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南部区域新发现的斯皮尔古城情况综述
2019-06-21巫新华
□巫新华
斯皮尔古城位于策勒县城北偏东约54 公里的沙漠深处。东北距丹丹乌里克遗址群中心区域约35 公里,东距克里雅河41 公里,西北距玉龙喀什河52 公里。
该区域多为流沙覆盖,城址四周均为连绵的新月形沙丘与链状沙丘,相对高度数米至十余米不等。在丘间地可见灰白、灰绿色粘土层和小规模的风蚀残丘,剖面具明显的水平层理,应为流水搬运、沉积产物。周边地区植被稀少,遗址周围仅有枯木,数公里内偶见有红柳和芦苇。该古城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南部区域近年来新发现年代较早、规模较大的古城遗址。
2012年4月、2013年2月和2014年11—12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与策勒县文化广播影视局协作,三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对斯皮尔古城进行专题考古调查,并对遗址进行测绘。这是和田策勒达玛沟遗址群区域最北部新发现的古城遗址,是该区域自20 世纪初由外国探险队开展古代遗址遗迹探险考察活动以来在21 世纪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
一、古城概况
古城大部被沙丘掩埋。地面显露的遗迹显示,该城有内外两重,二者建筑材料与筑法完全不同。
斯皮尔古城内城全景(自东南向西北拍摄)
(一)内城
内城平面略呈方形(图二)。东墙保存较好,除南端拐角处稍有坍塌外,其余基本完整,方向北偏东30°,存长14.6 米(复原长约15.3 米),宽1—1.1 米,高1.85 米(南端处)。南墙仅西端存长3 米的一段墙体,厚0.5 米,高1.2 米,其余部分已坍塌或已风蚀。西墙长16.1 米,宽1 米,存高1.3米,中部有一较大的豁口,宽3.5 米。北墙除东端露出一小段墙体外,其余均为流沙掩埋。
图二 斯皮尔古城内城平面图
墙体均为土坯垒砌。墙体为土坯平顺砌筑,土坯长40—50 厘米不等,其中以45—46 厘米者为多,宽多为35—40 厘米,厚6—8 厘米不等。从内城残存的墙体中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的土坯。西南角裸露的墙体由草拌泥制成的土坯砌成,而在东南角,墙体土坯可见连续的水平层理,似由河流沉积物晾干后切割而成。这种土坯亦曾见于克里雅河下游的喀拉墩古城遗址①。
(二)外城
外城平面呈长方形,墙体主要以树枝叠筑而成,内侧有排列状的竖立木桩。西墙完全显露,方向北偏东30°,存长52 米,顶宽2.5—2.8 米不等,中部有一较大的缺口,宽近10 米,缺口外有一堆坍落的树枝,缺口北侧有一段与西墙相接并外伸的墙体,似为城门之所;南段近拐角处亦有一小缺口,似为坍塌所致。南墙东段被流沙掩埋,西段显露出的长度为47 米(复原长约为77米)。东墙大部分为流沙掩埋,仅显露出其中段的长4.8 米的一段(复原长约52 米)。北墙大部分亦被流沙掩埋,仅显露出西端长8.8 米的一段(复原长约82 米)。
除西墙外,在东、南和北墙之外,均有两排与墙体平行的笔直竖立的木桩,内排距墙体1 米许,行距分别为3.7、4.5 和6.7 米,间距2.5—7 米不等。树桩直径0.1 到0.34 米不等,一般多在0.15—0.25 米间,残高0.1—1.97 米不等。此外,在东墙外40 米处及北墙外15 米处的局部亦有些排列不甚整齐的枯朽树干。
斯皮尔古城平面图
另外,在外城东北和西南百米之外的沙地或风蚀泥滩地上有些断断续续的树枝篱笆墙遗迹。其中东北部显露的篱笆墙呈“7”形,拐角近直角,东西、南北断续长分别为82 米和105 米。西南部的篱笆墙略呈“L”形,拐角为弧形钝角,东西、南北断续长分别为45 米和52 米。在东墙中段外约65 米处还有一小段显露的篱笆遗迹。
斯皮尔古城外的篱笆墙
(三)其他建筑遗迹及遗物
1、在外城南墙西段外侧的地表,散落有数根长短粗细不一的建筑木构件,均经过人工加工,其中有两根长的截面呈长方形,长达3.2 米,两端有凹槽,凹槽中部有方形榫孔,当属地栿构件。
2、在外城西南角内侧有数根经过人工加工的木件散落,有些被流沙掩埋,其中一根长的3米,一端残断,另一端有凹槽和榫孔,亦当为地栿构件。
3、外城西墙南段外的沙地上亦有数根木构件(有的已被搬至它处),其中一根尚在原处的地栿长3.4 米,截面宽17 厘米,厚12 厘米,一端有宽17 厘米、深5 厘米的凹槽,凹槽中部有一7×7 厘米的榫孔。
4、内城中的南部,散落较多的木构件,部分被流沙覆盖,部分已残损。可辨者有地栿、横栏、门槛及梁枋和拱类残件。其中一根地栿长达6.7米;一根梁枋类的残木长1.8米,截面为20×10 厘米,其中一面的中部有一排两边斜刻呈突三角的纹饰;一件类拱的木件略呈覆斗状,长70、宽14、高18 厘米,中部凿有一孔,其中插着一端削尖的木楔,木楔长45 厘米。该木件一面因暴晒雨淋裂朽非常严重,另一面中部亦有一排两边斜刻呈突三角的纹饰,与上述梁枋类残木上的纹样相同。
5、在外城墙西北角内侧有一处房屋的残迹,残存一些角柱、墙柱以及稍高出地面的地栿和墙体。从迹象观察,似为木骨泥墙建筑。
6、除了内城东北角外和西墙中部豁口外的斜台一侧有些芦苇墙外,在外城南墙中部内侧,也有显露出地表,呈“┏”形的芦苇墙,墙厚约0.1米,中间隔夹有木桩,东西长18 米,南北宽8 米,其南端与外城南墙相接。在外城东墙北段内侧,也有显露出地表的一段芦苇墙,呈东西走向,长约4.5 米。与此道芦苇墙相距20 余米并同一走向处亦有一道显露的芦苇墙,长5.5 米。
(四)遗物
该处发现的遗物不多,可能与古城内外多为流沙覆盖有关。本次发现的遗物除了房屋的木构件之外,只有数量不多的陶片。发现的陶片主要在外城南墙西段与内城南墙之间的风蚀洼地中,地表为沉积粘土层。陶片多为夹砂红陶,少量的夹砂灰褐陶,器壁普遍较薄,厚度多在0.4—0.6 厘米,火候较高。从残片观察,制法有手制和轮制(慢轮)两种;器形有敞口型的罐和碗;唇形主要有圆唇和三角唇;平底器为多,而且部分为圈足,有少量的圜底器。大部分为素面,少量的有旋纹或刻划纹。
城内采集的部分陶片
斯皮尔古城内采集的陶片
二、考古清理
由于流沙的掩埋,内城的北墙走向、形制不可得知;外城城墙的结构筑法亦不甚清楚;外城墙西北角内侧风蚀几乎殆尽的房屋遗迹,似乎是古城主要建筑遗迹,对了解掌握古城建筑基本情况乃至文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城外成排的木桩是房屋遗址、古城形制布局中的特别规制,还是枯死的树木等问题有待于通过调查清理搞清楚。因此,在进行全面地标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以上四处作为清理对象,清理方式采取局部清除流沙为主。
内城东墙的土坯砌筑墙体(自东南向西北拍摄)
(一)内城北墙的清理
内城的北半部多为流沙,北墙除其东端暴露的一小段墙体外,其余均被流沙掩埋。沿着暴露墙体的方向向西清理,北墙中、西段的墙体逐渐显露,墙体亦为土坯砌筑,风蚀酥化比较严重,上部厚仅0.3 米,当为单坯平顺错缝砌筑。该墙走向不是直的,墙体在距东墙端点5.1 米处内拐0.5 米;在与西墙相近处亦内拐0.7 米后与西墙相接,全长17.4 米。同时,清理过程中发现,墙体东端有一段长2 米的缺口,没有砌筑土坯。为此扩大清理范围,发现缺口外有一内高外低向外延伸的斜坡状土台建筑,土台两侧以胶泥块侧砌并分别与墙体相接,下部填沙土,上部为一层粘土。此外,在土台东侧0.4 米处有一道与之平行的木骨芦苇墙,南端与土坯墙体相接。
清理流沙后显露出的内城北墙(自西向东拍摄)
(二)内城西墙豁口外的清理
地面踏勘发现,在西墙中部豁口外亦有与之相似的建筑迹象。清理后所见的迹象与北墙东段外的斜坡状土台建筑相似,土台的南侧亦有一道木骨芦苇墙。
内城北墙东段外侧的斜坡土台建筑(自北向南拍摄)
(三)外城墙西北角内侧房屋遗迹的清理
该房屋遗址保存甚差,除了残存一些木柱和墙体外,部分地栿也已暴露于地表。清理流沙后显露出遗址的残存现状:房屋开间较小,平面略呈方形,方向北偏东30°;以地栿为基础,地栿系用原木加工而成,直径(边长)0.1—0.15 不等,地栿框架构成的东、西、南、北墙基内径空间分别为2.65、2.75、3.1、3.08 米;东南、东北及西南角的角柱尚存,直径(边长)0.08—0.15 米、残高0.5—1 米不等;每面墙中有7—8根不等的墙柱,其中中间的墙柱较大,大小与角柱相仿,其余的直径多在0.03—0.05 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保存最高的仅0.3 米,厚0.07米。墙体为木骨泥墙,即在墙柱外侧先横置(用草绳固定)一层芦苇,然后在芦苇层内外抹泥构成墙体;门开于北墙,在近东北角处。根据地栿存留的门框榫眼判断,门宽0.7 米。
外城西南角内侧的房屋遗址(自西南向东北拍摄)
在西侧门框榫眼右下侧的地栿上,有一直径0.05 米的圆形弧底的凹槽,当为门轴槽。另在该凹槽的内侧,还有一根稍高于地栿的小木柱,直径0.07 米,中间亦有一直径0.05米的圆形弧底的凹槽,或为更换房门位置的门轴槽;在房间内中偏东部有一片直径约0.7 米的灰烬层,其中含杂有炭粒和红烧土;在灰烬层北侧清出一片夹砂红陶片外(可能是后期混入的)。除此之外,未发现其他遗物;屋内地面为松软的沙土层,无明显的踩踏硬面;在东墙、西墙外有大片的胶泥层,泥层中含杂着一些芦苇,厚0.02—0.03 米,泥层面上还有数条平行的凹槽。经观察比对,这胶泥层的质地、颜色与墙体相同,而且平行的凹槽也正好与墙柱相对应。以此观之,这些大片的胶泥层为东、西墙的墙体向外倒塌的遗迹。此外,在北墙内侧和南墙外侧亦有一些胶泥层,当为墙体倒塌之结果并显示着墙体倒塌的方向。
(四)外城墙体清理
内城中散落于地面的建筑木构件(自西向东拍摄)
外城西北角内侧房屋遗址平剖图
根据调查的情况,选择了外城西段的局部进行了墙体结构的清理。该段墙体保存较好,流沙堆积不多。清理结果显示,外城墙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堆筑的细沙土质的墙基,土层中含杂有少量的树枝、树叶等,截面呈梯形,顶宽3 米左右,底宽及高度不详(未清理到底部)。上部为以树枝为主的横置叠筑墙体,截面呈长方体,现存宽度2.8 米,高度1.1 米(均为剖线处)。其建筑方式为:先就地采用周边的沙土堆筑墙基,顶部进行平整后,在墙基的內缘处打下一排木桩(部分墙基外缘处亦有零星的木桩),下打的深度大致为0.4 米,木桩的直径0.05—0.08 米、间距0.7—1 米不等。然后在墙基的台面上横置树枝,其中间夹有竖向平置的小圆木作为拉筋,使上下的树枝层相互拉结,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小圆木的长度稍长于树枝叠筑的墙体宽度,直径与边缘的木桩相仿。
外城墙南墙西段建筑结构平剖图
(五)城外成排木桩的局部清理
选择外城南墙西段外侧的一组木桩排列呈四边形的范围内进行清理。清理深度达1 米时,仍为流沙堆积,未见任何建筑迹象。于是改为顺着木桩下挖的办法,以进一步了解木桩底部的情况。在深1.5 米以下的木桩上有树皮,深2.2 米以下发现木桩有横出的树根。这些现象表明,成排笔直的木桩应为种植的树木,可能是林荫道的乔木绿植。
外城南墙外成排的树干(自西向东拍摄)
木材切片的镜下观察显示,这些树木为散孔材至半散孔材,管孔数多,略小。导管横断面为圆形及卵圆形,多为径列复管孔。轴向薄壁组织量少,节状加厚不明显。木纤维壁薄,单纹孔呈裂隙状。木射线非叠生,射线组织多同形单列。射线与导管间有单纹孔,大小同管间纹孔,多见于边缘数列细胞内,无胞间道。以上木材构造特征经鉴定为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三、结语
通过对斯皮尔古城及周边的详细调查和测绘以及清理基本了解了古城所在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古城的结构布局以及一些相关的信息。
从地理位置与环境来看,斯皮尔古城所在区域西南距策勒镇现代绿洲40 余公里,正南方向距离古拉哈玛乡绿洲约20 余公里。周围均为起伏的沙丘,植物稀少,环境恶劣,目前完全缺乏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但是沙漠内部存在斯皮尔古城和丹丹乌里克这等规模的遗址表明,在遗址存续时期,该区域存在适宜人类生存较大规模的绿洲,绿洲存在的首要条件是水源。调查中发现,斯皮尔古城外城西墙以西200 余米处,出露有黄色松散的风成砂与具水平层理的灰白色河流沉积物互层,总厚度超过7 米。由于缺乏年代数据,我们难以确认这股间水流与古城的时间关系,但毫无疑问曾经有地表水流可以到达古城附近。虽然目前遗址南方的古拉哈玛河河水在现代绿洲边缘处已消失,地理遥感信息显示,在荒漠地带仍可识别出两条河流的故道,向沙漠腹地延伸20 余公里。另外,在策勒县城以西,策勒河流量比古拉哈玛河更大也更稳定,据信其深入沙漠的距离更远。至于斯皮尔古城水源究竟是南部的古拉哈玛河水系还是西侧的策勒河水系,因为尚未对区域内水系开展系统调查,尚难以肯定。
内城中散落于地面的建筑木构件
从布局与形制结构来看,斯皮尔古城有内外两城,内城位于外城的中部,平面略呈方形,墙体为土坯砌筑。外城呈矩形,墙体的筑法下部为沙土堆筑的墙基,上部为树枝平置叠筑的墙体,东、南、北墙外侧各有胡杨林带,城外东、东北、西南数十米外有断断续续的篱笆。外城墙体的筑法与内城不同,而与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区域的LE、LK、LL 等汉晋古城②以及敦煌以西一些汉代长城③的墙体筑法相似。城内有些居住遗迹,目前能看出其形制的仅为外城西北角内侧的一处规模较小房屋遗址,是以榫卯结构木框架地栿为基础的木骨泥墙建筑,此类建造方式的房屋在塔里木盆地南缘汉唐时期的遗址中较为常见。除此之外,多为散落于地表的木构件,多为榫卯结构,这些木构件不仅明显显示均为木框架结构的构建,这是典型地采用内地房屋构建工艺技术并因地制宜加以发展的房屋建造技术。
几处房屋建筑遗址的存在,传递出这些居住遗址的建筑形制、规模等信息。从迹象看,内外城的城门均西开,外城有瓮城。城门西开可能与当地盛行东北风有关。瓮城是一种增强防卫功能的附属设施,对我们认识该城的性质有所启示。内城北墙东段外侧和西墙中部豁口外侧的斜坡状土台建筑比较特殊,既不像护墙建筑,也不像马面,其功用有待于进一步的认识。城中发现可直观断代的遗物很少,从陶片来看,似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遗物,其“三角状唇”的器形特征,与塔里木盆地南缘东部的民丰尼雅遗址④安迪尔夏羊塔格遗址⑤、且末来利勒克遗址⑥、若羌老米兰河畔遗址⑦以及罗布泊地区的楼兰古城周边的陶器相似。根据目前的发现,这种“三角状唇”的陶器存在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策勒至罗布泊这一广大区域,这一现象可能表现出一种文化联系与时代特征。
古城的14C年代学结果。年代校正使用OxCal 4.2 完成,参考曲线为IntCal13, 校正结果显示2σ区间。
古城形制和文化遗迹的断代结果得到了放射性碳年代学测试结果的有力支持。2012年4月,我们采集了内城西南角墙体内植物残体(SP1)、外城南墙树木幼枝(SP2)以及外城南墙外胡杨树的边材(SP3)作为放射性碳年代学样本。结果显示,三个样本的惯用年代集中在距今1660 ——1700年之间,在误差范围内几乎一致。经树轮曲线校正后,遗址年代公元264-418年(1σ),为魏晋时期遗址。
目前四肢手术时首选气压止血带作为止血工具,目的是为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持手术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现有部分患者因气压止血带的使用不当导致皮肤损伤、止血带麻痹、筋膜间隙综合征和深静脉栓塞等止血带损伤等并发症,其中以皮肤的损伤为最常见[1-2]。不仅给患者增加额外的身心创伤,影响了疾病的康复进程,而且容易诱发医患矛盾,给临床工作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如何正确认识气压止血带使用时对皮肤形成的损伤因素,采取合理的护理对策,减少因此产生的再次损伤是护理人员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为预防气压止血带对皮肤的损伤,我们采用手术贴膜加纸棉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依据实际调查情况,斯皮尔古城周边零散分布有不同规模的居住遗址,古城向东还存在一处规模更大的方形古城遗迹。该处古城因保存状况远逊于斯皮尔古城,以及地处沙漠腹地不具备进行田野调查工作条件而未能给予更多的关注。总体来看,斯皮尔古城是根据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所在地的环境和城的功用而进行布局建设,最为独特的一个现象是在和田策勒县所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南部地区的古代河流尾闾自然绿洲地带,应该普遍存在汉晋时期的古城遗址。此次调查期间我们曾利用全地形摩托越野车深入到丹丹乌里克聚落遗址以北进行调查,也发现有一处与斯皮尔古城构建方式极为接近的圆形古城遗址。
斯皮尔古城实际功能存续时期所依托的绿洲环境,应该足以支撑古城以及周边内外城的形制,虽有所差异,但均属方城类型,是魏晋时期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中受中原文化影响又具有地方文化特色、讲究形制布局并具有一定防卫功能的一处重要古城址。
注释:
①此为与新疆文物考古所伊弟利斯研究员交流所得看法。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卷》,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③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路径楼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⑤《安迪尔遗址考察》,《新疆文物》1990年第4 期。
⑥《且末古代文化遗存考察》,《新疆文物》1990年第4 期。
⑦《若羌县古代文化遗存考察》,《新疆文物》1990年第4 期。
⑧Reimer P J, Bard E, Bayliss A, et al.IntCal13 and Marine13 radiocarbon age calibration curves 0-50,000 years cal BP.Radiocarbon, 2013, 55(4):1869-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