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α1b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比较

2019-06-11曹菊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口病雾化

曹菊玉

【摘 要】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0)、观察1组(n=50)、观察2组(n=50)。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1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干扰素α1b肌注,观察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但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干扰素α1b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同给药途径均有显著疗效,但相对于肌肉注射患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接受度更高。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肌肉注射

手足口病为出疹性疾病的一种,主要是肠道病毒感染造成的,其特点包括传播快、感染性强、可引起散播等,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该疾病通常存在口腔溃疡、疱疹、手足部皮疹等,多数患者能够自愈,但病情严重者会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暴发性心肌炎等[1]。临床中针对该疾病主要开展抗病毒、对症治疗。干扰素α1b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常用药物,临床中主要通过雾化吸入、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为对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明确,本研究选择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其分别应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肌肉注射方式给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0)、观察1组(n=50)、观察2组(n=50)。常规组包括女22例、男28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3.7±0.6)岁。观察1组包括女23例、男27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3.9±0.7)岁。观察2组包括女24例、男26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3.8±0.7)岁。所有患者均满足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药物过敏者;无法配合治疗者;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报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处理,于手足臀部皮疹处涂抹炉甘石洗剂,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常规组应用炎琥宁(由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50021629)治疗,每天1次,每次10mg/kg,连续治疗5d。观察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干扰素α1b(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07)肌肉注射,每天1次,每次1μg/kg,连续治疗5d。观察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干扰素α1b(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07)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2μg/kg,连续治疗5d。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手足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3d后疱疹消散,精神、食欲较好,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5d后疱疹消散或变浅,精神、食欲尚可,体温恢复正常;无效:治疗5d后精神差、进食受限,有手足口并发症存在,体温未稳定。总有效率=1-无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1组、观察2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但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1组、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但观察1组和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传染病,当前临床中针对该疾病主要开展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炎琥宁、干扰素α1b等[2]。其中炎琥宁为穿心莲提取物,具有镇静、抗炎、清热、促肾上腺皮质功能,可有效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力,并提升血清溶菌酶含量,对病毒RNA/DNA合成进行抑制,可有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3]。干扰素α1b为广谱抗病毒制剂,可有效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其能够对细胞内病毒mRNA翻译形成阻断,在抑制病毒核糖核酸合成的基础上控制病毒复制,并强化宿主免疫力,最终发挥促进机体康复、抑制病毒的目的[4]。

当前临床中应用干扰素α1b主要采取肌肉注射的方法,但注射不仅会引起疼痛,而且较易出现不良反应[5]。而针对干扰素α1b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能够使药物微粒直接接触病毒组织,使局部药物抑制病毒浓度的效果得到提升;同时雾化吸入方法无创、简便、患儿接受程度高,不会出现疼痛和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6]。

本研究中,观察1组、观察2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但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干扰素α1b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均能收获显著效果,但相对于肌肉注射患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接受度更高。

参考文献

[1] 祁凤茹,韩素芸,牟爱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对患儿脑脊液和血清S100B、nSE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9(04):71-72.

[2] 高秀丽,张建刚,唐春萍.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配合针对性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8(34):53-54.

[3] 祁凤茹,韩素芸,牟爱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9(10):83-83,85.

[4] 呼在平,陈艳,陈海英.联合应用干扰素、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心肌酶和肝功能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16):102-103.

[5] 祁鳳茹,韩素芸,牟爱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免疫学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9(07):76-77.

[6]  谷颖伟,张翠兰,卢丽燕.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炎琥宁注射液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1(22):104-105.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口病雾化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金黄膏外敷缓解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疼痛39例
新生儿臀部肌肉注射不需要进行血液回抽的临床研究
家庭雾化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47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