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实时B超对克罗恩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6-13郭淑平
郭淑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九医院,湖南省衡阳市 421002
诱发克罗恩病因素尚不明确,克罗恩病属于临床中慢性肠胃疾病,由于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作息紊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克罗恩病发生率呈递增模式,而且此疾病可发作在胃肠道各个部位,其中回盲部最常见[1]。初期克罗恩病临床症状不明显,无法得到患者重视,而且在诊断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随着B超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腹部实时B超对克罗恩病临床诊断价值高,获得医师认可,因此,本文针对克罗恩病患者应用腹部实时B超诊断,分析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82例克罗恩病患者。男50例,女32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6.73±0.66)岁。
1.2 纳入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腹部情况,通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2)患者无B超检查禁忌。剔除标准:(1)皮肤过敏患者;(2)患者有交流障碍或是有精神系统疾病;(3)患者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腹部实时B超检查。检查前,告知患者保持空腹状态,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设定探头频率为2~4MHz,检查过程中,开展多角度观察,对腹部器官进行检查,并对胃部、小肠、结肠实施投影检查,重点对横结肠、左结肠、右结肠、胃部、小肠和回盲部扫描。分析其肠腔是否有积水、狭窄、肠梗阻、腹水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肠蠕动情况。
1.4 观察指标 记录腹部实时B超对克罗恩病检查表现,将腹部实时B超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实施对比,分析其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2.1 腹部实时B超对克罗恩病检查结果 克罗恩病患者的肠壁出现不同程度增厚情况,平均增厚为(7.87±1.02)mm,有32例患者血流信号增强,肠壁增厚超过4mm,而且肠蠕动处于亢进状态。
2.2 腹部实时B超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对比 腹部实时B超检查诊断准确率96.34%,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00%,两种检查实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腹部实时B超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对比
2.3 腹部实时B超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并发症结果对比 腹部实时B超检查诊断并发症准确率90.24%,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并发症准确率为100%,两种检查实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腹部实时B超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并发症结果对比[n(%)]
3 讨论
目前克罗恩病诱发因素尚不清楚,此疾病可发作在消化道各个部位,特别是右半结肠和回肠[2]。克罗恩病临床特点为发病时间长,病变位置易转移,极易反复发作,若不及时开展治疗会存在终身性疾病情况。临床中,对克罗恩病可采用X线检查、内镜活检,但以上两种检查对肠道黏膜表层病变有着非常高的敏感性,但其弊端就是对肠外和肠壁内部病变敏感度较低,极易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3]。近年来,我国超声技术持续性发展,腹部实时B超检查优势为无创、操作简单、快捷,符合临床需求,从而在临床中应用率越来越高。
克罗恩病对肠壁有所侵犯,疾病溃疡呈纵行裂隙状,可对肠周边的组织侵犯,以上情况均可作为超声影像特征,包括水管征、鹅卵石样改变、靶环征,靶环征应同肠道内肿瘤病变的靶环进行区分,如果肠道内有肿瘤,其靶环征有偏心性,而克罗恩病会对肠道有所侵犯,但是长于肿瘤。对克罗恩病实施诊断出现误诊情况多被诊断为肠结核或者溃疡性结肠炎。针对结肠核患者来说,结肠核会对结肠侵犯,从而使受到侵犯部位发生溃疡,通过超声检查此情况同克罗恩病相似,从而发生误诊[4]。所以,对患者实施诊断过程中,还应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病史等情况综合分析,再做出诊断。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超声检查方法无法同克罗恩病实施鉴别时,应同临床情况结合,方可确定最终结果。
本文结果显示:腹部实时B超检查在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并发症准确率上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差距较小。这更加证明了腹部实时B超检查优势性,而且其医疗费用低,对机体损伤小,符合临床需求。临床中,对克罗恩病进行筛查,确保其诊断率非常重要,而且腹部实时B超检查辅助检查持续性完善,其准确率也越来越高,而且检查时间短,对克罗恩病疾病检查特异性高[5]。
综上所述:对克罗恩病疾病患者进行腹部实时B超检查临床应用价值高,而且操作便捷、医疗费用低、诊断准确率高,符合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