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南土家花灯

2019-06-08刘贵勇

丝路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历史沿革传统文化

刘贵勇

摘 要:贵州思南土家花灯,是一种谐剧形式的思南民间戏剧艺术。本文以思南花灯戏的历史沿革、分布状况、表现形式及特点和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的措施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 历史沿革 思南花灯

一、思南县概况

思南位于贵州东部,铜仁地区南部,地处武陵山脉向大娄山脉的斜坡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经乌江达涪陵长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孕育了思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思南花灯戏便是一朵艺术奇葩,开放在黔东这块土地上,其婉转动听的唱腔,高亢激越的打击乐,婀娜多姿的舞蹈以及美丽独特的服饰道具,倍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花灯戏的出现,对思南花灯起到了走向故事情节化、人物塑造化、对外推介化和说唱艺术化的作用,故而汇入了中国戏剧系列的大流,成了贵州花灯戏中一支重要组成部分。

二、思南花灯戏的历史沿革及分布状况

思南花灯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据考证,思南花灯是从傩戏中提炼出来的,同时融合了辰河戏(即川戏)。由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和巴楚文化的植入,使思南花灯戏带有很大的融合性,《旧唐书·东谢蛮传》:“宴聚则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唐·张族《朝野佥载》:“五溪蛮,父母死……打鼓踏歌”;还有花灯《盘歌》中唱到“灯从唐朝起,戏从唐朝兴,王母娘娘眼睛痛,许下三百六十盏大红灯”的唱词。这些都足以说明思南花灯戏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开初是花灯歌舞,多为“二人转”,后到“三人转”,再到多人歌舞。在明清时期,思南花灯戏活动频繁,在演出的组织形式上多以村寨为主,并建立有灯会,设会长(即灯头),多为族长或闾长担任。到明朝中期,部分灯班已逐步形成为雏形的矮台戏班,再后,就发展成花灯剧的职业戏班。

思南县传统的民间花灯艺人为了生存,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都要前去恭贺道喜,所以,在县与县之间交界处,如石阡、印江、德江、凤岗等地,都遍布了思南花灯艺人足迹。思南花灯戏最为普及的是许家坝镇,该镇村村组组都有花灯队,几乎人人都会跳花灯,个个会演花灯戏。

三、思南花灯戏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思南花灯的表现形式,除固定和带有仪式的外,还有一种形式是边舞边唱。其具体可分为七个种类:锣鼓灯、丝弦灯、说唱式、采茶灯、祭祀性花灯、扫刀、贺主人。思南花灯戏兼容的艺术特色,构成了思南文化的艺术特点。思南花灯戏是思南花灯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间花灯经历了从生产生活自娱乐,自编自唱高台表演而逐步形成的舞台艺术门类。音乐大筒筒来源于古老的傩坛戏,它是从傩坛戏中提炼出来的。小筒筒则是来源于湖南的辰河戏,它的唱腔紧紧结合,高腔尤其张扬。自从思南花灯戏诞生以来,便显示出了极大的生命力,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成为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艺术感召力。传统剧目有“麦娘封官”“巧英晒鞋”和“郭老幺借妻”等上百个。

思南花灯戏的特点突出:一是灯戏兼容。无论哪个剧目,都做了戏中有灯,灯戏中有戏,集说、唱、念、舞于一体,既可欣赏优美婉转的唱腔,又可品味剧中动人的故事情节,还可以观赏表演者的舞姿,可谓全方位享受。二是“包装性强”。多年的实践证明,无论大戏或小戏,无论是古装戏或现代戏,无论是城市生活或农村生活,无论是写普通人或为官者,均可以用地道的思南花灯风格来进行包装,曾将《怪孝记》《坐轿记》《浪子奇缘》和《于无声处》等其他剧种移植成花灯戏演出,效果非常好。正是这种在创作和演出中的原汁原味,才能使思南花灯戏在本地群众中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观众层面。三是音乐独具黔东风格。思南花灯音乐曲调优美生动,唱腔朴素,语言通俗易懂,在花灯戏音乐处理上已初具板腔雏形,有“路调”“散板”“数板”“采茶调”“五更调”等。《重新来过》《喜相逢》和《树碑记》以丝弦调为主旋律,在舞台上再现了思南花灯曲调的抒情感和优美性。四是伴奏热闹。凡是花灯戏,演出时必须文乐和武乐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五是多元素融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思南花灯戏自然吸收了傩坛戏、高台戏、川剧、湘剧和辰河戏等诸戏中的相关因素。

四、思南花灯戏的传承现状和保护措施

近年,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加之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思南花灯戏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原因之一是民间花灯戏艺术不再受欢迎,年轻人尤不喜欢,认为花灯土;二是受“文革”影响,某些传统的花灯艺术已失传;三是文化多元素的影响,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几乎能全天候让人足不出户便能满足所需的文化精神生活;四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间艺术也不再是人们求生存的唯一手段;五是人亡艺绝的状况制约思南花灯戏的发展,现在,省级花灯戏传承人罗君国和田应喜、崔道高、伍芙英等著名老艺人已相继去世,所以思南花灯戏的发展仍然形势严峻;六是伴奏队伍庞大,乐理人才青黄不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思南土家花灯得到长足发展,1958年土家老艺人田應喜等人创作的大型歌舞《社会主义好》参加全省文艺调演,博得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1993年,思南县许家坝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花灯艺术之乡”。2006年,思南县的花灯戏作为传统戏剧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思南入选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名副其实的“花灯之乡”。

猜你喜欢

历史沿革传统文化
GIS在贵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大陆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历史沿革脉络
党内监督机构和体制的历史演进
中药白及名称沿革考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