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现状研究
2019-06-14岳畅琦
岳畅琦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和其他的舞蹈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因为这一舞蹈形式把传统风俗文化与民族信仰进行了高度整合,可以说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以及宝贵的文化财富。高校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一个坚实阵地,也承担着至关重要的教学职责,所以高校要认清目前的教学改革现状,找到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教改方案。
关键词:高校 民族民间舞蹈 教学改革 现状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23-02
民族民间舞蹈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地域风情,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并已经成为各族人民传递情感、宣泄情绪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高校舞蹈教育虽然逐渐成为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的重要阵地,但是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从时代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需求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创新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提升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质量。
民族民间舞蹈是传统文化精神与信仰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媒介,不论是从舞蹈形式上看,还是从舞蹈内涵上进行分析,都带有独特的文化底蕴。高校推进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不仅仅是想要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传承发展,更为关键的是要传承发扬民族精神文化,让这项传统文化持久的传承下去,让世界文化大花园更加绚丽多彩。虽然高校目前在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但是教育改革当中也显现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给这一舞蹈形式的传承发扬带来了影响。因此,高校要立足现状,提出改革措施,明确改革方向。
一、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现状
(一)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民族民间舞蹈来自于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因而拥有着极深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获得可喜成果,就要求舞蹈教师拥有极高的综合素质,既能够深刻认知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又能提升专业技能技巧,对学生进行科学化教学指导。但实际上教师的综合素质缺乏,在实际教学当中过度追求形式,导致舞蹈教学过于片面。
(二)舞蹈教材与教学需要不符
教材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进行规范的基础内容与根本依据,也为学生补充理论知识提供必要支持,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纵观如今高校应用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教材内容和教学需求不相符的情况非常明显,不能够顺应高校教育改革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无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影响高校舞蹈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舞蹈教学方法亟待创新改进
虽然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全面推进落实,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关注度也在提升,但是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却和教学需要不相符,过度关注对学生的舞蹈理论和基础动作进行指导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不够合理,或者是过度关注动作标准性,忽略动作衔接和舞蹈技巧的修炼,导致学生陷入到形式化的学习极端,不能够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和气质韵味体现出来。
(四)忽略舞蹈文化内涵的教学
民族民间舞蹈与高校的其他的舞蹈课程类型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这一舞蹈形式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变迁与沉淀的结果,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假如只是关注动作的模仿,忽略在动作当中加入文化灵魂的话,那么舞蹈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学生的艺术素质更无法得到发展。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措施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促进教师自我充实
虽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当前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强调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展,但是仍然不能够忽视教师在教学当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假如一味忽略教师,过度强调学生的自主自由发展的话,很有可能让学生偏离正确发展方向,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与成长。特别是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当中,教师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中坚力量,也在学生舞蹈能力提升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要提升舞蹈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进行持续不断的自我充实与自我发展,认识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能力与知识方面的不足,提升专业素养,完善文化素质。与此同时,高校还要为教师创造条件,使得他们可以继续学习深造,接受专门的教育培训,给予学生更加科学的引导以支持。高校还要定期对教师群体进行教育考核,检验其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健全奖惩措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科学选择舞蹈教材,奠定教学改革基础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这一带有鲜明实践性特征的教学内容而言,注重实践教学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固然重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不断丰富和完善也有着突出价值。而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的基本工具就是舞蹈教材。而目前民族民间舞蹈教材质量普遍不高和舞蹈教学需求的适应性相对较差,无法确保舞蹈教学质量,还影响到舞蹈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这就为高校进行舞蹈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强调高校要在教材选择和利用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立足高校实际和舞蹈教学的主要模式选择选取针对性和科学性强的教材内容。除此以外,学校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能力层次,在抓住学生舞蹈学习规律的前提条件下,选取最契合学生整体情况,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材,让学生可以以教材为根本方向进行规范化的课程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在选取好教材之后,还需要根據时代变化以及教育需求的转变进行调整,融入更多的时代气息,为舞蹈教学改革和学生民族艺术素养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创新舞蹈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民族民间舞蹈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这样的特征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可和高度关注,也促使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是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当中,教师往往会关注学生动作的标准化训练,忽视动作衔接和舞蹈技能技巧的灵活应用,还有一部分学生只知道相应的舞蹈动作,而缺少与舞蹈理论相关的知识内容,不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从创新舞蹈教学方法开始转变形式化教学和照本宣科的教学现状,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藏族舞蹈时,教师可以从网络平台上选取丰富的教学资料之后,将其整理制作形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看舞蹈视频和舞蹈资料,掌握其风格与形式,并通过课件中对于动作技巧与重难点的展示来抓住舞蹈细节,掌握学习方法。另外,教师还要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获得一手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案。
(四)重视文化内涵教学,引领学生传承文化
单纯的舞蹈动作模仿和舞蹈技巧的机械性运用,是无法真正提高学生民族民间舞蹈学习效果的,反而会让学生形成狭隘的学习观和错误的学习认识,不能够为学生灵活应用和适应社会需求创造良好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关注舞蹈动作教学之外,还要求学生赋予动作以灵魂,对舞蹈作品进行细细品味,领悟其中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文化内涵,进而让舞蹈实践更有活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秧歌舞蹈时,可以事先指导学生对秧歌舞蹈的情感表现、发展历史、背景资料、文化内容等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在这之后则进行动作讲解与分解,让学生领悟各个动作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在舞蹈实践当中可以把作品的情感与灵魂表现出来。
民族民间舞蹈是高校舞蹈教学的一项重要课程,也是带有浓郁地域和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探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工作,实际上就是要传承并保护好这一民间传统文化,提升教学质量,有效应对现代舞蹈的冲击和挑战。高校需要在教学改革工作当中从客观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理清教学问题,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完善改革措施,给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常娟娟.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动律教学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08):114-116.
[2]周芬.解析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现状[J].艺术评鉴,2016,(15):8-10.
[3]崔洁.浅析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J].黃河之声,2017,(2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