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时代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广东省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建设为例

2019-06-09杨相勇

中国音乐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文化

杨相勇

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尤其对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更是责无旁贷。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要围绕“适应社会、服务地方”开展学科建设,实施人才培养,以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能力。

音乐表演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能从形式上愉悦观众,还能从精神和思想上启迪、引领观众。“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把社会主义先进的价值理念、优良惠民政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搬上舞台,是国家一直以来的重要文化建设任务。而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满足基层大众的需求,需要大量有思想、懂业务、能组织、会策划的音乐表演人才。然而自2015 年伊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状况连续被亮出了红牌 ,特别是地方高校有没有必要开设音乐表演专业,已经成为当前争论的焦点问题。

一、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建设背景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国民素质、缓解就业压力,国家自1999 年开始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大批地方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且大多设置有音乐教师教育专业。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需求的导向,单一的专业设置已难以满足更多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2006 年前后很多地方高校开始增设音乐表演专业,甚至一些老牌的综合类大学也开设了该专业,至此音乐表演专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然而,受音乐表演专业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生源质量的限制,很多院校将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类似于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其专业性质不明确。特别是随着文艺院团企业化、市场化改制,很多院团未能及时找准自身定位,市场发展不景气,出现了无法自负盈亏、被迫解散的情况,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困境逐步显现。不到十年的时间,扩招后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便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在我国的一些社区和乡村,由于其音乐文化活动长期以来处于无人指导的状态,以至于出现了民间草台班子在表演过程中主张低级趣味、娱乐至上的现象。尽管政府多次开展“送文艺到基层”“三下乡”“文艺轻骑兵”等社会公益性演出活动,以满足部分基层群众的需求,但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问题,因此也就无法形成群众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而一些社区开办的音乐艺术学校和培训班,由于商业气息浓厚,使得基层群众望而却步。人民群众需要音乐文化活动,尤其需要专业的艺术人才来组织和指导健康的文化活动。无论是古代的“勾栏瓦肆”,今天的“广场文化”,还是未来的网络平台,人民群众的聚集地、活动场所和网络化的生活空间都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也应该是音乐表演人才实践的舞台和就业的保障。

十八大以后,随着国家的文艺政策不断调整,以及各类院、团、社、室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演艺形态的转变,诸如娱乐类的网络音乐平台、文艺茶社、音乐书吧,产业类的音乐工作室、音乐创意空间、音乐传媒企业,等形式,各种音乐文化形式不断涌现出来,音乐产业呈现出新的生机。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这也使得许多地方院团、文化传播机构等逐步恢复建制,尤其是《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和实施,为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就业带来了新契机。

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和政府在大力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于2018 年又推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举措,为乡村文化振兴与发展注入活力,也为音乐表演人才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从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到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灵魂越来越被重视。同时,党和国家对艺术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足够的 重视。

通过以上分析,对比现阶段国家文艺政策、社会对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和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的萎靡不振,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及早已僵化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为了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建设在转变观念、适应社会、突出特色等方面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广东省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开展状况

本研究以广东省目前开办音乐表演专业的六所地方高等院校为例,其区域分布与规模状况如下:

注:统计截止到2019 年2 月

这些地方高校,自开办音乐表演专业以来,都经历了发展中的共性难题,其中包括:第一,培养方案同质化明显,没有脱离原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习基地等方面;第二,照搬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方式,办学特色不明确;第三,从学生生源来看,专业基础薄弱,基本上是中心城市高校筛选过后的生源;第四,学生转专业情况严重,招生数量萎缩,有些学校采用隔年招生的办法,甚至停招;第五,许多毕业生就业意向为城市,不愿意留在基层乡村工作。

经历了以上共性的发展困境后,广东省地方高校近年来开始探索新的办学路径,并取得以下成效:

第一,探索学科融合,打造复合型音乐表演人才。如肇庆学院致力于培养“站住舞台”与“统领后台”的音乐人才,①着力提升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舞台表演能力、作品创作与编排能力等,在与教育学科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探索“音乐表演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注重融合地方、社会的力量,拓宽专业口径。如韶关学院注重“校企、校地、校校”合作,结合地方传统特色,打造粤北音乐舞蹈研究中心、歌剧中心,以“剧演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水平,培养综合性音乐表演人才。

第三,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扩大服务社会职能。如惠州学院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交响乐团,打造“五进工程”(即进机关、社区、工矿、军队、学校)等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使得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及舞台经验得以飞速提升。

第四,注重与地方音乐文化融合,探索社会型音乐表演人才。如岭南师范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打造“驻地人才培养模式”②,把地方雷剧、木偶戏引入课堂③,共建教师资源,努力向社会音乐发展方向转型。

通过广东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探索及成效来看,“红牌”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保守,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三、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尽管广东省地方高校对于转型发展的探索,正在稳步度过艰难期,但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观念禁锢、学科发展滞后、专业形式单一、就业导向偏差等方面,这直接决定了学校能否真正地完成转型发展。

(一)教师观念禁锢

目前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骨干师资,大多为20 世纪90 年代到21 世纪初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从学科背景来看,一方面,其接受的是西方音乐教育体系,追求精英式、学院派的艺术理念;另一方面,其教师教育专业背景较深,对音乐表演学科内涵、应用技能积淀不足,社会音乐实践经验贫乏。

从新时代国家对专业音乐教育的要求来看,“立德树人、服务人民、融汇中西、弘扬高尚”已成为时代特征。无论是西方的古典音乐,还是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中国明代朱载堉提出的“十二平均律”(新法密率)领先西方数百年,但在实际中却未及实行,而西方的十二平均律却最终成为18 世纪西方音乐体系的音律基础,开创了西方音乐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伟大成就,并影响至今;④再如“笙”这种中国古老的簧管类乐器,传入欧洲后演变成为手风琴⑤……这些都证明了音乐是无国界的。但是人才培养是要讲求规格的,不同类别的高校对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规格是不同的,对于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人才而言,既不能一味照搬西方音乐体系,也不可模仿专业音乐学院办学模式,更不可盲目抵制“西乐东渐”。如西方发展多年的交响乐、歌剧、音乐剧等优秀音乐形式的中国化,从工尺谱到简谱再到五线谱,我们记谱方式也同样在发生变化,这表明不同文化的交融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的进步。

中华音乐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戏剧、戏曲都承载、延续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因此,在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着重发展国乐并使之成为专业音乐教育的主体,已成为国人的共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从20 世纪以来发展成型并引为典范的“广东音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⑥然而,今天我们仍有大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被忽视或面临失传,以广东为例,粤剧、潮剧、雷剧、采茶戏、花鼓戏、客家山歌、瑶族歌舞……都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如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已经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且增设了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内容,而一些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却不能及时调整、改变,实属不该。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数码音乐、智慧音乐、网络音乐迅速崛起,各类虚拟的网络音乐平台成为年轻人学习和娱乐的主要“场所”,跨学科发展、学科融合已逐步成为新时代学科建设的特征,这些同样需要我们地方高校的音乐教师去关注、学习、研究,并应用在教学中。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二)学科发展滞后、专业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音乐学科主要包括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其中音乐表演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音乐表演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能够从事音乐表演、国民音乐教育和社团音乐组织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⑦。

正如地方高校要以建设“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一样,学科专业的发展也应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适应,不可僵化地看待国家的指导意见,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开展应用型理论研究。对于地方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应依据社会需要,利用综合性高校学科齐全的优势,开拓创新出多样化的“音乐表演+” 的专业形态。⑧例如,“音乐表演+社会学 ”可以拓展为社会音乐工作方向,⑨“音乐表演+教育学”可以拓展为音乐表演教育专业方向,“音乐表演+美术设计”可以开拓出舞台设计、舞美工程专业方向,“音乐表演+信息工程”可以开拓出数码音乐、智慧音乐方向,等等。这种专业内涵的扩展将有利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新时代人才的培养,而不仅局限在传统舞台音乐表演的观念范围。同时,学科融合发展、专业口径扩大,使得音乐表演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导向的偏差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与今后的就业出路紧密相关,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检验专业水平的重要保证。而实践的舞台在哪里?这恐怕是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非常尴尬的问题。一方面,专业艺术院团和机构无能力、不情愿接收;另一方面,有过多年专业训练的学生不情愿进入草根演出团队去“卖艺”,更不愿意到偏僻的乡村去实践。为此,很多学生只好进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中小学校,与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抢地盘”,与实习单位的专业要求无法相对应和契合。

从世界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高等教育必定会经历“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的各个阶段。随着国家对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对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视,使音乐产业得以多元化繁荣发展,音乐文化的益民、惠民工程为这些具备真才实学、确实能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音乐表演人才,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纵观近年来地方高校在音乐表演专业实习、实践层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成果,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高校社区音乐文化共建”研究与实践—地方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⑩《高校声乐教学与新农村社区文艺共建及其现实意义》⑪《高校与社区文化艺术共建机制与实施途径研究》⑫,以及尝试借鉴学习欧美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经验的成果,如《美国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融合的典型策略分析》⑬《浅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高校社会实践之异同》⑭,还有笔者亲身实践探索的“政府—高校—社区‘321’公共文化共建项目”⑮及韶关学院与市委宣传部共建的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等。

从上述文献和实践成果来看,城市基层社区、企事业单位和乡村的文化机构,正逐步成为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重要就业、实习基地,这与地方高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

四、新时代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建设思路

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坚定文化是灵魂,思想是保障,人才是关键。对于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而言,一方面,要能够培养出适应基层、大众,特别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音乐人才,填补基层文艺专干短缺现象,为提升基层文艺水平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能够培养出融入社会文化市场的音乐人才,创新音乐产业,繁荣音乐市场。此外,还要能够为各类热爱音乐表演艺术的群体提供学习机会,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丰富音乐表演学科精神内涵与价值。因此,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在目前国家文化建设任务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既不能简单叫停,也不能盲目扩招。地方高校的当务之急是要摆正自身位置,跟上时代步伐,转变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音乐表演学科的发展路径,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综合性、高素质、宽口径的音乐表演人才。

(一)办学思路

从广东省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其宏观分布较为合理,但发展不平衡、建设不充分的现状依然存在。因此,应进一步发挥“广东音乐”的优良传统,体现专业引领、学科支撑、突出应用、立德树人,发挥地方高校学科综合优势。在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和创造人民的音乐的过程中体现“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新理念。

(二)专业建设策略

应控制规模、提高质量、拓展形式、突出特色、面向大众、服务基层、强调地方、体现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要全面融入新时代,有所侧重、有所兼顾。

(三)学科内涵导向

在传统舞台表演艺术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开拓新型舞台概念,使现实与虚拟相结合、舞台与广场相连接,体现时代性、地方性、民族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开展学科综合化、多元化融合的深入研究。

(四)人才培养措施

第一,政府部门应加大文艺人才的岗位设置,使大批有专业、高素质、懂政策、全面型的社会音乐表演人才深入到田间地头、“勾栏瓦肆”,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第二,学校方面应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就业导向、内涵构成、能力素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大胆开拓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三,地方环境要为人才的落地提供条件保障,确保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可进入基层社区和乡村,传播世界优秀音乐文化成果,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第四,教师方面要摒弃“唯西化”观念,扎根传统音乐文化土壤,面向新时代,深入研究、创作、演绎和开展教学活动,尽快构建新型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案,践行人才培养新理念。

第五,学生方面要明确自身定位,不可好高骛远,应全面提高自身技能素质,兼修中西音乐体系,厘清国乐脉络,保护、传播、组织、编创、演绎新时代社会主义的音乐文化艺术。

高校是文化高地、艺术圣地和智力福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音乐文化基因的培育基地。地方高校建立于地方,必然也要服务于地方,只有根植于广大基层群众丰厚的文化土壤中,融合中外古今优秀音乐表演艺术资源,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才能培养新型音乐表演人才,创造出“人民的文艺”。

注 释

① 梁文光《音乐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肇庆学院为例》,《肇庆学院学报》2018 年第3 期。

② 孙建华《音乐表演专业“驻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为例》,《当代音乐》2017 年第17 期。

③ 李纳《音乐表演专业雷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当代音乐》2018 年第2 期。

④ 卓仁祥《从文化史角度看十二平均律的发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 年第2 期。

⑤ 王茗、陈怡《从“笙”的输出与“手风琴”的输入看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中国音乐》2008 年第1 期。

⑥ 陶诚《论“广东音乐”历史发展中的开放意识》,《艺术评论》2018 年第12 期。

⑦ 详见教育部颁布的《音乐与舞蹈学类(音乐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 年版。

⑧ 张媛《构建“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的思考》,《歌海》2018 年第5 期。

⑨ 易柯宇《音乐社会学视野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黄河之声》2018 年第14 期。

⑩ 赵正巍、杨相勇《“高校社区音乐文化共建”研究与实践—地方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黄河之声》2011 年第14 期。

⑪ 史琳《高校声乐教学与新农村社区文艺共建及其现实意义》,《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 年第2 期。

⑫ 张楠《高校与社区文化艺术共建机制与实施途径研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 年第7 期。

⑬ 王晓波《美国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融合的典型策略分析》,《教育探索》2009 年第2 期。

⑭ 阳秦《浅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高校社会实践之异同》,《长沙大学学报》2012 年第3 期。

⑮ 该项目2015 年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笔者为主要参与者之一。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谁远谁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