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实定位和战略思路

2019-06-20张艳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

摘 要:从货币职能演进的角度对2010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分析,确定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2017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达到初级目标区域化后,其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从推进力量来看,市场需求因素存在着反复,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围绕人民币的国际化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职能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离岸市场

2013年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达7.4万亿元,人民币在双边贸易结算中的使用份额显著提升,同时还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向沿线212个经济实体提供流动性支持《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对沿线国家货币的直接报价逐年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职能显著增强。因此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支付和投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一、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罗伯特·特里芬(1959)提出货币自由兑换的三项标准,即多边性、稳定性和自由性罗伯特·特里芬(美):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商务印书馆,1997(M),此可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多边性是指人民币在用途上的多样化和流通地域上的多层次;稳定性是指保持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和对外汇率的相对稳定;自由性则是指人民币和外币的自由转换不受干预,因而要求国家放松外汇管制。因此从货币理论和他国经验我们可以构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理论路径。

第一阶段,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国际收支的自由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交易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仅仅检验该交易的真实性。

第二阶段,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投资和金融交易等的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迄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现了本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少数国家对资本流动有少量限制。

第三阶段,实现本币的全面国际化,也就是充分的可兑换。使其成为其他国家可接受的交易、投资、结算和储备货币,至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显然是美元和欧元。

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理论描述

人民币国际化实质上是货币职能演进、时间阶段推进、流通范围扩展的三维动态统一。结合中国国情和兼顾国际形势,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要遵循货币国际化的客观规律。既要有适时的制度设计,也要与宏观国际政策协调,也就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从国情和国际形势出发,不能简单地照搬美元、欧元或日元的模式,可以借鉴多国货币国际化的经验,通过大力推动地区之间经济与货币合作,使人民币先扩大对周边的影响力,再逐渐走向世界,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不会一蹴而就,或有困难和反复,以一种非均匀的方式推进,它的推进过程会是一种全新的货币国际化模式。(见表1)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现阶段定位

货币国际化进程实际上是一国货币在其職能上迈出国界。在具体数据的基础上我们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位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为规划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步骤奠定基础。

(一)人民币在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职能上的国际化发展稳步推进

1.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之一。从2009年7月开始,我国在上海等5个城市自贸区内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首批试点企业365家。2011年8月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至全国,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基本实现了自由兑换,不限制地域,业务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巴曙松: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外汇-专家汇评,forex.cnfol.com,2015-12-25。

2017年,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平衡,收付金额合计9.19万亿元,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重为22.3%,其中经常项目跨境金额为4.36万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内地涉外收付中的占比已仅次于美元占比(61.9%),已连续七年为我国第二大国际收付货币,跃居亚太地区第一大跨境使用货币。与此同时,依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为1.79%,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从存量来看,截至2017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以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4.29万亿元,同比增长41.3%。可见,人民币已经成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中的重要币种(见图1)《2018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国人民银行。

2.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地区)的更大范围内被接受为交易媒介。尤其是在与中国经贸联系密切的周边国家(地区),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和日常支付中被普遍使用,流通总量和范围不断增加。2008年12月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加大了货币合作,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韩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阿根廷、阿联酋等36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共计签署了3.5万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见表2)《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本币互换协议促使人民币可通过合规渠道进入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促进人民币流通范围的扩大和多边贸易效率的提高,提高了双边贸易规模,有效发挥了区域金融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

3.人民币已与多种外币建立了市场化的汇率兑换机制。目前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与人民币挂牌直盘交易的货币已有9种,包括美元、欧元、日元、港元、英镑、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此外人民币还实现了对韩元、泰铢、越南盾、老挝吉普、哈萨克斯坦坚戈等的柜台挂牌交易,以及对泰铢在云南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等。

(二)人民币支付手段国际化进程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方面,以点带面,审慎推广

在跨境直接投资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以来就按照“风险可控、稳步有序”的原则,开展了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个案试点。2011年1月和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公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和《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获准的境内企业可以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境外的企业和个人也可按规定使用人民币来华开展直接投资。2011年全年银行累计办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DI)结算201.5亿元,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FDI)结算907.2亿元。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结算共计1.636万亿元。《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跨境金融投资方面,截止2018年6月底,已批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196家,获批额度共计1.75万亿元人民币。符合资格的境内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可以运用在香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证券市场。617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居民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增至4.28万亿元巴曙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现状与挑战》(J),发展研究(2012-07)。

在跨境人民币贷款方面,2011年央行出台了国内银行业对境外项目贷款的相关政策,批准有资质的国内银行业,对我国企业的各类国外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目前有新加坡地区银行对苏州工业园区企业额度内的跨境人民币贷款,香港地区银行对深圳前海企业的额度内跨境人民币贷款,具体做法是这些银行给国内企业一定授信额度,额度内这些特定地区(香港,新加坡)银行可以给该企业人民币贷款,由于境外人民币利率较低,境内企业可以享有实质的利率优惠。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设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1716个。境内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余额达4421亿元,同比增长1.1%。

目前我国在7大类共40项资本项目交易中,已实现部分可兑换、基本可兑换的项目共计37项,占比92.5%。(见表3)

(三)人民币在发挥贮藏手段方面有了良好开端

中国已与多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国家已经开始接纳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截止2018年6月份,我国已与36个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度超过3万亿元,与此同时,已有韩国、白俄羅斯、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俄罗斯和菲律宾等60多国央行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货币,人民币在IMF可识别外汇储备中占比达1.07%《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虽然人民币在他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不高,但是这标志着人民币已开始发挥国际价值贮藏的货币职能。

可见,从货币职能角度来看,在交易媒介方面,人民币仅只实现了贸易项下的可兑换,其他仍属于严格审批阶段。在支付手段方面,直接投资还处于从自贸区试点到逐步推广阶段,金融投资也是通过逐项审批在扩大规模。贮藏手段方面有了初步开端。从人民币流通地域来看,人民币的自由流通主要是在周边和经济合作地区的旅游贸易往来等方面。准确说,人民币的境外使用主要集中在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出于投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仍十分有限。在资本项下的自由流通和自由兑换还有很大局限。因此我们可以界定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处于第一阶段,基本实现了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在往人民币国际化的纵深方向发展。

四、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困境

2013年,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呈现出加速特征,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人民币的崛起必然会触动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动摇美元、日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这会给人民币的国际化带来意想不到的阻力。所以2017年以来国际化进程在达到初级目标区域化后,其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从推进力量来看,市场需求因素存在着反复,这需要我们正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强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制度设计的作用。

(一)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已开始区域化,但影响范围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

1.人民币作为流通手段主要集中在周边和经济合作地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限。目前,人民币在东南亚和东盟等地区被广泛接受为结算和支付工具,这些地区已接受人民币存款和其他人民币业务。但总体来看,人民币流通还是主要集中在周边和贸易往来地区,这些地区和国家基本上经济总量不大,受限于贸易规模,人民币流通总量规模也不大,作为交易媒介的可接受度还有待提高。

2.我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开放,阻碍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介职能上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国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管理也相对严格。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途径仍以贸易项下为主。资本项目下的43个项目中实现部分可兑换的只有37个项目,完全可兑换的没有。人民币跨境贷款目前也只是在自贸区推广,规模仍非常有限。

3.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结算比例失衡。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结算是没有完全放开的。目前是在自贸区范围内推行,规模仍非常有限,具体项目的授信额度要先通过外管局审批,在额度内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结算共计1.636万亿元,与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4.36万亿的大致比例为1:2.67(图2)《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但与2011年的1﹕19的相比,两大类项目的差距在显著缩减。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流通只能说是国际货币初级的职能——交易媒介职能,而且相较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支付中介职能,结算规模拓展空间会受限于一国贸易规模。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人民币投资产品亟待丰富

目前,拥有独立人民币清算系统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有香港、新加坡和台北,其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据统计,2018年1月,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许可机构达到了138家,人民币金融服务相当普遍,香港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种类齐全,从存款、债券、基金、股票到保险一应俱全,投资组合方式多样《回首九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知多少》fx168财经网,2018-8。因此分析香港人民离岸市场具有典型意义。

从市场广度来看,一是香港市场上现有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可供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投资增值的选择仍然有限。二是香港的人民币市场参与者数量有限、结构不够多元化。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的参与者主要为进出口企业、国外人民币清算行、国外代理行、中资金融机构的香港分支机构和少数国际金融机构等。

从市场深度来看,一是香港市场的人民币存量有限,受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影响,2015年达到高峰以来这两年还出现下降的势头。截至2018年3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为5543亿元,但较之中国境内市值规模超过20万亿元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相对规模仍然十分有限。二是香港离岸外汇市场人民币即期和远期平均交易量仅为200亿美元,二级市场人民币点心债券的日交易量不活跃。近两年来,点心债的规模继续萎缩。2018年,与去年相比减少了41%,仅1900亿美元。这几年大力发展RQFII,截止2018年7月,投资规模达5000亿元,且规定只有20%投资股票市场,80%投资国内债券市场;其他人民币金融产品发行规模有限、收益率也偏低,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三)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加剧了资本项下的开放难度

2018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始放缓,具体体现在我们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投资都呈现出下降的特征,这对我们资本项目的开放度是不利的。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到了关键性的阶段,进一步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也需要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也就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这两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政府威胁对中国2500亿美元的高技术出口品征收高额关税;欧盟也频频发起贸易调查,导致中国出口减少,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对我国的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可持续增长带来負面的影响。与此同时,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从量化宽松转向紧缩,进入加息通道,导致国际流动性紧缩,加剧了外汇市场波动。所以,贸易摩擦和异常跨境资本流动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外部威胁,它通过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放大风险,加剧了国内货币政策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也可能被暂缓。

五、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路分析

(一)逻辑思路

从货币需求理论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归根结底是由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三种动机需求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政府能做的是在满足市场人民币需求时设计人民币国际化的配套制度,能更好地推动国际化进程,同时控制好风险。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思路是既要遵守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也需要政府“有形之手”能动的配合。一方面,政府要以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为客观依据,判断市场对人民币各类需求,适时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并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二)现阶段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开放次序

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区域化阶段。表现为主要由贸易和旅游消费带动的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人民币由国内向周边拓展。这一阶段从前文的分析可知已基本实现。

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阶段,是人民币国际化货币职能的进一步深化,主要目标是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国际化。伴随着人民币在实体经济中跨境流通规模的加大,对人民币资本项目的交易需求也会增加。

在这一阶段推进重点是有次序地将原来部分可兑换的项目转为完全可兑换,这一阶段的时间可以推长一些,进程中需要控制的关键因素是风险因素,要避免离岸市场对国内人民币供给需求的负面影响,避免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因此研究资本市场的开放次序尤为重要。

一般说来,从审慎原则出发,资本项目的简单规则是:先放长期项目,后放短期项目;先放开直接投资,后放开证券投资;先债券,后股票,再衍生产品;先机构,后个人;先小额再大额。

在此原则下,资本项目的开放分短、中、长3个阶段:

短期(1-3年),逐渐放开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的直接投资管制,也就是人民币对外投资。

中期(3-10年),逐渐放开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的商业银行信贷管控,推进人民币间接融资项目的国际化。

长期(10-20年),有步骤地开放直接资本市场,先放松流入后流出,先债券再股票,逐渐以市场化管理手段替代审批性管理手段。

(三)配套建设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由内在市场需求力量推动,但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的配套改革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也是国际化成功的关键。

从货币因素来看,国际化的人民币首先需要币值稳定。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会对国内资本市场带来冲击,加剧国内金融的脆弱性,使服务于国内宏观经济目标的货币政策面临被动,不得不在短期市场需求的压力下进行调整,这种倒逼机制会延缓甚至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基础设施来看,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倚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清算体系,稳健开放的金融市场;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展是靠跨境人民币资本流动规模持续增长来推动的,这就需要我们扩大贸易规模,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币作为计价工具、结算工具和投资手段的吸引力。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关键阶段,在目前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迫切需要我们全方位、高效协调的国际经济政策,这样人民币国际化才能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2018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EB/OL].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

[2]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EB/OL].中国人民银行,www.pbc.gov.cn.

[3]伍戈,杨凝.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和离岸货币制造[J].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2014(12).

[4]李若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5]宋海.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国际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6]陈元.资本账户开放:战略,时机与路线图:strategy,timing and roadmap[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4.

[7]罗伯特·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8]M成思危.人民幣国际化之路(第二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9]巴曙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现状与挑战[J].发展研究,2012(07).

[10]fx168财经网.回首九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知多少[EB/OL].http://www.sohu.com/a/245489254_119759,2018-08-13.

[11]巴曙松.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路径[EB/OL].外汇—专家汇评,http//:forex.cnfol.com,2015-12-25.

(张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
论“新汇改”及汇率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发展探讨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