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研究
2016-12-20道茹娜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和其他的舞蹈形式相比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民族风貌。民族民间舞蹈按照生存现状来看可以分为非遗属性、自娱性、学院派和表演性四种,这四种类型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创作发展的过程当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着民族民间舞蹈未来的发展,而从创作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创作;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形成了具有人文性、地域性的各族舞蹈,但是民族舞蹈由于情绪强烈、风格浓郁,所以大多是以介绍的形式出现的,并且动作较为单一、舞蹈词汇格式化严重。
一、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生存现状
民族民间舞蹈按照生存现状来看可以分为非遗属性、自娱性、学院派和表演性四种,当前这四种类型的民族民间舞蹈在生存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
1、非遗属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这种民族民间舞蹈被列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以已经成为了被保护的对象,故不管是在表演形态上,还是在历史资料的研究和保存方面,都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其流传的方式基本上是口传身教,而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保存。
2、自娱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自娱性主要指的是舞蹈的目的,所以这种类型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为了宣泄舞者的情感。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的主题是非常欢快的,并且具有自发性,舞蹈的表演者同时也是舞蹈的观赏者,其变化多样、灵活,另外还利于人们身体的健康,故大众较为认可,例如广场舞。
3、学院派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学院派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汉族、蒙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云南花灯舞、安徽花鼓舞的组合,并由于地域不同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不同的,在生存方面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训练和传承的价值。
4、表演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这种性质的民族舞蹈不但能够形象的将民族性格特征表现出来,同时还保留着民族特色,例如我们熟悉的《云南映像》就是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加工和组合,将生活在云南各民族的习俗同舞蹈展示了出来。表演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对于舞者的要求是较高的,但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宣传作用。
二、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遇到的瓶颈
1、非遗属性舞蹈的创作问题
这类舞蹈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一方面无法真正的做到真正的保护,另外一方面传承和创作的功利性,使得该种类型的舞蹈创作发展缓慢。
2、自娱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问题
该种类型的民族民间舞蹈有着自娱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很少有专业的人士进行这种类型舞蹈的创作,并且除了少数民族地区尚未失去民族民间舞蹈的本真,经济发达城市中已经演变成了由流行乐带动的健美操或者是交谊舞。不可否认的是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单一、没有吸引力,所以普及性不高,而即使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由于缺少专业人士的创作指导走向了肆意填充民族元素、盲目追求潮流的散乱状况。
3、学院派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问题
这种类型的民族民间舞蹈由于受到其地位的影响实际上只是靠近了,而不是保持民族民间舞蹈的传统,从本质上来说学院派的民族民间舞蹈已经不再具有原生态了。
4、表演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问题
该种形式的民族民间舞蹈可以说是发展的最好的,其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力和艺术水平都带到了新的高度上,但是由于受到表演需求的限制,所以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一些具有创新想法的编导在编排的时候往往会进行拼接、放大等处理,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民间舞蹈更丰富、语言边界更宽阔,但是却也造成了民族民间舞蹈本质的缺失。具体表现为舞蹈形式上的不严谨、对风格和韵律的把握不准确,很多表演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透露着一种商业的气息。
三、促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措施
1、在创作上要注重对文化本质的回归
首先在创作上要注重以民族文化为创作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要以本民族的文化作为根基,找准当地的民族文化的自然定位;第二要注重对人文文化的塑造,舞蹈工作者要做到对民族人文文化的准确把握,要做到对民族人文状况的充分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具有人文特色的作品,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第三要做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从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肢体语言、表现、内涵等多个方面来深入的剖析,将民族民间舞蹈中一切能够利用的元素利用起来、挖掘出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艺术形态,同时民族民间舞蹈还应该具有更大得包容性,能够接受来自其他艺术的元素,并用此来丰富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及内容。
2、创作中要做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与保护并举
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是以历史传统为基础和前提的,所以其创作发展也不应该脱离其本身的传承性,而民族民间舞蹈在传承的过程当中也有了民族的特有的文化意义,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而对于文化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改变,而是要进行保护。文化保护的最好形式不是固守不变,而是在原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使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本得以延续,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创作来说应该在保留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做到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发扬和保护,将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带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道路上,兼顾保护和创新的并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民间民族舞蹈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四、总结
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地域性、大众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当前的民族民间舞蹈按照生存现状可以分为非遗属性、自娱性、学院派和表演性四种,并且四种不同形式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创作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但是要真正的使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得到更好的发展,一方面在创作上需要注重对民族文化本质的回归,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在创作中要兼顾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和创新。在这些举措下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一定会走向原生态兼科学化、创新性的发展道路,也赋予了民族民间舞蹈更多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汪以平.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特点与表现形态[J].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 2009(8).
[2] 李晓燕. 浅议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气派的舞蹈文化[J]. 乐府新声内, 2008(03).
【作者简介】
道茹娜(1977—),女,蒙古族,内蒙古人,大专学历,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二级演员,主要研究方向:舞蹈、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