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实践探究

2019-06-11岳联容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堂建设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岳联容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还要强化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以教学实践为例,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入手,阐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提出教师应强调对学生数学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生活化、情景化和合作实践课堂,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建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5-0028-02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现象和数据分析。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培养,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总结数学学习经验,学会基础数学思想以及具备相应的使用技能;还需要学生能以数学思维模式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备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具备个人理性精神和独立人格。因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也可理解为培养小学生具备特定的数学应用能力。这是一种基于基础数学知识而又包含数学知识技能的一种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

1.培养数学意识。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数学意识是重要内容。数学意识指的是人们对数学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的认识行为,是一种数学素养的内化和升华,它和很多数学核心素养有密切关系,如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抓住数学意识建设,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例,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交流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亲和性,强化学生数学学习及应用的意识。

2.培养探究能力。在数学核心素养中,探究能力是重中之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关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从实践中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

3.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意识。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求异思维、知觉思维和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也需同步进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心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巧设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从传统学习思维中解脱出来,发表见解和看法,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实践

1.构建生活化课堂,积累活动经验。在义务教育阶段,需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中有着重要作用,数学是最具实用性的学科,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最为紧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个人经历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例如,在“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各种图形,像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以及一些不规则图形等,让学生从中找出圆形。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讲是很简单的,他们很快能找到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举出生活中存在的圆形,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探讨,然后给出答案,像钟表、车轮、桶口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可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2.构建情景化课堂,提升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环境有直接关系,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构建自由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教学。如果课堂气氛过于紧张和严肃,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3.构建合作实践课堂,促进推理能力发展。教师可构建合作实践课堂,引导学生观察、比对和分析等,通过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找出学习规律,培養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学习和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观表现学生的推理过程,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和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道具推导计算公式,在台面上准备圆柱体和圆锥体,圆锥体内倒入沙子或水,然后再把圆锥体内容物倒入圆柱体,直到圆柱体盛满。经过试验可知,需要三次才可把圆柱体装满,这个试验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高等底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三个圆锥体的体积之和等于一个圆柱体的体积,由此可以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V圆锥体=1/3SH。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需要进行论证,只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就可得出结果。

综上所述,要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核心素养,教师应将生活中的内容融入课堂,设置合理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不能用“题海战术”引导学生掌握做题的技巧,忽视对学生数学运用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巧妙地运用生活中的素材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帮手”,科学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途径,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才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题中之意。由此,为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小学数学课程实施需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核心,让课程实施更加精准;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搭脚手架”,让课程实施更有深度;构建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共同体,让课程实施更有温度。

猜你喜欢

课堂建设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学习新课程理念,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对构建高中数学和谐课堂的理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