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协同联动 打造智慧泉城
2019-05-29李阳宋欣欣孙霞王晓璇
李阳 宋欣欣 孙霞 王晓璇
摘 要 本课题以济南市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分析对象,通过对近年来济南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的运用的方法、模式,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综合分析,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四方主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推动城市信息化程度不断攀升,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关键词 济南市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治理 多元协同治理
一、济南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
(一)“优政”——智慧政务,打造“感知之城”
济南市政府通过建设电子政府、政府购买服务、大数据信息采集等手段,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更好地做到便民、利民。同时,济南市政府还积极与浪潮集团合作,探索建立“一主体两平台”的体制机制。
(二)“惠民”——智慧应用,推进“智慧生活”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随着“6+N”智慧应用专题建设全面推进,“七通”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下图1所示)。
运用区块链技术,高新区建设了智能政务“企业开办一次办成”协同管控平台,让各自为政的“沉睡数据”动起来,实现了业务办理的协同化、全程化和智能化,极大减少了群众办事成本。
(三)“兴业”——数据共享,“牵动”城市神经
据“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权威发布,济南市2017年大数据发展总指数37.63,居全国第11位;政务数据开放指数18.25,居全国第5位。通过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济南城市发展步入“数字生态圈”。企业可以通过利用“数据驱动”完善企业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和企业的业务竞争力。
二、济南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四方主体瑕瑜互见,交互环节薄弱
对政府——据调查,有54.03%受访者认为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忽略了其他主体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的发言权。
对企业——在政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其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与政府的支持力度呈正相关。
对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他主体之间往交流互动较少。
对公民——由于缺乏政策解读,只有4.72%的受访者了解这一概念。同时,居民无法在短时间内享受到城市生活的“智慧之处”,其参与意识也会逐步削弱。
(二)人才高地开发不足
首先,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政策导向,高层次人才入济缺乏独立户口,成为高层次人才流入的桎梏;其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的可持续的人才观尚未真正树立;最后,人才体系不完善,人才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据统计,54.84%的人表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阻碍济南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济南市相关企业投入不足,95%都是中小型企业;第二,基础技术研究相对落后,现有成果尚不足以支持当前济南智慧城市发展的需要。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济南各区县经济发展GDP总量排名与我们调查研究结果中济南市各区县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水平排名几乎一致。区县内部各方面发展的差异会造成城市建设水平的不平衡,进而引起内部更大的供需矛盾。
三、解决济南市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从政府层面
政府通过具有可持续性、高包容性、前瞻性的政策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据每个地区不同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尽力解决发展短板为切入点,成为差异发展的平衡者。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功能,吸引国内外众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强化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多的应该是成为宏观层面的调控者、市场秩序的监督者、企业发展的推进者,给其他三方主体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从企业层面
企业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明确权责划分,建立明确的投入成本分担机制,创造出合乎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必须要从内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加强技术研发力度,以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进一步保障信息安全。
(三)从社会组织层面
充分发挥沟通、纽带的作用,在各方主体之间架设“互动之桥”;因势利导,把握时代潮流,借鉴先进经验,建设“智慧之桥”;克服墨守成规,开发建设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理念,构建“可持续之桥”。社会组织可以在学校、创业孵化园等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宣讲活动,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去。
(四)从公民层面
市民可以通过12345热线电话、啄木鸟平台等途径参与城市建设活动,推动济南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政府和企业都缺乏相关专业的高精尖人才。因此,公民需要从多个方面提升自己,樹立终身学习理念,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为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吕梦晨.济南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 叶中华.“三位一体”构建新型智慧城市[N].中国城市报,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