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文化渗透

2019-06-11施银燕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渗透教学实践

【摘要】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汉语文化语境中特有的语言形式。在中职语文教学 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需要,积极探索成语教育策略,挖掘成语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追根溯源,理解成语典故,在日常生活中准确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成语文化引导、熏陶下提升思想品格,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入手,结合成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对如何开展成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成语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彰显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水平,体现我国文化思想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成语是传统文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语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更能够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创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并不仅限于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与背诵,更在于对成语文化的挖掘与认同。基于此,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主体特点,构建切实可行的成语文化渗透策略。

一、立足基础,引导学生理解成语

成语表达与日常用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存在于古文中的文字,一些生僻的发音,以及相应的典故等会对学生的成语含义理解造成困难。因此,教师在成语文化渗透中应立足成语基础,为学生的成语理解做好铺垫。具体来讲:

(1)加强古文教学,结合古文一些字词的含义,为成语理解提供支持。例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从“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率”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其表示“轻率急忙的样子”,并结合成语“率性而为”形成互文,完成知识理解;根据“因之以饥馑”中“因”,引导学生理解为“继续、延续”的含义,并对“陈陈相因”“因循守旧”中的“因”做出分析,理解成语含义。(2)结合成语中的形声字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含义,纠正成语中的书写错误。例如一些学生在运用“病入膏肓”时,经常将“肓”与“盲”相混淆,针对此,教师应详细解释“膏肓”的含义,并进一步分析古人造字时“月”与肢体的联系,“目”与眼睛的联系,帮助学生理性区分。(3)利用音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成语。根据中职语文教学标准,学生在成语学习过程中应该保证音形准确,针对成语中音形接近的生字应加以区分和辨别。例如“好高骛远”和“趋之若鹜”中“骛”与“鹜”,发音相同,只差一点,一些学生在书写中马马虎虎,经常混淆。教师在成语讲解中,应着重从字音、字形的角度对两个成语进行分析。其中“好高骛远”含义为“不切实际的追求”,其中“骛”最早的意思是指“马乱跑”,后来引申指胡乱追求,因此,部首应为“马”;而“趋之若鹜”则是“指一群人为追逐利益,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这里“鹜”根据《太平御览》意为“野凫”,即野鸭子,因此部首为“鸟”。这样的解释才能够帮助学生详细区分,深化对成语的理解。

二、拓宽思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在进行成语文化渗透过程中,应以成语为依托,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成语学习与运用中来。在成语文化渗透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巧妙设计练习题,利用整个语段激发学生对空白处含义的思考,并对比可选择的成语含义,强化学生对成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从《最漂亮的是那只灯罩》一文中,截取一段文字:从这里可以怀着平静的心情瞭望那动荡不安的海面,俯瞰脚下那一片(      )的屋顶。同时给出“参差不齐”“良莠不齐”“参差错落”等选项,要求学生查找词典,选择合适的词语。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将成语理解融合到具体的情境中来,激发学生对段落的整体思考,进而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2)追根溯源,探索成语典故。在成语文化学习中,我们应立足其典故、出处,理解成语在长期的使用与锤炼中形成的语境。例如在学习“哀兵必胜”一词时,教师可以引入《老子》中“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在学习“负荆请罪”成语时,引入《廉颇蔺相如列传》,将成语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视野。(3)合理归类,帮助学生完成成语积累。一些学生在成语学习中随意混乱、缺乏章法,影响了成语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应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成语进行分类,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对成语进行总结与归纳。例如对以“爱”为首字的成语进行归纳,教师给出爱不释手、爱财如命、爱民如子、爱莫能助等,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不断“添砖加瓦”,以构建成语学习体系。(4)利用作文练习,构建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所谓“学以致用”,成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语言表达中实现灵活运用。但是从中职学生的作文整体质量来看,成语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教师在作文设计、作品批改、作文讲解等环节,应渗透成语文化,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成语,以精简语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5)创新成语学习方法,增加成语学习的趣味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打破成语学习沉闷、僵化的氛围,为学生设计丰富有趣的成语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负荆请罪”的成语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游戏,组织学生在扮演中体会廉颇、蔺相如的优秀品质;设计成语接龙游戏,利用小组合作、竞争激发学生学习成語、积累成语的积极性。

三、渗透文化,推动学生品质教育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所谓“文以载道”,成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能够从思维、情感等层面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在中职语文成语文化教学中,教师以立足成语的文化载体,实现对学生的品质教育。

(1)注重思维品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成语中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讨论空间。例如在“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庖丁解牛”“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课堂讨论主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并鼓励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局限,从新颖、独特的角度挖掘成语故事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发展。(2)展现成语文化中的思想内涵,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中职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特殊的教育条件,学生在专业技能培训中普遍忽视对情感发展的引导,从而导致学生在认识自我、人际沟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基于此,教师可以从成语文化中寻找方法,利用“卧薪尝胆”“自强不息”鼓励学生不断奋进;利用“言而有信”“抱诚守真”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在成语文化的熏陶中提升思想价值,实现品质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成语文化教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即立足成语知识基础,追根溯源,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拓宽学习思路,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对成语的记忆效果;转变教学方法,推动成语知识在日常生活的运用;挖掘成语文化内涵,在成语中探索价值理 念,以实现品质教育,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亮.彰显成语的语文教学价值[J].江苏教育,2018(9).

[2]张敏.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成语教学的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

[3]李凌云.高中语文成语文化教学途径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2017(5).

作者简介:施银燕,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武进分院、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经贸管理系教师,中学高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高职语文教育。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渗透教学实践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