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胡姬”的妆容风格
2019-06-21邹淑琴
□ 邹淑琴
新疆阿斯塔那墓张礼臣墓出土的唐代舞女局部
胡姬是指我国古代来自西域的少数民族女性。唐代有许多诗作中写到胡姬形象,从诗作可见,胡姬的外貌具有明显的异域特点。她们不仅肤白绿眼、貌美如花,而且其服饰妆容也风格独具,在唐代风靡一时,令无数女性纷纷效仿。
唐代有许多诗人都写到来自西域的异族女性——胡姬,她们往往在中原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大都市中当垆卖酒或歌舞侍酒。如“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前有一樽酒行》)、“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温庭筠《敕勒歌塞北》)、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李白《猛虎行》)等等。从诗中可见,胡姬之美不仅表现在容貌出众、白肤碧眼,而且身着窄袖束腰的服饰更增添其独特的异域风采。据笔者考证,唐诗中的胡姬大多属于粟特人种。①除此之外,胡姬的妆容更是成为唐代盛行于世的时尚,这方面,唐代诗人也做了详细的书写,如白居易《时世妆》等。总的来说,其发型、面妆、眉妆、唇妆以及各种配饰、妆品等方面的特点,都反映了唐代胡风盛行的社会面貌。
一、胡姬的发型
关于胡姬的发型,温庭筠《屈柘枝》:“花髻玉珑璁。”此处的花髻是歌舞献艺的胡姬常梳的发型。花髻即以花簪于髻上,是指将鲜花等物插于发髻作髻饰。唐诗中有很多诗句书写了这种流行的发型。如李白《宫中行乐词》:“山花插宝髻”。万楚《茱萸女》:“插花向高髻”等。此处可见,舞柘枝的胡姬梳着花髻,髻上往往插着玉饰,显得光洁明亮。
唐代女子的发饰风格主要有三个特点:盛行高髻、鬓发抱面以及珠翠或梳子插入髻发等。唐初开始流行各式各样的高髻,到盛唐则更加盛行。高髻也称为“朝天髻”,其造型为束发于头项,先编成两个圆柱形发髻,然后将发髻朝前反搭向前额伸出。为使发髻高耸,有一股还在髻下衬以簪或钗等发饰,以使发髻前端高高翘起。元稹《李娃行》:“髻鬟峨峨高一尺”即形容当时女子髻发之高。这种发髻样式流行于整个唐代,甚至到北宋年间还十分盛行。鬓发抱面是指在盛唐时期,很多妇女的鬓发披于耳际,而且鬓发都向脸部梳掠靠拢,俗称为“两鬓抱面”。《新唐书·五行志一》:“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此处的椎髻,在白居易《时世妆》:“髻椎面赭非华风”也提到椎髻,可见这是当时女性流行的高髻发型。有时候,为了达到头发蓬松高耸的效果,唐代的女性们在梳妆时还往往使用假髻。而所谓的抛家髻即头上的发髻好似抛出之状,也是中晚唐流行的发髻式样。
另外,晚唐还流行一种堕马髻,类似于倭坠髻,其造型样式为,集发于顶,挽髻后朝一侧下搭。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句后注:“贞元末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可见,这种堕马髻在晚唐很常见。这种发髻形式与抛家髻类似,都体现为一种慵懒无力、寄食、享乐的姿态,显然与初唐健康进取的气质截然不同。
高髻
堕马髻
回鹘髻
除了中原汉族的发型外,少数民族的发型更加别致。如南方苗族等的乌蛮髻,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回鹘髻等。唐宇文氏《妆台记》中便载:“开元中,梳双环望仙髻及回鹘髻。”回鹘髻在盛唐十分盛行。在甘肃安西榆林窟壁画上有一组供养人形象,画中的女主人为五代回鹘国圣天公主曹夫人,她们发髻集束于头顶,被一顶桃形冠帽罩住,仅露出系着红色绢带的髻根。曹夫人身后的一位侍女也梳着这种发型,《新五代史·回鹘传》称;“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氈(毡)帽。”说的就是这种回鹘髻,由这段描述可知,这种发髻也属于高髻。唐诗中的胡姬很可能也梳着这种发髻,但因为多数书写胡姬的诗句写到胡姬的头部妆饰的时候,一般都写她们戴着虚顶的胡帽,因此对于胡姬的发型我们很少能看到,不过,作为追求时尚的胡姬们,其发型肯定也代表了当时的流行前沿。盛唐时期,随着胡汉人民交往的密切,各种习俗相互渗透,这种回鹘髻也常常为汉族妇女所喜爱和效法。
二、面妆、眉妆、唇妆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中说:“女为胡妇学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可见西域少数民族对唐代中原女性妆饰风格影响之深远。白居易所说的“时世妆”实际上就是唐代后期曾流行一时的面妆之一种,即胡妆。
唐代妇女化妆有一定的步骤:一敷脂粉、二涂鹅黄、三画黛眉、四点口脂、五描面靥、六贴花钿。女子的面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红妆、胡妆以及另类面妆。其中,红妆最为浓艳,也称为“红粉妆”。如唐董思恭《三妇艳诗》:“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有的时候,女子的整个面颊都敷以红粉,甚至连上眼睑和半个耳朵都抹红,卸妆的时候手帕都被染红。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的是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洗脸水都泛起一层红泥。可以说唐代妇女的面妆显示出空前绝后的大胆,对红色的偏爱显示出女性自信张扬的性格特征。这种红妆所用的红粉,准确地说就是胭脂。关于胭脂的来历,据说其原产地在西北焉支山(位于河西走廊的甘、凉交界处),匈奴语为“阏氏”,匈奴贵族妇女以其妆饰脸面。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其中就有胭脂。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匈奴唱出了这首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可见胭脂来源于西域地区。由于胭脂在中原地区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在唐代尤其盛行。由于胭脂的涂抹方法不同,唐代的“红妆”有很多种类型,如酒晕妆、桃花妆、节晕妆、飞霞妆等,这些面妆的方式均是以胭脂涂面,其妆容效果呈现为胭脂红色依次递减,色彩逐渐浅淡。其中,最为浓艳的是酒晕妆,相对来说最淡雅的是飞霞妆。还有一些比较另类的面妆,如啼妆、血晕妆、北苑妆等。其中,血晕妆是唐代长庆年间京师妇女中流行的一种面妆,其化妆方法是以丹紫涂染于眼眶上下。其他几种另类面妆主要出现在宫娥嫔妃中。
由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其对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也是空前绝后的。唐代中原地区接触最多的就是来自西域的胡文化,因此,胡风的盛行也体现在化妆领域。在胡妆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天宝年间流行的“时世妆”。
白居易《时世妆》: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桩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妆。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全唐诗》卷427)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唐代女性的时尚妆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胡风的影响。此诗所写的“时世妆”是元和年间中原地区女子学习西域胡女的时髦妆饰。这首诗对发型、唇色、眉式、面色都做了具体描摹,可见出当时女子的化妆风格:女子的脸上不涂脂粉,两腮也不打腮红,只用乌黑的唇膏涂抹在嘴唇上,使嘴唇看起来像乌黑的泥两条眉毛画成八字的形状,眉毛的两段向两侧低落。妆化完后,整体感觉好像是一种悲伤哀愁的、哭泣的样子,因此被时人称为“悲啼妆”。 这种妆容风格体现了唐代晚期崇尚个性甚至怪异的社会风气。由此诗可知,当时女子的化妆浓艳、大胆、奢华、标新立异。而对这种怪异,白居易说:“髻椎面赭非华风”,明确指出这种在当时中原地区很时尚的妆容风格显然是仿效了西域胡女。
此诗中,“ 赭”是一种矿石的颜色,呈赤褐色。“赭面”就是将脸涂成红褐色,“赭面妆”是指以红褐色的粉涂抹面部的化妆风格。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对白居易“髻堆面赭非华风”作了按语:“白氏此诗谓赭面非华风者,乃吐蕃风气之传播于长安社会者也……贞元、元和之间,长安五百里外,即为唐蕃边疆……此当日追摹时尚之前进分子所以仿效而成此蕃化之时世妆也。”②认为这种赭面妆源自西部吐蕃风俗。“……‘褐粉涂面’,是典型的胡妆。”③可见胡妆也是当时中原地区流行的面妆风格。在有关歌舞胡姬的诗中,章孝标的“红铅拂脸细腰人”(《柘枝》)一句,描写了面涂胭脂的柘枝舞姬形象。
眉毛在古代女子的整体妆容中十分重要,因此,眉妆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脂粉可以不施,蛾眉却不能不扫。因此唐代有位诗人用眉妆化得如何来映射文章写得怎样:“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进试上张水部》),可见古人观念中眉妆的重要性。关于眉形方面,唐代张泌《妆楼记》载:“明黄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却月’皆其名。”可见唐代女子眉形之丰富多样,有柳叶眉、月眉、阔眉、蛾眉、远山眉、青黛眉、八字眉、啼眉、桂叶眉等等。其中,八字眉、啼眉等眉形很显然应该是西域胡姬的常见眉形,上文所引白居易《时世妆》中都有提及。眉的颜色从秦汉到唐代是不断变化的。秦以前流行绿眉,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形容女子“眉如翠羽”,秦始皇的後宫“皆红妆翠眉”。汉代女子则比较喜欢黑眉。到六朝时期,绿眉之风再次兴起。这种“双眉本翠色”的眉妆风格一直延续到唐初,诗人们还说“眉黛夺将萱草色”、“深遏朱弦低翠眉”等。到了盛唐,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可谓引领了时尚潮流,徐凝《宫中曲》二首说:“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显然,杨贵妃是受到西域胡风的影响。此后,黑色的眉毛成为主流时尚风格,黑烟眉则粗而黑。关于画眉的颜料,古人用的多为一种青黑色的矿石—石黛,有时也用其他材料,如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螺子黛是其中最为贵重的,这是从波斯来的贡品,也称“螺黛”。由此可知,西域胡姬的眉妆有时为黑烟眉、黑眉。
关于胡姬的唇妆,在白居易的《时世妆》一诗中,有“乌膏注唇唇似泥”一句,表明当时这种“黑唇”妆很时尚。事实上,这种乌膏涂抹嘴唇的唇妆风格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到唐代中晚期仍十分盛行。《新唐书·五行志》载:“元和末,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朱粉,惟以乌膏注唇,状似悲啼者。”很显然,这也是胡风的体现,是来自西域的吐蕃等异族唇妆风格对中原地区女性妆容的影响。除此之外,唐代妇女的唇脂主要有檀口、朱唇、绛唇等,这些唇脂色彩较鲜艳,其所点染的唇色分别为浅红、大红、深红。关于胡姬的唇形,唐诗中虽没有写到,但我们从唐代流行的唇形就可知一二了。唐代唇妆的形态千奇百怪,不过总的来说,以遵循娇小浓艳的樱桃小口为时尚。据说白居易家中有樊素、小蛮两名美姬很受宠,白居易称其为:“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可见樱桃小口是唐代的时尚唇形。至于小口唇形的样式是怎样的,虽然诗歌中未提及胡姬的具体唇形,但从一些出土文物、壁画中可见一斑。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出土的女性泥俑,其嘴唇上下唇均为鞍形,如同四片花瓣,两边略微描红,看上去犹如颤动的花朵,饱满可爱。
三、胡姬的各种首饰、配饰
《羽林郎》一诗中写一个当垆胡姬“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可见,汉代就有这样佩戴着异国珠宝首饰的形象。唐诗中也有对胡姬佩戴的各种首饰的描写,如“骊珠迸珥逐飞星”、“裴回绕指同环钏”(元稹《胡旋女》)等。“骊珠迸珥”指舞者戴着缀着宝珠的耳环,随着舞蹈而飞射出去,像在追逐天上的流星一样。可以想见,这位跳胡旋舞的胡姬耳上所戴的耳饰有一定的长度。由这些诗句可见,胡姬在进行歌舞献艺时,是佩带着耳环、戒指、手镯、手链等各种饰品的。
弈棋仕女图局部(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纳187 号墓)
盛唐与初唐妇女的妆饰有明显的不同,在于一改初唐简约朴素之风,整个社会妇女盛行佩戴各种首饰、饰品,琳琅满目。在发饰方面,与纷繁的发型相应,发髻上插戴的发饰也是璀璨耀目,盛唐妇女可说是珠翠满头、雍容富贵。许多贵妇的两鬓满缀着金翠花钿,各种头饰琳琅满目,显得一派珠光宝气。唐代妇女的发饰主要有:簪、钗、钿、步摇、梳子等。簪、钗是用来固定发髻及装饰用的发针,因此,簪又称“搔头”。这类首饰以金、银、铜、玉、翡翠、玳瑁等材料制作,顶端有花、鸟等各种花饰。钿是插戴在发髻上的一种花形首饰,也叫“花钿”。以金银、翡翠、珠宝等制成,是较为贵重的发饰。步摇又称为珠滴,是饰有玳瑁、珍珠等垂饰品的簪、钗,走动时不停摇摆,显得女子妩媚多姿、风情摇曳。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翠翘金雀玉搔头”;另外还有《琵琶行》:“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元稹《恨妆成》:“柔鬓背额垂,从鬓随钗敛。”可见贵妇头上的发饰之多。有的髻上插花则称为花髻,有的髻上插几把半月形小梳子,如“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元稹《恨妆成》),对唐代女子发型、头饰的华丽繁复写得最具体的可谓王建的《宫词》:“玉蝉金掌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
除了发饰,胡姬往往还配有面饰。刘禹锡《观舞柘枝》诗之一:“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中“安钿”即花钿,是将剪成花样的饰品贴于额前。剪花钿的材料主要有金箔、纸、鱼腮骨、鲥鳞、茶油花饼等,剪成后用鱼鳔胶或呵胶粘贴。从出土文物图像材料看,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这种面部饰品很显然在唐代十分流行,也受到来自异域的胡姬喜爱并在舞蹈时使用。
除了发饰,妇女身体上的饰物还有项链、臂钏、腕钏、指环等。其中,戴臂钏来自于西域,是胡姬的舞蹈装束之一,敦煌壁画上的舞女大多戴着臂钏。这种来自西域的饰物开始时也许既有戴在臂上的,也有戴在手腕上的,与手镯不同,因此称为“臂钏”。臂钏通常是把金条或银条锤扁,盘绕成一个螺旋圈的形状,所盘的圈数多少不等,少的三、五圈,多的十二三圈,两段用金银丝编织制成环套,通过环套来调节松紧。臂钏有花、素之分。镂刻有花纹的称为花钏。臂钏的形状是宽扁形,相对较厚重,戴在臂处,这些方面与手镯都有很大的不同。“裴回绕指同环钏”(元稹《胡旋女》)即是指胡姬舞蹈时戴着指环、臂钏之类的首饰,使舞者、舞姿都更加优美动人。
总之,来自西域的胡姬,穿着时髦的、带着异域色彩的服装,梳着时尚的发型,化着独特的妆容,戴着各种金银首饰和配饰,当她们端着各色西域美酒,在高档华丽的酒肆中穿梭于一个个显贵的酒客之中,或者舞乐翩跹时,明眸灿烂、笑语欢声,如此美丽,怎能不令人陶醉而忘返呢?
注释:
①邹淑琴《胡姬之“胡”——唐代胡姬的种属问题溯源》[J],《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 期,第180-185页。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69页。
③李芽《中国历代妆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