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生态视域下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研究进展及思考

2019-06-21王雨童

新闻传播 2019年24期
关键词:城乡差异数字鸿沟

王雨童

[摘要]媒介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正如麦克卢汉所预言的一样,信息的实时传输跨越了地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这仅仅只是对传播技术的歌颂性和浪漫性的展现。这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景。事实上,尽管在信息技术产业如此发达的今天,也存在被边缘化、被抛弃、被遗忘的群体。在中国的农村,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尚未脱贫。本文试图从媒介生态这一个角度去思考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媒介生态;数字鸿沟;城乡差异

一、研究意义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城乡数字鸿沟是一个极具特征性的命题。我国所践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依据我国国情和客观条件应运而生的道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有5.7亿多人,占40%以上。耕地面积121亿公顷,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8.0%左右。农业一直是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存在。颁布“中央一号文件”以来,国家政府聚焦锁定在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问题上。

伴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同时这种差异的呈现和演变会带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化、阻碍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探究城乡数字鸿沟这一领域,是基于对我国城乡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现状的充分理解与认知。只有持续推进城乡数字鸿沟的弥合,才能够有助于农村居民更好地享受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红利,有助于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更有利于国家区域协调平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

二、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一)研究背景

通过中国知网文献主题搜索“城乡数字鸿沟”,搜索结果显示“城乡数字鸿沟”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02年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提出。他指出:数字时代的中国正面临三大鸿沟,分别是与世界、内地各地之间、城乡之间计算机普及的巨大差异,成为信息时代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通过中国知网期刊关键词搜索从2002年到2018年的核心期刊文章,搜索得到20篇关键词为“城乡数字鸿沟”的核心期刊。

由于城乡数字鸿沟这一词语在我国学界第一次提出是在2002年,以2002年作为核心期刊的查阅起点年限具有合理性。2014年和2017年發表的核心期刊数量呈现峰值均为4篇。

查阅这20篇核心期刊所呈现的研究状况后发现,关于城乡数字鸿沟的主要研究层次有以下四个方面:现状研究、测度研究、数字鸿沟与城市化的研究以及关于弥合的对策性研究。其中关于城乡数字鸿沟的测度研究主要集中在2012年和2014年。

(二)发展脉络

1.测度研究

2012年学者刘骏、薛伟贤[6]提出从信息技术的“意识”“接入”“利用”“环境”四个维度来解析城乡数字鸿沟的内涵,从而构建形成一套测度指标体系对城乡数字鸿沟进行客观的测算。2014年学者邬晓鸥等提出对城乡数字鸿沟进行测度即科学量化是城乡数字鸿沟弥合策略制定的第一步[5]。总的来说,学者们普遍的观点都认为破除以往研究的局限去构建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城乡数字鸿沟测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客观而全面的系统能够同时在这一测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强调各项测度的客观性,从而确保测度结果的可信度。

2.现状研究

有关现状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章主要集中分布在2017年,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是不具争议的事实,且具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能够拉大城乡的收入差距,不利于统筹城乡战略布局的推进。2004年学者张勇提出我们应该格外警惕城乡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二元化现象。2010年学者袁国学提出城乡数字鸿沟也会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2017年学者刘骏在他的文章中提出城乡数字鸿沟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中包含多方面要素。2017年学者李健、邬晓鸥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经济因素、受教育程度差异、地理和制度因素是影响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弥合政策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1]。

3.城市化研究

城市化相关研究方面,2013年学者刘骏、薛伟贤将阻尼理论引入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阻碍的研究领域[9]。在他们2014年的研究中,分析显示,阻尼呈现趋势为上升,意味着数字鸿沟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阻力愈来愈显著。尽管如此以缩小数字鸿沟作为先决条件,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还有提升空间[7]。2015年学者刘骏等在其发表的文章中,从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力效应的外在表现入手,探讨阻力效应产生机理,并引入SVAE模型对阻力进行实证,为减少城市化进程阻力提供了参考[3]。同年,学者刘骏和薛伟贤在研究中借鉴了粘滞摩擦学中阻尼系数的概念,建立了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系数测度模型,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对阻尼系数进行估算[4]。2017年学者韩圣龙等在文章中得出目前的城乡数字鸿沟现象仍然较为显著,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越大,城乡数字鸿沟越大,且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会阻碍城市化发展进程[10]。

4.对策研究

在弥合数字鸿沟的对策性研究方面,学者赵云在2009年基于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鸿沟问题,提出了普及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完善信息政策法规与标准建设,强化城乡信息化人才开发等一系列对策与建议。2014年,学者陈晓华从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四个角度入手,对数字鸿沟的弥合、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8]。学者兰晓霞在2016年发表的文章中基于SWOT定量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威胁力度,构建起战略四边形,并从这四个宏观方面制定战略政策[2]。2017年学者裴成荣在他的文章中将城乡数字鸿沟总结为由信息化所引发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贫富悬殊”“社会分化”。

猜你喜欢

城乡差异数字鸿沟
城乡居民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分析
基于公平视角的城乡学前教育差异分析
基于教育公平的音乐教育城乡差异调查
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初探
搞好基本公共服务,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思考
浅析互联网时代知识沟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