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Blaschko纹分布的儿童线状扁平苔藓1例

2019-06-13赵卫红郑宝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线状扁平苔藓镜检查

赵卫红 郑宝勇

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皮肤科,天津市 301800

扁平苔藓发生于儿童较少见,有些学者认为线状扁平苔藓是扁平苔藓与线状苔藓的中间阶段,但是其受累部位与未受累部位皮肤有着怎样的不同还不清楚。皮肤镜检查是近些年兴起的辅助诊断工具,被誉为皮肤科医生的“听诊器”。我院报告1例沿Blaschko纹分布的儿童扁平苔藓,可利用皮肤镜检查,作为初步诊断。

1 病例资料

患儿女,14岁。因“右下肢皮疹1个月余”于2016年5月18日来我科就诊。1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右下肢曲侧出现线状皮疹,逐渐增多,轻度瘙痒,未曾治疗。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下肢曲侧呈多条线状暗红色斑丘疹,边界尚清晰,表面少许鳞屑。口腔黏膜和甲未见异常。皮肤镜检查(非偏振光×80):白色网纹,密集蓝灰色点和球状色素沉着。皮肤病理: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厚,表皮突下延,棘层不规则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致密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图1、图2)。诊断:儿童线状扁平苔藓。治疗:外用卤米松乳膏(香港奥美制药),2次/d。治疗1周后复诊,皮损减轻。

图1 皮肤组织病理(HE×40)颗粒层楔形增厚(箭头)

图2 皮肤组织病理(HE×100)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见致密淋巴细胞(箭头)

2 讨论

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LP)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毛囊、黏膜和指(趾)甲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由Erasmus Wilson于1869年报道并命名,至今病因未明。老年人和儿童较少见。线状扁平苔藓(Linear lichen planus,LLP)为LP的少见类型,发病仅占不到1%[1]。本例为儿童患者,为沿Blaschko线分布皮疹,Blaschko线在解剖学上和血管、神经走向及其支配区域无任何关系,关于Blaschko线的形成原因,有研究表明,其代表了皮肤细胞克隆生长的方向,是嵌合体导致的皮肤嵌合性的临床表现[2]。有些学者认为线状扁平苔藓是扁平苔藓与线状苔藓的中间阶段,虽然线状扁平苔藓可发生在10~80岁,但常在20~30岁发病,推测这型反映了体细胞的镶嵌现象,但是其受累部位与未受累部位皮肤有着怎样的不同还不清楚[3]。皮肤镜检查是近些年兴起的辅助诊断工具,被誉为皮肤科医生的“听诊器”。大多数皮肤镜下可见的结构和组织病理表现有一定对应关系,故皮肤镜被认为是临床(大体结构)和组织病理检查(显微结构)之间的桥梁[4]。并逐渐应用于非色素性皮肤肿瘤及炎症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辅助诊断[5]。扁平苔藓的皮肤镜特征:白色网纹由颗粒层楔形增厚及棘层不规则增厚形成,蓝灰色点和球为真皮浅层嗜色素细胞或色素颗粒,与扁平苔藓的病理相互对应。本病例未见典型扁平苔藓血管结构,考虑为病程1个月,趋于消退期皮疹,血管不明显。线状扁平苔藓要与炎性线状疣状表皮痣、线状苔藓、线状银屑病、线状汗孔角化症等皮损沿线状排列的皮肤病相鉴别。根据皮损特点结合皮肤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可明确诊断。鉴于儿童患者不愿配合做活检,可先利用皮肤镜检查,作为初步诊断,必要时结合病理检查,可避免取活检的痛苦,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本例儿童患者,皮损为线状局限性,未予系统治疗,外用卤米松乳膏1周后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线状扁平苔藓镜检查
无取向硅钢边部线状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热轧卷板边部线状缺陷分析与措施
线状生命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120例口腔扁平苔藓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临床效果的比较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