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内心听觉
2019-06-21曹馨予
□ 曹馨予
内心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特有现象,它是指人对过去感知过或正在感知的音乐音响所产生的经验、记忆的一种心理反映,或者说是音乐的各种音响以音乐听觉表象形态再现。内心听觉是人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也是提高音乐实践能力的要素。分析这一心理现象的形成与发展,对音乐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内心音乐听觉的形成
内心音乐听觉就是人对音乐的内在感知,是一种内觉现象,也是人在音乐活动中将听觉感受表现于外的一种能力。人的感知觉是大脑对当前事物的整体反映。内觉则是对过去感知过事物的一种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现为一种倾向性和冲动。人对音乐音响的感知与体验,首先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内心的倾向性和冲动,它不包含任何理性因素,笔者以为这就是被有的学者称作的“情态”①;是由音乐音响所引起人的内心冲动的情态过程,然后再以内心音乐听觉表象积累下来,它包含着对音乐音响中各种基本要素、情绪、情感特征的把握,是音乐的诸要素潜移默化的结果。因此,内心音乐听觉是加入了人的认知经验后的情绪、情感的体验,是人对音乐的主体性把握,体现了人的音乐审美情感。内心音乐听觉的形成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长期过程,即人必须在感受音乐后才有可能产生内心音乐听觉,同时,它的形成也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人的素质、环境、教育和音乐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
音乐听觉的培养,大脑没有音乐的音响体验与记忆,就体会不到乐曲的律动,即大脑对这种节奏和旋律的感知太少,缺乏听觉上的预想,没有形成经验的积累。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通过对人进行音乐诸要素的训练和培养,增强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增加听觉经验的积累。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是一种基础训练,它主要通过视唱练耳课的教学来培养和增强这种音乐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也就是说,人的素质、环境、教育只是内心音乐听觉形成的前提和条件,而积极主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才是形成良好内心音乐听觉的关键所在。人通过亲身感受与体验,对音乐的各种要素的感知和领悟逐步在内心积累下来。通过音乐表演,能够倾听音高的走向及它所形成的旋律线条,加强大脑对各种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要素的认知;通过音乐欣赏,能够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加深各种音响在大脑中的痕迹,强化对音乐音响的记忆并从中获得经验,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当然,它的形成还受多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于从事音乐专业的人来说,更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内心音乐听觉,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听觉水平。如果一个人虽然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和教育环境,具备了形成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的客观条件,但缺乏主观上的努力和音乐实践,其内心音乐听觉也难以达到较高水准。
二、内心音乐听觉的表现形态
(一)内在节奏感
内在节奏感是人对感知过的节奏所形成的经验的一种律动倾向性,它包括对各种节奏的感知、记忆和各种节奏组合模式的积累在大脑中形成的音乐表象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对各种不同的节奏组合与形态的感知和记忆,同时,还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种伴以相应的音响特征和情绪特征的音乐听觉表象。一般来说,人的内心音乐听觉所表现出的节奏感有四个方面:对音的长短的感知,对强弱的感知,听觉的表象和运动神经。对音的长短和强弱的感知,可以表现为追忆音的长短组合和相应的节奏型,强弱的循环规律或声音的强度变化并形成表象,听觉的表象作为经验在大脑中的储存,也就是各种节奏组合的图形、结构并伴有音响的回忆,产生有效的生理作用,即倾向性和冲动,形成一种习惯性动作,即是内在节奏感的体现。它给人一种均衡感,体现了音乐的一种形式美,给人以自由、快活和勃勃生机,这表现出其自身的特征。
内在节奏感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将听觉印象加以归纳的能力;二是将归纳的节拍节奏表现于外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的存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意识地感受它。有的音乐家认为人的节奏感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将听觉印象加以聚合的本能”②;“节奏感是人对节奏感觉的心理效应,由听觉引起的运动神经的节奏冲动,是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官能冲动”③。这种本能是人的潜意识中的反映,是人的下意识心理活动。然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人对节奏的感知与体验,笔者认为不仅仅是人的本能,更多的是注入了个人的认知经验,是有意识的,也就是“主观的节奏”,它是人对节奏感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只有当人的内心对节拍律动和具有一定情绪情感特征的节奏型产生“意会、领悟”之后,在内心所产生的倾向性和冲动,才能构成内在节奏感。
“生命组织是全部情感的构架,因为情感只存在于活的生物体中,各种能够表现情感的符号的逻辑,也必是生命过程的逻辑。生命活动最独特的原则是节奏性,所有的生命都是有节奏的”④这是一种人的感官及其主体意识的交融的结果,体现出人的内在节奏感的主观性。“必须使自己成为一种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⑤它是将音乐的律动化作血液中的一部分,运载着丰富的人类情感,以一种理性的结构组织而构成的内在节奏感。“节奏性的东西的根源则存在于素材之外,存在于时间之中。因此,节奏力量的根源是超音乐性的东西”,“它是音乐之外的各种文化财富和在自然界本身之中也存在着的东西。”⑥因此,对节奏的感受能陶冶人的品性,进行曲使人振奋,悲歌使人忧伤等,都是因为它们以明显的节奏特征感染了听者的内心。音乐只有与听者内心的节奏感相呼应,才能产生应有的艺术效果,使人从中能够体验到音乐的美。
(二)内在旋律感
内在旋律感是人对感知过的音乐中的旋律线条产生的一种内在感知,它在人的内心能形成一种波浪起伏的曲线,产生一种倾向性,是内心音乐听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音符间的音高关系和时间关系(节奏),是按一定的调式调性组成的。一般来说,曲线上行时音就越来越高,紧张度就增加;曲线下行音就逐渐降低,紧张度就减弱;曲线呈现波浪型则表现出相对稳定。通常,旋律感的建立过程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音高与节奏的组合能力,二是以调式调性的感知为基础。旋律本身有两个要素,即音高和节奏,人在对旋律的感知中是依靠自己的听觉经验,逐步形成了人对音乐中音的高低与长短的组合能力,这使音高与节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节奏的弹性是与旋律的弹性携手并进的,也就是说,节奏随着跳进和级进的变化也有灵活的变化,而且长的音值原则上适合于跳进运动,短的音值适合于级进运动。”⑦这种音高与长短的结合形成了人在对旋律感知中的听觉习惯,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旋律形态。“人在知觉一个对象时在其经验中的一种‘结构’,它与人的知觉经验密不可分,是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知觉整体。”⑧音的长短、级进和跳进等旋律进行规律,音高与节奏的不同组合,以一个整体而作用于人的听觉,在感知记忆中是以一个相对的整体来记忆并积累。因为在音乐中“旋律是一切音乐的出发点,是首要的表现形式。音乐的现实,首先是连续性的或者说是水平性的秩序,没有几个同时不间断的水平性的存在就不可能成为垂直性的。”⑨在人对音乐的感知中,有了横向的由音的高低长短而组合成的旋律的感知,才能体验到纵向的关系及和声色彩。旋律感知的整体性包含着纵横的音响形成的内在结构,使人有了一种调式调性感,而形成人的心理效应。“尽管伟大的作曲家经常使用新的不一般的手法,可是他们始终能为同时代的人所理解,他们的作品的表现力迫使听众扩展他们的听觉习惯,并且把新被采用的手法吸收到他们的听觉习惯范围里来。”⑩从而构成了人对音乐作品的听觉适应性。因此,人的听觉习惯的形成正是一个音乐听觉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
人们对旋律的风格愈熟悉,就愈能够感知它,理解它,对这一风格音乐的内心音乐听觉的体验与感知就愈明显、愈深刻。相对来说,现代派音乐对于一般人而言,其内在旋律感就较难建立,原因在于失去了调式调性感知基础,违反人旧有的听觉习惯,更重要的是多数人缺乏这种旋律整体的经验积累和听觉的适应性,缺乏相应音乐表象材料的记忆,也就缺乏较深的感悟与体验。
内在旋律感的心理特征体现在对音高的感知、对节奏的感知、音乐的表象、对音色的辨别感受等四个方面。其中音乐的表象是最重要的。人可以通过视觉在乐谱上看到旋律的走向或高或低,各种时值的长短组合,并能够从乐谱中寻找出旋律的轮廓,内心回荡着音乐的音响,经过凝炼后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音乐形态,并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为音乐想象提供依据。感知音乐的过程,不仅是对音乐素材本身以及音响的感知和记忆,同时也是对与之相联系的情绪特征的感知和记忆,从而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表象材料,如各种旋律形态及所包含的情绪特征在内心的回响,由不同的节奏型所构成的旋律走向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在人脑中的不断积累等等。内在旋律感还体现在对音色的记忆上。在音乐作品中,如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或小鸟的歌唱,常用音色比较明亮的乐器来表现,如果用低音提琴,即使演奏得再轻巧,也不能使人感受出小鸟在歌唱。如铜管乐器构成的旋律色彩,木管乐器构成的色彩等在大脑中的记忆,它们所形成的旋律特色在人们已有的感知中,也形成一种听觉习惯,对用什么音色的乐器表现什么情景或意境已形成一定的整体感受经验,它以带有音色特点的旋律形态存在于人脑中,构成了一种“格式塔”。
(三)内在多声
和声是丰富旋律的手段之一,在音乐中它表现为一种纵的关系。内在多声感,是指人在感知过或正在感知的音乐中,对纵向关系整体音响的内在掌握程度,体现出一种和声音乐思维,这种“和声音乐思维则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多音响性上,用听觉来分析多音响性的同时性”⑪。包括和声结构与对和声结构逻辑的内在感知,透过音响在人的内心所产生的对和声效果的体验。它既需要人的音乐逻辑思维,是建立在和声理论知识基础上,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又要有各种和声效果所包含的情绪情感特征的听觉经验的积累。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和声结构和逻辑,增强旋律的调性,呈现旋律的结构。因而对和声听觉经验的积累,应多注意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加深对各种音响组合的印象,熟悉各种和声结构,掌握和声结构的逻辑规律。人的内在多声感具体来说体现了人对调性、和声运动、终止、色彩的辨别能力。和声与节奏、旋律一样,由许多模式构成,并作为整体被感知。如各种不同的和声进行,和声功能序列,和弦的稳定与不稳定,各种和弦的和声色彩等等。它所形成结构模式和进行规律,已作为听觉经验积累下来。和声音色在内心的感受也是建立内心音乐听觉的重要因素。内在多声感也是有个积累过程的。相对来说,它的建立有一定的难度,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够形成。视唱练耳教学是训练和声听觉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和声音程、和弦及和弦连接的听辨,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思维,从而建立良好的内在和声感。非音乐专业人员的音乐听觉,多数人只能听到或感受到较突出的旋律,即以听横的关系为主,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和声效果仅仅是一种音响上的组合,而不能从中领略或感受作曲家的一番苦心。
当然,前面提到内在多声感要通过训练才能建立,也是相对而言。例如,在我国广西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中,有大量的和声式合唱及衬腔式的持续音合唱,这些无伴奏合唱通常是张口即来的。那种协和的和声效果、声部间默契的配合真令人惊叹。其原因在于那里的人们生活在多声部的音乐环境中,感知过的多声部音乐所构成的和声音乐的素材多,并养成了一种音乐听觉习惯,形成了演唱上的经验,在自己唱横的旋律的同时,还可以听到或感觉到纵的音响效果,也就是其它声部的音乐,从而形成一种内在多声感。体现出一种听觉上的满足与习惯。在西方音乐史上,13 世纪出现的多声部音乐,最初是在一个声部的上方在固定音程上重叠原有声部,在人的听觉感受的不断强化下,逐步建立起内在和声听觉的体验,并已经认识到“只要听觉对协和音程在适当时刻反复出现感到满足,其间出现的任何程度的不协和都能容忍。”⑫它表现出人对协和与不协和的感受,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同时,人的和声感的形成也具有历史性,它受人的音乐审美观念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对和声效果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它又取决于人听觉的适应性,正是以长期的音乐实践和丰富的和声音响积累为基础。“迅速消逝的声音世界却通过耳朵直接渗透到心灵的深处,引起灵魂的同情共鸣”,音乐就“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这样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声音的急流里去,让它卷着走。”⑬人的听觉经验的积累,听觉习惯的形成,必定是注入了人的心灵深处所产生的涌动而变为自觉的行动。使人陶醉在音乐的音响中,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升华。
综上所述,内心音乐听觉的节奏、旋律、多声三种表现形态一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另一方面,由于人本身的生理条件、心理需求、工作需要等因素,人的内心音乐听觉会表现出不同侧重,但在实际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它们却是一个整体。节奏是一切音乐的基础,是旋律、和声前进的动力,内在的旋律感与和声感包含节奏在内。内在旋律感是一种突出的音乐语言的感受,但它却受节奏与和声的制约。同一条旋律,换用不同的节奏组合或配以不同的和声,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内在旋律感表现也就不同。和声是旋律的衬托,但当旋律出现的和弦外音较多时,和声又作为支柱,为明确调式调性而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这三种形态的内心音乐听觉密不可分,只有对这三者都有较丰富的音乐音响感知经验,才能够真正领略音乐的美,进而去表现和创造音乐的美。
通过以上对人的内心音乐听觉的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内心音乐听觉无论是内在节奏感、内在旋律感以及多声感,都以相应的听觉形态影响着人的音乐实践活动,内心音乐听觉以音乐听觉表象为突出的特征,它又以音乐的感性体验与音乐音响的积累为基础,在音乐实践中只有不断地积累听觉经验,并对内心音乐听觉的不同形态进行感性与理性地把握,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提高人的音乐实践活动的质量,使内心音乐听觉在人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周海宏博士学位论文《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第27页。
②卡尔西萧著《音乐美学》,全音乐谱出版社,1970年版,第100页。
③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第317页。
④苏珊·朗格著《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页。
⑤苏珊·朗格著《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
⑥野村良雄著《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第49、50页。
⑦恩斯特·托赫著《旋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第77页。
⑧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页。
⑨同⑥第43页。
⑩卓菲亚·丽莎著《音乐美学问题》,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第28页。
⑪克列姆辽夫著《音乐美学问题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152页。
⑫格劳特、帕利斯卡著《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
⑬彼得·斯·汉森著《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