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ukS-PV对乳腺癌细胞MAD-MB-231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019-06-12于文伟许良飞汪自然强雅雯马筱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抑制率细胞周期靶向

于文伟,许良飞,汪自然,强雅雯,马筱玲

在女性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常见的肿瘤[1]。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0%~15%,它的病理特征是缺乏雌激素、孕激素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三种受体[2]。由于TNBC恶性程度高,并且缺乏靶向治疗药物,导致其预后较差。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但是临床疗效不佳。所以急需新的有效并毒副作用小的靶向药物。

PV-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 leucocidin,PVL)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PVL含有S组分(LukS-PV)和F组分(LukF-PV)两种亚组分,课题组前期研究[3]表明LukS-PV能够在体内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且体内实验表明并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LukS-PV是通过补体C5a的受体(C5a receptor, C5aR)发挥促凋亡作用[4],结合C5aR在TNBC中高表达的文献报道[5],由此可推测LukS-PV能够与高表达C5aR的TNBC细胞结合,发挥抗肿瘤效应。该研究采用TNBC细胞株MAD-MB-231研究LukS-PV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与试剂MAD-MB-231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DMEM高糖培养基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购自南美Gemini公司;CCK-8试剂盒、胰酶、青-链霉素、BCA试剂盒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公司;周期试剂盒、凋亡试剂盒购自美国BD公司;B淋巴细胞瘤-2 (B-cell lymphoma-2, 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3, Caspase-3)、Caspase-8、β-actin一抗购自美国CST公司;二抗购自武汉爱博太泰克生物科技公司;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表达载体pET28a-LukS-PV由本课题组构建并在-80 ℃冰箱保存。

1.2 仪器与设备超净工作台购自北京亚太科隆设备有限公司;倒置显微镜购自日本Olympus公司;细胞培养箱、多功能酶标仪购自美国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D公司;凝胶成像仪购自美国Bio-Rad公司。

1.3 细胞培养MDA-MB-231细胞培养于含有10%的胎牛血清、1%链霉素和青霉素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放置在5% CO2、37 ℃培养箱中培养。在细胞生长至80%左右融合度时,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洗涤2次,加入1 ml胰酶直到细胞形态变圆,加入2 ml含10%血清的DMEM培养基,用枪头轻轻吹打混匀并按适宜比例进行传代。

图1 不同浓度LukS-PV对MAD-MB-231细胞形态学影响 ×200

1.4 LukS-PV的表达、纯化及定量按照常文娇 等[6]报道的方法对LukS-PV的表达、纯化,用BCA法检测蛋白浓度。

1.5 CCK-8检测细胞增殖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用胰酶消化并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4×103个细胞,每组3个复孔,24 h后加入对应浓度的LukS-PV, 继续培养,分别在刺激后12、24、36 h每孔加入10 μl CCK-8溶液,继续培养4 h后,在450 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optical density, OD)值。细胞增殖抑制率的计算方法为:增殖抑制率(%)=1-OD(实验组-空白组)/OD(对照组-空白组)×100%。

1.6 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用胰蛋白酶消化并混匀,以每孔2×105个细胞的浓度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1 h待细胞贴壁后,加入相应浓度的LukS-PV, 继续培养24 h,用不含EDTA的胰蛋白酶消化细胞,1 000 r/min离心5 min,收集细胞,用PBS洗涤2次,加入400 μl Annexin V 结合液重悬细胞,在避光条件下加入5 μl AnnexinV-FITC和5 μl PI,避光室温孵育15 min, 上机检测。

1.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当细胞在对数生长期后,用胰蛋白酶消化并混匀,以每孔2×105个细胞的密度铺于6孔板中,培养12 h待细胞贴壁后,加入相应浓度的LukS-PV, 继续培养24 h,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1 000 r/min离心5 min,收集细胞,用PBS洗涤2次,在4 ℃条件下用70%乙醇过夜固定,并用PBS洗涤2次,加入0.5 ml的PI/RNase staining染液,避光室温孵育30 min,上机检测。

1.8 蛋白印记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LukS-PV刺激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PBS洗涤2次,加入适量细胞蛋白提取试剂,冰上摇动30 min,用BCA法检测蛋白浓度。用12%或15%的SDS-PAGE胶进行电泳,转移至NC膜,结束后用5%的脱脂牛奶封闭2 h,分别放入以1 ∶1 000倍稀释的对应一抗,4 ℃孵育过夜,用PBST洗涤3次,每次10 min,然后放入以1 ∶10 000稀释的二抗中室温孵育1.5 h,结束后用PBST洗涤3次,每次10 min,最后加入发光液,并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进行曝光。

2 结果

2.1 LukS-PV对MAD-MB-231形态学影响LukS-PV刺激MAD-MB-231细胞24 h后,显微镜下观察,PBS组细胞呈贴壁生长,形态清晰,大小均一,而随着LukS-PV浓度增加,细胞数量变少,细胞间隙增加,细胞变圆,悬浮细胞数量增多。见图1。

2.2 LukS-PV对MAD-MB-231增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LukS-PV作用MAD-MB-231细胞12、24、36 h后,采用CCK-8法检测LukS-PV对MAD-MB-231增殖抑制率,结果表明,随着LukS-PV浓度的增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越高,且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表明LukS-PV对MAD-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是浓度-时间依赖性的。见图2。

图2 不同浓度LukS-PV对MAD-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

2.3 LukS-PV对MAD-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在不同浓度的LukS-PV作用MAD-MB-231细胞36 h后,结果显示,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G0期,且LukS-PV的浓度越高,阻滞在G1/G0期细胞越多(F=130.1,P<0.05)。见图3、表1。

图3 不同浓度LukS-PV对MAD-MB-23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图4 不同浓度LukS-PV对MAD-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表1 LukS-PV对MAD-MB-231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

与 PBS组比较:*P<0.05

2.4 LukS-PV对MAD-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LukS-PV刺激MAD-MB-231细胞24 h后,流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LukS-PV(0.25、0.5、0.75、1 μmol/L)作用24 h后,凋亡率分别为(10.63±1.24)%、(16.45±1.49)%、(29.19±3.45)%、(58.10±2.15)%,与PBS组(5.40±1.15)%相比,LukS-PV能诱导MAD-MB-231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F=298,P<0.05)。见图4。

2.5 LukS-PV对MAD-MB-23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随着LukS-PV浓度增加,Bax、Cleved-caspase3、Cleved-caspase8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见图5。

图5 不同浓度LukS-PV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TNBC由于恶性程度高,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靶向治疗药物是研究的热点。细菌毒素兼具与靶细胞结合的特异性与细胞毒性,能够靶向结合并杀伤靶细胞,起到抗肿瘤作用。研究[7-8]表明一些细菌毒素有很好的抗肿瘤效应,其中部分已用于临床治疗,例如,肉毒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对前列腺癌、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目前已经临床3期试验。白喉杆菌产生的白喉毒素对胶质瘤、宫颈癌、乳腺癌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目前已经进入临床2期试验[9-10],另外,绿脓假单胞菌产生的外毒素和李斯特菌产生的溶血素[11]也显示了很好的抗癌作用。这表明细菌毒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研究的细菌毒素LukS-PV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杀白细胞素PVL的双组分之一(LukS-PV和LukF-PV),结果表明LukS-PV能够抑制MAD-MB-231增殖,使其周期阻滞在G0/G1期,研究结果与前期在白血病中研究[12]结果一致。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并且诱导癌细胞凋亡在抗肿瘤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也是评价抗肿瘤药物药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显示LukS-PV能够浓度依赖性诱导MAD-MB-231凋亡。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是凋亡的三条主要通路[13]。Bcl-2家族在线粒体凋亡通路中扮演者关键作用,课题组通过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显示,LukS-PV能够上调Bax、Cleved-caspase3、Cleved-caspase8表达增加,下调Bcl-2表达,说明LukS-PV可能是通过激活线粒体通路而诱导MAD-MB-231凋亡。

课题组前期实验[4]表明LukS-PV是通过C5aR发挥抗白血病作用,近年研究[5]显示,C5aR在TNBC中的阳性率约为40%,且C5aR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C5aR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大小、肿瘤分期呈正相关性,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性。所以根据以上研究,LukS-PV未来可能作为C5aR阳性的TNBC的靶向治疗药物。

猜你喜欢

抑制率细胞周期靶向
中药单体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红霉素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日本荚蒾叶片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NSCLC survivin表达特点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研究
X线照射剂量率对A549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