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鹏儿童科幻作品
2019-06-21马俊锋
□马俊锋
杨鹏儿童科幻作品
杨鹏是一个勤奋而多产的作家,自20 世纪90年代初出道以来一直笔耕不辍,前后共出版儿童科幻、童话等作品100 多部,多达1000 余万字。叶永烈曾评价他说:“在当代青年作家之中,杨鹏是格外勤奋的一个。……杨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凝固在作品之中。”(《百年来中国规模最大的少年科幻小说——〈校园三剑客〉》载于《中华网财经》2014年1月13日),值得一提的是,杨鹏如此勤奋地创作,并非是在科幻行业大发展下的“顺势而为”,而是儿童科幻发展持续低迷中的“逆流而上”。
熟悉中国科幻发展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儿童科幻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短暂繁荣后遭遇挫折,许多优秀作家离开了儿童科幻创作领域。90年代后,儿童科幻文学虽然有所复兴,但发展形势却依然低迷。专业从事儿童科幻创作的作者寥寥无几,而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即使在儿童文学繁荣发展的今天,作为儿童文学一个重要类别的儿童科幻文学依然面临着一热一冷的尴尬局面,即“儿童文学非常火爆,但儿童科幻却只能望其项背。”(《儿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幻作品》载于《四川日报》2017年11月13日第6 版)在如此现状之下,杨鹏横空出世,逆流而上,出道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儿童科幻文学创作,出版了大量儿童科幻作品,推动了中国儿童科幻文学的发展。因此刘慈欣说:“杨鹏一个人撑起了中国少儿科幻的天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 期)基于此,说杨鹏是中国儿童科幻文学界的中流砥柱也不为过。
杨鹏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多有精品,其系列作品《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校园三剑客》《幻想大王奇遇记》等深受读者喜爱,且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各类大奖。杨鹏作品的特点是注重科幻的伦理教谕功能且极富想象力。
《外星人来我家》《未来预报》《我变成了恐龙》《晚霞少女》等是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家杨鹏的几篇儿童科幻作品,曾收录在杨鹏作品集《外星人来我家》(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这几篇虽不是杨鹏的代表作品,但却明显带有杨鹏作品的特点,即融科技、道德、伦理等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之中。本文以《外星人来我家》《未来预报》《我变成了恐龙》《晚霞少女》等几篇作品为例,通过分析认为,杨鹏的儿童科幻作品构思巧妙、想象奇特且富有教育意义。
杨鹏的作品极富想象力,这在上述几篇作品中均有明显体现。爱原本是一种精神力量,虽可以催人奋进,但却无法推动物体,杨鹏打破常规,大胆想象,在《外星人来我家》中让人与人之间无形的爱变成有形的能量进而推动宇宙飞船遨游宇宙。未来本是未知的,有多种可能,虽可预测但却无法精确预知,杨鹏在《未来预报》中想象出一种“未来预报仪”,让其对未来的预测比天气预报还要精确。恐龙是早已灭绝的动物,杨鹏却在《我变成了恐龙》中让一个小女孩变成恐龙,还让其在社会上到处求职。机器人本是机器,杨鹏却赋机器以人性,让《晚霞少女》中的机器人有善恶之分,正邪之别。读者在这几篇作品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杨鹏汪洋恣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跟随他的想象,读者可以打开更多想象的闸门,进入更加奇妙的想象空间。
杨鹏的作品想象奇特肆意,却并非只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而是有理性和逻辑统摄,且寓意深刻。读者跟随他在想象之海中遨游的同时,也能受到诸多教育和启迪。《外星人来我家》将人间之爱化为动力,引导读者要爱父母、爱朋友、爱他人,并带着父母之爱、朋友之爱、他人之爱慢慢成长,奋力前行。《未来预报》告诉读者,生活是不完美的,有幸福也有忧伤,少不了失败、挫折、痛苦和磨难。不要幻想完美的人生,要坦然接受幸福,勇敢面对困难。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彩虹的美丽。《我变成了恐龙》与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荒诞”,但却并未让主人公小透明像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萨姆一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远离社会,而是让其走向社会到处求职谋生,故事的结局也没让其在孤独痛苦和饥饿中死去,而是得到了爸爸和新妈妈深沉浓郁的亲情之爱。正是这种爱,融化了她身上厚重的恐龙外壳,使她变回了原本美丽的容貌。《晚霞少女》则带有悲剧色彩,杨鹏通过晚霞少女的牺牲让读者的心灵得以洗礼,引导儿童读者要从小培养起正义感和奉献精神。
从结构上来说,杨鹏的这几篇作品都属单线结构,并不复杂,情节也相对简单。在《外星人来我家》中,作者让因飞船能量不足的外星人落到我家,调动了孩子的好奇心。外星人到小朋友家固然能引起小朋友开心,但随后会想到外星人因回不去家而伤心,这是儿童的惯性思维。为了让外星人顺利返航,作者在作品中又刻意激起其他众多小朋友的爱心,让他们的爱心成为外星人返回家乡的能量。在《未来预报》中,作者安排主人公获得一种能预知未来的能力。充满好奇心的儿童在获得这种超能力之后就会不停地使用这种超能力,然后作者围绕预知能力展开一系列故事情节的叙事,通过不同的情节安排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受益。在《我变成了恐龙》中,作者让主人公变成恐龙,然后安排他去找工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穿插故事,铺叙情节,让儿童读者在随着主人公找工作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晚霞少女》中作者则设置了一个悬念,小说开始时晚霞少女的身份扑朔迷离,然后带着读者一步一步去接近事实的真相,最终使晚霞少女的身份真相大白。从这几部作品的情节设定可以看出,作者一般是以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情节,如《外星人来我家》中的外星人、《未来预报》中能预知未来的能力、《我变成了恐龙》中的变身、《晚霞少女》中的机器人等,以这些儿童感兴趣的话题为引子,作者进行情节叙述,铺陈故事。这种简单却富有趣味的情节安排,这正是儿童文学的特点,这样的结构和情节非常符合儿童的阅读期待视野,更易于儿童阅读和理解。
儿童科幻作品对儿童的成长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既能使其获得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其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又可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及人格,还可以保护其想象力。正因如此,杨鹏对儿童科幻有着很高的要求:“真正优秀的少年科幻作品,不仅想象力丰富、故事性强,其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对科学的理解、对文学性的要求,都是相当高的。”(《少年科幻被遗忘的阳光产业——浅谈中国少年科幻创作与产业化之路》载于《文艺报》2004年12月23日第2 版)本着对儿童科幻创作的热爱、对儿童成长过程的关爱,在坚持创作的同时,他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理念,如提出“保卫想象力”的口号,倡导以消费为导向的“流水线式”创作方式,出版《卡通叙事学》《科幻类型学》等科幻理论书籍等。可以说,杨鹏对儿童科幻创作的坚持、对创作理论的探索是开给中国儿童科幻的一剂良药,这味药为中国儿童科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