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步走”—“先学后教再练”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探索与浅析

2019-06-11曹奕洁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步走语文教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而“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接下来教师再进行知识的讲解,最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与巩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等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先学后教再练”模式的步骤,以及其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关键词】先学后教再练;语文教学;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先学后教再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为主,“学”为次。这种教学法,却把“先学”放在开头,即以“学”为首,以“学”为主,也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而“教”为次,合作学习为次。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这一模式对学生、教师都受益匪浅,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捧。

“先学”即让学生自主学习,但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教师需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要求自学指定内容。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再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的第几页到第几页。5分钟的时间可以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合作探究开放的课堂。“后教”中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全盘灌输的意思,而是“点拨”的意思,“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后,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适当点拨提升,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也有一些学校规定: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整堂课的一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多思考、多练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再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分层训练,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重点、难点。形式可以是自主检测、小组检测、互助检测、课堂过关、单元过关、总结反思等,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训练的形式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练习的内容旨在运用、巩固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使得学生加深印象,更好、更深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同时学生也要创造性地“练”,不要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在练习中不要求学生的答案跟标准答案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与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开放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同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练习氛围,让学生在規定时间内完成,把每一次练习当成一次小考试,这样使得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做到有条不紊,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压力。例如这节语文课上学习了划分“主谓宾”,在教师教授知识点之后,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错误,在错误中改正,最后完全掌握这一知识点。“先学后教”与“当堂练习”是相辅相成的,在练习的过程中检验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只有“当堂练习”才能使“先学后教”紧张高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再练”这一教学模式有可行性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语文的母语性决定了“先学后教再练”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合适语文教学。我们每个人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在慢慢学习语言表达、学习写字等,这就为我们顺利开展“先学后教再练”这一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或者英语课堂上,如果学生对新的知识点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任何的基础,“先学”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比起数学、英语的学习,“先学后教再练”这一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更具有可行性的。其次,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的首要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先学后教再练”这一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强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理解是多元化的、是独特的”。也就是说每位学生在拿到一篇语文材料时,每个人感知到的东西与理解到的东西都是有差异性的,如果让教师“先教”,学生可能就会“跟”着老师走,老师所讲述的对语文材料的感知与理解就会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先入为主”的概念,学生的理解与感知就会由“差异性”慢慢变为“趋同性”。让学生“先学后教再练”这一教学模式对保留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感知是非常好的。倡导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强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先学后教再练”中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最后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与自豪感,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催化剂”,让学生在下一次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中更加大胆、自信,更加得心应手。

总的来说,“先学后教再练”这一教学模式有以下优点:

第一,让学生和教师都得到了解放。如果让教师一味讲授,学生会觉得课堂非常枯燥无味,加入了让学生合作交流这些元素,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由原来的全盘讲授者变成了语文课堂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灵活。

第二,学生自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前我们总是唯恐学生学不会,就细讲、细讲、再细讲,耽误了许多时间,效率当然谈不上。而让学生先自学,再检测,这一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 习。由于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之后就要自己做出练习题,学生就有一种紧迫感,有时候学习也需要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使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四,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课堂上学生由于自主学习,理解深刻,就能当堂完成作业,课下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节省出的时间还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练习。

第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当今社会“合作意识”已经越来越重要,成为现代人一项基本素质与品格。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从而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在“先学”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小组交流,小组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等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先学后教再练”这一教学模式该怎样开展呢?首先,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从任务、用时、方法与途径、目标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样自学,用多少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查。这样一来,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方法,从而使自学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背影》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说说每次出现在什么情况下?作者主要写哪次背影呢?文中写了“我”四次流泪,说说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流泪的?包含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前对即将要上的语文内容进行閱读,带着学习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去读语文材料,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先学”时,学生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画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在“先学”时间结束后学生能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的答案,对于记录下来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或课后与教师一起讨论,这样学生对知识点会记得更加牢固。“先学”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学生积极思考。“先学”也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的“教”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教师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已经掌握好的知识,教师不教;学生没有掌握好的知 识,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以及查找资料的方式去解决,最后教师再系统性“教”。学生通过思考以及找资料,也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后教”可以说是答疑解惑的一个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先学”的效果,有针对性进行讲解,特别关注和讲解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共性的内容,学生会的一律不教。“再练”是一个巩固完善的过程。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能清楚地看到学生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在练习中查缺补漏,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能够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及时批改,快速准确地反馈信息。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再次讲解,以至学生把知识的“盲区”找出来,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再练”的效果。例如,这节语文课学习的是文言文实词翻译这一知识点,在练习这一环节,教师就可以出一些实词翻译的练习题,通过练习题使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的知识点,趁热打铁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这节课的效果,学生还不会的知识点,教师需要想办法让学生弄懂,查缺补漏。

让我们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 发,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发现更多美好的风景吧!

参考文献

[1]姚洁.如何促进语文课堂师生有效互动[J].文学教育(下),2019(1).

[2]孔祥明.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的基本特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9).

[3]陈静.张扬个性,放飞心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三步走[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2).

作者简介:曹奕洁,女,1995年生,湖南省衡阳市人,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学科语文)。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三步走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翻转课堂”之我见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