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探讨

2019-06-11谈升学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谈升学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重点题型,最能体现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应用题解题方面,学生的畏难情绪、信息提取能力欠缺等原因,导致了目前小学生常见的解题障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文章从消解学生畏难情绪、强化关键信息提炼、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解题方法这三方面入手,探讨突破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策略,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5-0010-02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是综合考察学生数学能力、创建数学与生活关联的重要题型。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主要有以下表现:外在表现为应用题解题结果及解题步骤的错误;具体表现为审题不认真、忽视关键词,不能用自己的话正确解释题意,无法提取题目中有用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未能正确识别具体数字、单位,计算失误,数学理论知识与数学应用题之间的思维衔接不当等。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往往对其未来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学生在基础阶段就因解题障碍产生畏难情绪必然会影响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出现抗拒数学学习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数学是反映现实社会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数学中各个部分的知识都有关系,而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中的一部分,它本身的数量关系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怎样使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应用题时更加有效率,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有效引导和激励,消解学生畏难情绪

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多源于畏难情绪,以至于一看到数学题就出现“晕高”现象,大脑一片空白,思维不再运转,无法完成数学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教师需要通过降低应用题难度,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消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成功解题后,教师要及时而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信心。例如: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这道三年级的应用题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化整为零:第一步鼓励学生说出超载的含义;第二步引导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第三步进行整数乘法的运算;第四步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上述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邀请一名同学和教师共同完成,当学生完成該步骤分析任务时,教师应予以鼓励。

二、挖掘题干关键信息,练就火眼金睛

如果说提升学生数学解题信心是突破数学解题障碍的基础,那么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数学应用题中的关键信息,提升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关键信息的敏感度,这是引导学生突破应用题解题障碍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小学生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的必要手段。建议教师将典型的数学应用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辨识关键信息,并将这种关键信息捕捉的思路内化到解题能力之中。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关键信息查找训练。如展示应用题:一辆货车可以装3吨货物,小明有4台600千克的机器要运走,这个货车可以一次性完成运输任务吗?引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4吨、600千克、一次性。又如,用一根3米长的竹子,锯成等长的4根,用来做凳子腿,那么这个凳子的高度是多少?引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3米、4根、高度。再如: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引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85元、48元、一个地球仪、一个书包。上述关键信息捕捉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敏感度,实现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

三、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多角度解决问题

要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需要从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角度人手,这不仅是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提升的必要方法,也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要求。如何从应用题的角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同一应用题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例如:超市早上运来420千克的苹果,上午卖出142千克,下午卖出13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以不同方法进行解答,如用总数分别减去上午卖出和下午卖出的苹果重量,或是先就上午卖出的重量与下午卖出的重量相加,再用超市早上的苹果总重量减去刚刚得出的相加的数量。这种引导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题是十分有趣的,采取不同的方法也能够得到正确答案,也能完成解题任务。

除引导学生以不同方法进行应用题的解答来实现思维发散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应用题的编写,例如:公鸡59只,母鸡77只,小鸡85只,(1)公鸡和母鸡一共多少只?(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独立作答,学生顺利解答完毕后,就会发现题干中给的“小鸡”还没有用,这时教师就可以将问题(2)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进行应用题编写。以这种形式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讲解,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也能够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的发散。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锻炼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题型,也是考察小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小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认真、无法提取有用信息、计算失误等问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突破,教师应鼓励、启发、引导、激励学生,降低他们的畏难情绪;训练学生挖掘题干关键信息的能力,练就火眼金睛,以此多角度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突破解题障碍,发展数学学科素养。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数学能力策略、图标策略以及生活化策略来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