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兴旺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9-06-11梁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

梁娉

[摘 要]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发展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一二三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时代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对“三农”工作作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三农”发展必将开辟新局面,亿万农民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满了期待。

报告中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从现实来看,目前农村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源起于产业的缺失:因为没有兴旺的产业,农民就业困难,收入增长困难,人口聚集困难,乡村治理困难,生态维护困难。农村与城市差异,首先在于产业水平的差异。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基础。

1 支持鼓励开展乡村创业活动

1.1 以“创新”为首,在农业中注入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新内涵,使传统农业借力向二三产业拓展,把农业做成具有立体性的产业

创业需要许多要素,比如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等。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村居民缺乏积累的同时集体经济又被瓦解,难以聚起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乡村土地分至各家各户,造成土地碎片化,难以满足二三产业创业对土地规模利用的需求;传统农业社会的单一产业结构,使农村很少有二三产业的衍生,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难以到达村庄;城市偏斜的工业化城镇化政策使大量农村青壮年离开农村流向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下所谓“386160”(妇女、儿童、老人)部队,有知识有胆识的劳动力严重缺失,创业家精英团队难以组建。可见,现在的乡村创业非常缺乏这些要素。

因此,需要立足各村自然条件,依托资源禀赋,突出产业优势,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培育以本地特色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目前,河源市埔前镇陂角村春沐源蔬果、坪围村无花果和皇帝柑、上村村枇杷和火龙果等农产品都做出特色,形成品牌,并通过电商服务平台销往各地,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1.2 以“招商”为线,通过乡贤招商、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代理招商等渠道,借外借势借力发展乡镇级工业经济

河源市埔前镇陂角村的春沐源智慧蔬果梦工厂就是以“招商”为线,通过借外——深圳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起来的项目。春沐源致力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健康”生态链,是集蔬菜生产、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旅游休闲观光多业态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农业园。春沐源集团今年还将依托现代农业,启动高端休闲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中西文化融合的“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春沐源项目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符合河源城市发展定位,将产生强大的社会效益,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河源对外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

有了本地产业的支撑,一方面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问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兴旺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近就地吸引当地农民创业就业,增加收入。

2 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

2.1 挖掘本地特色产业,让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着力引进生态加工企业,有序开发本地资源,积极引导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以产业化、本土化、多样化、信息化的经营方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如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上村塘角岭的福源果场,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占地面积1000亩,主要栽培早熟枇杷、红肉蜜柚、夏威夷木瓜、杨梅、红肉火龙果等优良水果,是广东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休闲果园。福源果场通过不同季节的采摘活动,以生态种植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本地与观光旅游相配套的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

2.2 开发休闲度假小镇,让乡村旅游发展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发展特色小镇,将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可以充分发挥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作用,最终达到农村变样、农民致富、农业增收的目的。一是旅游业在新常态下对经济贡献率日益增加,将旅游业发展融入乡村扶贫开发战略中,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带动乡村富民增收;二是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挖掘、保护及传承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通过旅游不断促进乡村生态环境改造,推动乡村整体建设发展,不断加快乡村现代化步伐。

3 引进乡村振兴发展资源

3.1 科技扶贫,走科技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

在鄉镇,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安全食品,需要靠科技,靠先进的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靠科学的农业生产管理方法。因此,精准扶贫必须开展科技扶贫,把钱物扶贫与科技扶贫结合起来,用科技帮扶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能力,帮助农村使用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带领更多的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河源市源城区在科技帮扶方面,积极组织农民参加种养、技能等各类技术培训班,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培训农民达6000多人次,提高了贫困户的种养技术和转移就业能力。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大部分存在年龄偏高、文化素质低、不懂技术,而且受安乐思想观念影响的实际情况,源城区工业园管委会主动与园区内企业协商,并与园区内10家企业签订了协议,对有就业意向的扶贫户放宽就业年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可见,科技帮扶是帮助农村弱势农民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3.2 人才帮扶,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才问题。为了适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素质人才是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人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作,农业部组织制定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培训行动方案》《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训行动方案》和《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行动方案》。此次政策的目标是于2018年至2020年间,在全国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创业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百万人才培训行动,累计培训各类人才100万人次。

二是引导和鼓励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在属地当村官。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当“村官”,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通过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吸引大学毕业生。从而选拔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村官”,扎实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三是通过项目和服务吸引人才。进行项目招标,通过有实力的科研单位或企业承担农业发展项目和农村建设项目,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三农”工作;突出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将各项工作和支农项目责任落实到人,通过重用高素质人才,激发人才的最大潜能。打破国籍、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制约因素,通过优质的配套服务来吸纳各方高技术人才,如协调解决人才家属就业、住宿等问题。从而让以前来了又走的“候鸟”变成来了不走的“留鸟”。

总之,要破解农村留人难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解决好高素质人才关心、顾虑的问题,通过待遇提高、平台拓宽、环境改善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徐杰玲.王文祥.新农村视野下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培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9(13).

[2] 何兴华.振兴乡村的探索及其启示[J].建筑师,2016(05).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论专题化教学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运用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