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与维生素B12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19-06-11朱越萍
朱越萍
文章编号:WHR2018071012
【摘 要】 目的:通過Meta分析的方法汇总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与血清维生素B12的关联性,为今后深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开展大规模人群干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检索1990年至2017年1月公开发表的维生素B12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论文。对同质的研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不同质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AD组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9(P<0.00001),总体均数差值=-34.30 ,95%CI(-41.86,-26.74)]。结论:高水平血清维生素B1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维生素B12;系统评价;Meta分析
[Key words]Alzheimer's disease; Vitamin B12; System evaluation; Meta analysis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大约占全部痴呆病例的60%~70%[1]。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性的退行性疾病。根据资料显示:2014年全球AD患者有4400万,预计到2050年,患者数量将增长三倍。目前我国约有800万AD患者,且以每年约30万以上的新发病例在递增[2]。老年痴呆正成为一个严重影响老年人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疾病。
1 研究方法
1.1 检索策略
系统检索1990年至2017年1月公开发表的维生素B12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Sience Direct、ProQuest、ESBSCO、Springer等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1.2 文献摘录
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从文献中摘录以下内容:题目、发表年份、作者、阿尔茨海默病的定义标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以及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的均数和标准差。
1.3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1.4 数据统计分析
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漏斗图”对潜在的发表偏倚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及评价结果
检索到文献965篇,通过阅读题目、摘要排除615篇,进一步阅读全文按照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排除328篇,有22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英文文献15篇,中文文献7篇。最终纳入文献AD患者一共733例,健康对照693例,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具有可比性。基本情况见表1。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评价筛选到的文献,结果见表2。
2.3 数据分析结果
1)主要结局指标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AD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平均水平的差值,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倒方差分析方法。首先进行异质性检验,显示具有同质性(P=0.83,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AD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9(P<0.00001),总体均数差值=-34.30,95%CI(-41.86,-26.74)],见图1。
2)发表偏倚估计: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发表偏倚估计,漏斗图基本呈对称分布(见图2),提示本次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良好,发表偏倚得到了有效控制。
3)敏感性分析:本研究一共纳入22篇文献,文献质量均较高,发表偏倚也得到较好控制,改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后的结果与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一致,故进一步确证了高水平维生素B12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控制作用。
3 讨论
维生素B12又称之为钴胺素,维生素B12参与人体细胞的代谢,参与脂肪酸的合成以及能量代谢,并且影响DNA的合成与调节,因此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3]。
本次系统评价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为对象,研究探讨维生素B12水平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为探寻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及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提供有力证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永兴,俞卓伟.现代痴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31-624.
[2] 张蓉,顾兆祥,丁萍,等.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7,14(02):79-81.
[3] 张媛媛,张本恕.同型半胱氨酸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05):573-575.
[4] 蒋安杰,方芳,晏勇,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胆碱酯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重庆医学,2010,39(12):1530-1532.
[5] 彭海,李方明,葉妮,等.阿尔茨海默病与维生素B12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4,12(03):190-192.
[6] 滕凯.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22):2707-2708,2710.
[7] 施洪超,王军,姜建东,等.AD患者血浆ET和血清FA﹑VitB12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20(06):484-486.
[8] 李阳,孙烨婷,李润芝,等.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障碍与Hcy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06):658-659.
[9] 王蓓芸,燕虹,钟远,等.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脂、叶酸、维生素B12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464-4466.
[10]刘俊恒,陈正林.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胆固醇、IL-6和VitB12等水平的临床观测[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6(01):48-49,52.
[11]Basun H,Fratiglioni L,Winblad B.Cobalamin levels are not reduced in Alzheimers disease: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J Am Geriatr Soc,1994,(42):132-136.
[12]Dominguez R O,Marschoff E R,Guareschi E M,Famulari A L,et al.Homocysteine,vitamin B12 and folate in Alzheimers and vascular dementias: the paradoxical effect of the superimposed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condition[J].Clin Chim Acta,2005,359:163-170.
[13]Glaso M,Nordbo G,Diep L,et al.Reduced concentrations of several vitamins in normal weight patients with late-onset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 type without vascular disease[J].J Nutr Health Aging,2004,(08):407-413.
[14]ONeill D,McKiernan M,Gibney M,et al.Dietary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s in mild to moderate senile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 type(SDAT)[J].J Hum Nutr Diet,1990,03:177-181.
[15]Li F M,Peng H.Correlations of Alzheimer disease with vitamin B12 and homocysteine[J].Chinese J Clin Rehab,2004,(08):6210-6211.
[16]Parnetti L,Mecocci P,Reboldi G P,Santucci C,Brunetti M,Gaiti A,et al.Platelet MAO-B activity and vitamin B12 in old age dementias.Mol Chem Neuropathol,1992,(16):23-32.
[17]Cascalheira J F,Joao S S,Pinhancos S S,Castro R,Palmeira M,Almeida S,et al.Serum homocysteine:interplay with other circulating and genetic factors in association to Alzheimers type dementia. Clin Biochem,2009,(42):783-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