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间关联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贡献度研究
2019-06-20倪江飞王志雄祁卓娅吴怡
倪江飞 王志雄 祁卓娅 吴怡
摘 要:本文利用2000-2014年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采用基于增加值影响力程度指标探讨了全球关联视角下中国对其他国家增加值拉动情况,并从增加值角度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研究发现,在分析期间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增加值拉动变动不明显,虽然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贡献度由期初的3.83%上升到期末的14.04%,但大部分是由中国本身贡献的,对其他国家贡献有限。
关键词:空间关联 投入产出分析 增加值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一体化加速,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转向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进而国际贸易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和产品内贸易。这种新的分工和贸易模式下,各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彼此在经济、贸易增长方面相互拉动,共同享用全球化红利。中国成为全球化最大受益国之一。自融入经济全球化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具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2016年中国GDP为11万亿美元,仅次于GDP排名全球第一的美国的18.03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相应的,中国GDP在全球GDP占比14.84%,仅次于美国的24.3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计算,1980-2012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0%,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长率为3.2%,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4%,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年均增长3.2%中,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0.4个百分点。其次,中国是全球贸易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2016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3.69万亿美元,全球占比11.45%,仅次于美国的11.52%,排名全球第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作用日增明显。由于中国同不同国家(地区)在经贸往来方面的紧密程度存在差异,并且不同部门同其他国家(地区)部门之间相互关联程度也存在异质性。因此,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探讨中国经济同其他国家的关联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關于地区间的关联度研究,多数学者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Miller(1985)最早提出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国外学者较早的采用这种方法研究区域间的空间关联度(Sonis&Oosterhaven,1993)。大多数国内学者利用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研究中国区域的空间关联问题。如张亚雄和赵坤(2005)较早的利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中国区域经济联系,研究发现沿海地区在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方面均高于内陆地区。潘文卿(2015)将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变动进一步的分解为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后发现投资需求对中国区域间的溢出效应最大。尽管以上文献运用投入产出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但是几乎没有文献利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基于全球空间关联视角,探讨中国经济增长对其他国家乃至对全球的贡献度。
二、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三国两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简介和相关指标测算
假设全球只有3个国家,每个国家由2个部门构成,见表1。各个国家的出口被看作满足其他国家生产和最终需求的需要,各个国家的进口可以看成各个国家为了实现本国生产和最终产品的使用的需要。
表3则进一步给出了2000-2014年间中国三次产业最终需求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拉动程度变化趋势。在分析期间,中国三次产业对不同经济体产出的拉动程度变动趋势与其在国家层面上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总体而言,中国三次产业对不同经济体的产出拉动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具体而言,在分析期间中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力不明显,从期初的0.1346和0.1821上升至期中的0.1981和0.2419,再下降至期末的0.1453和0.1529。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产业从期初的0.3297上升到期中的0.5176,再下降至期末的0.3732;在分析期间,中国三次产业对美国、日本、欧盟的产出拉动效应不明显,而对其他国家的产出拉动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第二产业。原因是在全球生产协作网络中,中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对美国、日本和欧盟产出拉动效应有限。
在考虑增加值因素后,从国家层面来看,基于增加值的中国影响力程度也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即从期初的0.1132增加到期中的0.1617,到期末的0.111。基于增加值的中国影响力程度反映了中国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需求所诱发的各个经济体新增加比例。这说明了在分析期间,中国生产单位增加值中,来自国内的贡献由期初的88.68%下降至期中的83.83%,再上升到期末的88.90%。在中国单位最终品所拉动的外部增加值比例中,大部分来源于包括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其他”国家,从分析期初的0.0735增加到分析期末的0.0806。诱发欧盟、日本和美国增加值程度则分列第二、第三位和第四位。从三次产业角度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分析期间变化幅度有限,第二产业每单位所诱发的外部经济体的增加值比例从2000年的0.1418增加到2007年的0.1987,再下降到0.1399(见表4),第二产业拉动外部经济体增加值比例的变动是中国每单位所诱发增加值变动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第二产业单位拉动外部经济体增加值比例中,更多的体现在“其他”国家,对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增加值拉动效应低且变动幅度有限。
以上分析主要基于列昂惕夫逆矩阵和增加值诱发矩阵展开,下面进一步的从中国最终需求角度探讨中国经济对主要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贡献度。图1给出了2000-2014年间中国经济自我贡献度和全球贡献度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分析期内,中国经济自我贡献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91.95%下降到2006年的87.43%,在这段时期下降了4.52个百分点。从2006年开始,中国经济自我贡献度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87.43%增加到2014年的92.36%,在这段时期增加了4.83个百分点。以上分析说明,虽然随着中国不断的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境内的最终需求拉动。2000年至2006年间境外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全球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中国中间品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是该阶段境外对中国经济贡献度上升的主要原因。2006-2014年间境外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性衰退,进而导致外需疲软。与中国经济自我贡献度变动趋势不同,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在分析期间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3.83%上升到14.04%,在分析期间增加了10.21个百分点,变动极为显著。在分析期间,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尤其是境内最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不断增强是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贡献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為了深入分析中国最终需求对不同经济体经济增长贡献度,图2给出了2000-2014年中国最终需求对不同经济体增加值贡献度的变化趋势。从图中不难发现,在分析期间中国最终需求对不同经济体贡献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中国在分析期间对美国和欧盟贡献度较小,且增长幅度小。在分析期初,中国对美国和欧盟贡献度差别不明显,约为0.11%;在分析期末,贡献度差别为0.43%。中国对日本贡献度较为明显,从期初的0.33%增长至期末的1.49%,增长了1.16个百分点。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贡献度最明显,从期初的0.97%增长至期末的2.39%,在分析期间增加了1.42个百分点。
四、结论
本文基于全球投入产出表,用传统影响力程度探讨了中国经济的后向关联度,并从增加值角度讨论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的贡献度,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虽然已经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但是中国对外部经济体的影响力非常有限。(2)中国经济对全球的贡献度由期初的3.83%上升到期末的14.04%。具体而言,中国对“其他”国家贡献度变动最明显,从期初的0.97%增加至期末的2.39%,对日本的贡献相应的从0.41%增加至1.49%,对欧盟和美国的贡献度在分析内变动不明显。这意味着近年来中国虽然经济体量世界第二,贸易量世界第一,但由于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对其他国家拉动有限。
参考文献:
[1]李敬,陈澍,万广华,付陈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法[J].经济研究,2014(11).
[2]潘文卿,李子奈.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外溢性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08(2).
[3]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5(7).
[4]张亚雄,赵坤.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Miller,R.E.and P.D.Blair,1985,Input-output Analysis:Foundations and Extentions,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6]Geroenewold,N.,Lee and Chen,A.,2007,“Regional Output Spillover in China: Estimate from a VAR Model”,regional science,86,101-122.
[7]Geroenewold,N.,Lee and Chen,A.,2008,“Inter-regional Spillover in China:The importance of Common Shocks and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s”,China Economic Review,19,32-52.
〔倪江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王志雄(通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祁卓娅、吴怡,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