与他们的收听习惯相似的信息和用户,并轻松地融入社区。

2.高度创造和活跃的用户社群。随着网络的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用户已成为独立的交流者,交流的方式已从PGC变为UCC,这使得该平台具有创新思维和多样性。在网易云音乐中,动态和评论将随着歌曲的播放而出现。评论部分包括评论、回复和喜欢。回复功能增加了用户之间的交互,并使每个用户感到自己正在社区或社区中进行通信。特别地,优秀评论将具有置于顶部评论区域的功能,这与用户“渴望被识别”的心理相一致。用户积极参与互动所留下的评论成为网易云音乐社交部分的重要来源,这使得网易云音乐“听歌看评论”的互动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3.精准定位使用人群,进行针对性功能设计。在第三方报告中,学生、企业的从业人员和基层员工成为移动音乐的主要用户。这个社区通常在白天很忙,可能会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域引起共鸣。这种精神互动也已成为音乐软件的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因此,网易云音乐具有很高的忠诚度。通过赞美、评论、回复、共享歌曲和订购歌曲的方式,出现了一个互动的社交团体。通过“强关系“和“弱关系”的聯合合作,用户的关系网络也得到了扩展。到目前为止,交互式社交互动的用户模式已经牢固地存在,并且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也在不断提高。

(三)用户社交习惯的养成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网易云音乐创造了独特的音乐社交生活,社交网络已成为该软件的重要属性和标签。网易云音乐注重用户的参与,以互动为音乐纽带,采用社交+音乐的模式,最终实现了音乐社交圈的建设。

1.强化社交模式,提升用户黏性和忠诚度。用户之间的互动是社交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批量遇见好听音乐更加简单”是网易云音乐的经营理念,其自创歌单的功能成为如今该软件的核心所在。对于用户自建歌单,可以根据其歌单中的歌曲类别,分享推荐给好友,也可以在搜索界面中供所有用户挑选。其次,音乐圈功能,除了和其他应用一样分享在社交平台之外,网易云音乐还拥有属于用户自己的社交空间,用户可以实时分享歌曲、文字、评论、心情到音乐圈,和其他用户互相关注,打造一个音乐社区。最重要的就是网易云音乐的评论系统,现在该系统已经作为该软件重要营销手段进行线上线下活动。该功能巧妙地利用音乐的感染性,在评论区进行评论,营造用户之间的“共鸣”。

2.以情感共鸣为基础,构建相互认同群体。网易云音乐运用音乐中的社交本质,构建了一个以情感交流为基础的社群和互动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情感,而这些情感需要即刻释放并急于在短时间之内找到有相似情感的陌生人。网易云音乐便在这时抓住时机做文章,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起音乐社交的生态圈。

结语

音乐传播社交化已经成为未来音乐媒体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网易云音乐以“音乐社交”为理念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给人们带来了音乐社交,满足了用户对于音乐不同的体验。其“音乐社交”的特征也给其他的音乐平台带来思考。不过,随着各种音乐平台的发展和进步,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如用户的隐私与信息如何保护,在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等,都值得我们不断探究思考。

参考文献:

[1]王路.从网易云音乐看“音乐社交”生态的建设[J],传媒,2017(3):70-72.

[2]樊三彩,俞锫,互联网音乐社交化发展模式简析[J].音乐传播,2016(3):70-72.

[3]王雅婧,新媒体环境下音乐传播的社交化建设——以网易云音乐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6):127-128.

[4]肖珺.跨文化虛拟共同体:连接、信任与认同[J].学术研究,2016(11):42-48.

[5]李先知,金兼斌.集体化共同圈:社交媒体的网络生态格局[J].现代传播,2013(12).

[6]杨海娟,原薇,王文艳.国内外社交类应用持续使用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7(3):164-170.

[作者简介]高吕穆卓,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