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角度分析奇幻电影受欢迎的原因
2019-06-14万灵子
万灵子
摘要:近年来,奇幻影视作品广受欢迎,几乎成为了全球电影票房最高的影视类型。本文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分析奇幻电影之所以如此火热的原因,主要观点是:从受众要求上讲,奇幻电影从根本上就是迎合观众的产物;从电影设计上讲,奇幻电影主要通过昂贵的特效和充满悬念的剧情来吸引观众;从受众的主观心理上讲,奇幻电影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替代满足的快感。
关键词:奇幻电影 受众 《哈利·波特》
中图分类号:J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149-02
奇幻,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奇妙和虚幻。广义来讲,奇幻电影包括一切拥有超现实世界观和超能力主角的电影,比如《哈利·波特》《指环王》《权力的游戏》等。在当今电影市场,奇幻影视作品风靡全球,不仅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创造了极高的市场价值。本文从受众角度出发,试图从受众要求、电影设计和受众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奇幻影视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一、受众要求:电影内容对观众的迎合
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奇幻电影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迎合观众的产物。奇幻电影作为一种耗资巨大、利润可观的文化人工产品,其制作必然需要巨额的赞助费,而赞助商首先考虑的就是他的投资是否可以回本,这就使奇幻电影与曲高和寡的文艺电影有了本质性的区别:文艺电影可以只为了表达某种艺术追求而存在,甚至可以忽略市场和票房;而奇幻电影与市场的关系形同鱼水,票房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部奇幻电影是否成功。因此,奇幻电影的生产必然是迎合观众的。
事实上,如今观众对于电影的影响,早已不仅仅局限于“迫使制作方在不改变剧本的基础上增添一些观众喜闻乐见的流行元素”这么简单,在某些情况下,观众的选择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剧本的走向。斯图亚特·霍尔的“制码/解码”理论认为,受众对电影文本的解读是因人而异的,受众的解码立场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类是“主导—霸权立场”,它假定观众的解码立场与制作方的编码立场完全一致,即受众的思想完全被电影主导;第二类是“协商立场”,观众对电影文本既不完全赞同,也不完全否定,而是采用一种相对中立的立场;第三种是“对抗立场”,观众能看懂编码者的立场,但他们选择的是自己的立场,且常常根据自己的立场对影片的价值观、剧情、制作、演员等各方面进行“对抗”。
在大多数情况下,观众选择的是协商立场,即他们虽然可能不赞成电影中的某些内容,但整体来说不会采取激烈的批评和完全的否定态度。然而,在电影出现某些极具争议的内容时,观众会转向对抗立场,尤其是对于奇幻电影这种观众代入感非常強的题材,观众的抗议往往会比普通电影更激烈,以至于连电影剧本都有可能被观众的激烈批评所颠覆。据分析,《哈利·波特》的主创者罗琳就曾经迫于观众舆论压力,不惜冒着剧情逻辑与作者一贯严肃的写作逻辑相悖的风险,对剧本的原始编码进行了修改,可见观众立场对奇幻电影剧情设计的影响力。
二、电影设计:逼真的特效和充满悬念的剧情
奇幻电影的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吸引观众,一是特效,二是剧情。
(一)逼真的特效
众所周知,奇幻电影最大的噱头就是那些令人目眩神迷、让观众恍如身临其境的特效。比如斥资5亿美元的《阿凡达》就在特效工艺上煞费血本,连演员最微妙的面部表情变化也都被一丝不苟地采集到动作捕捉盔的广角镜头中,仿佛可感可触。再如,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3亿美元的制作预算中,也有一半都被应用于特效制作,全球多达9家著名特效工作室被邀请到电脑动画与实景镜头剪辑合成的工作中。逼真的特效能让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于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另一世界,从而获得巨大的感官刺激。
(二)充满悬念的剧情
奇幻电影作为一种戏剧性极高的影视流派,它的剧情设置往往充满了悬念。艺术创作者常常会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留下悬而未决的疑问,以造成观众的某种猜测、探询、担心和期待,迫使他们在悬念的吸引下关注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比如,哈利从第一部开始就时常被反派大boss伏地魔附身,甚至他的魔杖也跟伏地魔有着孪生杖芯等。作者通过各种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一步步加深观众们对哈利和伏地魔到底是何种关系的疑惑。终于,在第七部,作者终于揭晓了这个让观众揪心了多年的悬念:原来哈利本人就是伏地魔的一个魂器,从而使得之前铺垫的所有flag都被一一回收。这种豁然开朗的观影体验对于观众来说无疑是一场畅快淋漓的享受。
三、受众心理:替代满足与受众主体面的扩大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奇幻电影为什么受欢迎,其中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
(一)替代满足
在观看奇幻电影的过程中,观众往往会以自己熟悉的类似生活现象作为参照,去推测未知的剧情,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就自然而然地将奇幻电影的剧情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联在了一起。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平淡的,而奇幻电影的剧情则是天马行空的,奇幻电影的主角可以借助电影特效技术,达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同时,奇幻电影还有着异于常识的新奇世界观,能超越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的局限,冲破某些道德禁区,为人们生活中出现的疑难困惑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在一个虚拟的语境中为观众开出心灵的处方,给人的心灵带来慰藉,让观众在一种自我代入的想像中获得情绪的宣泄。
以所谓的“暴力美学”为例。奇幻电影与暴力美学是分不开的,因为奇幻电影的主题往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有了正邪的对立也就有了战斗,有了战斗自然就要流血,再加上很多奇幻电影中本来就有诸如吸血鬼的设定。弗洛伊德的替代满足说认为,人具有实施暴力的本能欲望,这一欲望由于社会的文明和公共秩序的建立而被压抑,而在观看奇幻电影时,观众通过对奇幻影视作品中虚构的攻击性行为的认同,自身的暴力倾向就会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随着“力比多”的转移和升华,观众的心灵就得到了净化,从而也就在观看奇幻电影时获得了巨大的快感。
(二)受众主体面的扩大
近年来,女性观众在电影市场上承担票房的比例一路飙升,根据新传智库对2017年电影受众的研究显示,从性别上看,女性观众占比已经达到了62%,男性观众占比仅为38%。且根据新传智库对影片类型受众群体分布的调查,女性喜欢的题材多种多样,女性消费占比也几乎和男性持平。纵观近年来的奇幻电影,会发现女性在电影里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报告,2016年美国票房排名前100的电影里,29%的主角是女性,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7%。可见,女性在电影中地位的提高,与女性观众在电影市场的占比直接相关。
根据阿尔杜塞的主体性理论,男性在观看如上世纪美国西部牛仔电影时之所以会产生快感,正是由于这种电影对于观影男性的主体性的建构。在这种大男主电影中,无论是男性角色还是男性观众,都处在一种主动的地位,这让他们在观看电影时对影片中无所不能的男主角产生极大的认同感,并把这种认同感投射到自己身上,在被抹消了距离感的镜像中获得一种更强大、更完美的主体构建。而女性角色在传统大男主电影里往往都属于陪衬地位,因而女性观众在观看电影时的快感往往伴随着对女性主体身份的否认。近年来,随着社会平权思潮和女性意识觉醒,女性越来越不再满足于在电影中仅仅作为陪衬身份而存在,而是渴望以独立自强的身份存在,这无疑是在傳统男性受众之外又打开了女性市场的大门。奇幻电影因为其“奇幻”属性,里面的女角色通常都极其强大,这使得女性可以突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在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身上获得满足。当下的奇幻电影,正是这种能够同时满足男女观众对于主体性的构建、让男女老少都能从中获得快感的题材,这无疑大大拓宽了原有的受众基础,这也是奇幻电影的受众面越来越广泛的重要原因。
奇幻电影作为一个在当下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电影类型,其影响力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由单纯的消遣变成了潜移默化塑造整个时代意识形态的一种现象级的文化产品。笔者希望,当奇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巨浪并愈演愈烈之时,中国电影界也能够把握时机,争取主动,创作出票房与口碑俱佳、艺术与技术共荣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罗冈,刘向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热莞·哈布里哈孜.基于霍尔“解码”模式下粉丝电影受众立场分析——以《小时代》为例[J].视听,2018,(07).
[4]李莉蓉.电影中女性地位提高,玩具业女性角色玩具也变多了[N].好奇心日报,2017-03-01.
[5]于帆.女性观众不看超级英雄电影?其实——女性已成中国电影市场重要力量[N].中国文化报,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