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解说短视频的需求研究

2019-06-21许可心方明豪

新闻传播 2019年24期

许可心 方明豪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倾向于通过更短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实质内容。对于电影艺术也是一样,一些受众不再满足于仅仅观看电影,他们可以对电影艺术进行属于自己的二次创作,解读、分析,抑或是恶搞,并在自媒体平台上与大家分享交流,因此电影解说短视频应运而生。这样的视频媒体形式,也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的电影受众对于短时间获取电影信息的需求。因此,本文选取了如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视频自媒体平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通过研究该网站上电影解说短视频,从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出发,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探讨受众对电影解说短视频如此欢迎的需求成因。

[关键词]电影解说;影视传播;使用与满足理论

自谷阿莫2015年《3分钟带你看完<鸟人>》在互联网走红后,以“X分钟带你看完xxx”为代表的网络电影解说短视频异军突起,并在近年演化成多种不同的形式。此类视频都是对电影内容的精简概括,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这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网络视频原创者对电影、电视剧重新剪辑加工,并在视频中进行戏谑恶搞式的吐槽评论,对原先的电影、电视剧进行了二次创作,解构了原来的电影语言,重构了新的意义文本。为了便于讨论,在本文里,统一将此类视频命名为电影解说。

一、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与认同感理论,探讨受众对电影解说短视频的需求与成因。

美国传播学者卡茨谈道:“受众对于媒介内容是主动利用的,而非被动接受媒介的影响。”而受众主动观看影视剧的行为,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定诉求;同理,受众观看电影解说短视频也是出于一定满足感的需要。

认同感,则包括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两个部分。自我认同指的是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从这一概念衍生得知,受众在观看电影解说的某种程度上也会有找寻自我认同的存在——在他们看完一部电影后产生自己的想法,而有同理心印证的需求。对于群体认同,涂尔干曾认为,单人是无法长久维持自己的信仰的。从电影观众的角度来说,这种“集体欢腾”就是共同讨论、研究大家同样喜欢的电影,维持着影迷角度的群体关系。

笔者根据以上理论,进行了问卷设计。类目包括电影观看行为,作为研究影响结果的控制变量,调查受众自身的观影习惯,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电影解说对不同观影群体的影响;电影解说观看行为,此处的问卷调查主要分为受众观看电影解说的意向、类型、时长等基本概念;电影解说观看需求,主要分为五种不同的观看需求,分别是电影解读、行为指引、观影替代、休闲娱乐、认同心理;以及人口统计变量,调查受众的性别、年龄、新媒体的使用程度、出生地、生活地、教育程度、工作、收入。经过2019年12月11日-l2月18日的问卷发放,一共回收问卷355份,其中填写完整的有效问卷为355份。

二、数据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人口统计变量、观影频率、观影行为、所偏好的解说类型与博主类型与观看电影解说短视频的需求的关系,本文采用了线性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表l)。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受众对电影解说需求的成因可能分为以下几点。

(一)受众理解能力的欠缺

通过以上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受众的观影理解能力对辅助理解需求(p =-0.13,p< .01)和观影替代需求(p=-0.12,P< .05)都是显著变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观众会更倾向于寻求电影解说来帮助自身理解电影的剧情与主题,同时更希望通过电影解说来替代完整的观影;

同时,通过对观影理解能力的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表2),观影频率(β=024,p<.001)、主动观影意愿(β=-0.14,p< .05)、观影时间投入(β=0.46,p< .001)都是观影理解能力的显著变量,呈正相关关系,可以看出,观影频率越高的人以及越愿意为电影投入时间的人,对电影的理解能力越好,这是靠丰富的阅片量与电影知识学习所积累出来的,当观众本身观影较少、对电影兴趣不浓厚的时候,并不足以得到足够的耐心与思路去看完一部欣赏水平较高的电影。

(二)受众时间投入的有限

结合上述的线性回归分析结论,受众的观影时间投入对观影替代需求(β=-0.10,p< 0.05)是显著变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对于在电影上花费时间意愿较低的观众群体来说,选择直接观看电影解说是更节约时间的一种方式:

同时,通过对调查问卷中的“观影时间投入”和“电影解说需求”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表3),结果显示观影时间投入和辅助理解r (355)=-.15,p<0.001,休闲娱乐r(391) =-.25,p<0.001,行为指引r(355) =-.18,p<0.001,观影替代r (355) =-.25, p<0.001,与认同心理r(355)=-.20,p<0.001,都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越是观影投入时间少的被调查者,更愿意通过电影解说短视频来满足自身对电影的各项需求。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迭代迅速,热点转瞬即逝,数不清的可供选择的繁杂信息让人们的精力变得有限,专注力的持续时间也有所下降。對于电影而言,新媒体上任何渠道都可以提供足够多的电影相关信息,此时若对电影兴趣并不是很大,在一部电影上连续投入2小时以上并不是性价比高的选择。而电影解说就是可以大大降低时间成本的快捷“观影方式”,在几分钟之内就能了解电影的剧情和主题思想。能读懂与电影相关的热点话题,增添为网络或者现实生活的谈资,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实现了观影的意义——有了电影解说,就并不需要付出观看整部电影的时间成本。

(三)受众互动意愿的驱使

通过回归分析得知,观影互动意愿对认同心理需求(β=0.16,p<.05)是显著变量,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对于观影互动意愿强烈的人来说,他们观看电影解说更趋向于彼此交流、印证观点、集思广益的需求,以来满足内心的自我认同感。电影解说短视频的更新频率高、粉丝众多的短视频自媒体人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是受众寻求这种心理印证的主要对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