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有效评课力求“四要”“四忌”

2019-05-28钟世文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5期
关键词:四要实事求是

钟世文

[摘 要] 评课作为校长行政工作的一个重点,是校长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现状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火花塞,是引领教师不断前行的指路灯。校长有效评课既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可以彰显自身的专业素养。校长有效评课应力求做到“四要”“四忌”。

[关键词] 言之有据;紧扣重点;全面分析;实事求是

评课作为校长行政工作的一个重点,是校长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现状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火花塞,是引领教师不断前行的指路灯。校长有效评课既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可以彰显自身的专业素养。那么,应该如何提升校长评课的有效性呢?

一、要言之有据,忌随心所欲

评课前如果没有对教学情况进行认真的梳理,不仅是对教者课堂教学的蔑视,也是对自身人格魅力的贬低,评课效果可想而知。众所周知,听课时所产生的想法往往是感性的、浅表的和零散的,因此,评课前一定要对听课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理性思考,即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对比思辨,提炼升华,使零星的、肤浅的、表层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全面的、深刻的理性认识,评课时要做到言之有据。例如,一次开学初,县教研室领导来我校进行教学常规调研。其间,随堂听了四年段的两节数学课,教学内容都是“乘法分配律”。课中两位老师均能结合植树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观察、比較中发现规律,得出乘法分配律。可在练习中,学生还是出现了很多错误。在听课过程中,我隐约觉得这两节课都似乎缺少些什么,但一时又无法言状。课后经过静心思考,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节课都只有乘法分配律的“形”而没有抓住乘法分配律的“魂”。乘法分配律实际上就是乘法的意义的拓展和应用,如何“抓住概念的本质组织教学”呢?围绕这一问题,经过理性分析,我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点评:(1)素材:变“薄”为“厚”,让感知从贫乏走向丰富。(2)问题:变“浅”为“深”,让表象从模糊走向清晰。(3)结语:变“快”为“慢”,让概括从牵强走向自然。(4)练习:变“粗”为“精”,让运用从机械走向灵活。这样的评课,教师都能接受,并从心底里佩服校长的专业素养,这就在无形中提升了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信。

二、要紧扣重点,忌面面俱到

我们常有这种经历,观课时感触良多,大有一吐为快之感。因此有的校长在评课时就喜欢大包大揽,旁若无人,面面俱到,尽诉其悟,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偏离研讨主题的评课,不但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反而会伤害教师的自尊心,导致评课低效或无效。因此,校长有效评课应根据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来进行,紧扣重点,把自己在听课中的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例如,围绕“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这个研究问题,听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后,评课时我是这样开始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学资源不是取决于量的多少,而是定位于质的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做到用活、用好、用巧,让数学课堂因资源而生色。“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以一组精简的教学资源,演绎了一幕深刻的数学思考,彰显了“‘资源不在多,有‘内涵则行”这一朴实的教学资源观。接着,我紧扣关键词“教学资源”,以三个案例为依托,从以下三方面出发进行评课:(1)简约的学习素材,承载丰富的数学内涵。(2)简明的教学板书,再现清晰的数学思路。(3)简洁的交流对话,流淌丰盈的数学思考。最后以下面一段话作为评课的结语: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凡是进入教学视野的一切素材,都可视为教学资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用一双慧眼,审视并开发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才能让数学教学更加丰富而深刻,简约而厚重,课堂教学才能魅力无穷。这样的评课,更能突出主题,让与会教师听有所感、研有所获,使评课活动真正取得实效。至于次要问题,只作略加提及,甚至可以避而不谈。

三、要全面分析,忌以偏概全

在随堂听课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上过不少成功的公开课,但某次课堂教学却不尽人意;有的教师课堂教学前半节顺畅无阻,后半节却手足无措;有的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一般,但却能写得一手漂亮的板书。面对这些情况,评课时切忌以点带面,务必要辩证看待、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性质的心情都具有弥散性。成功或失败的心情会使人在其他问题上也染上同样的感情色彩。如果校长在评课时不能辩证地看问题,教师就会在弥散性心理作用下步入教学误区,出现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的问题。因此,校长在评课时一定要全面地看问题,在成熟教师偶尔失误时,要充分肯定其引以为自豪的鲜亮处;在年轻教师的某项技能吸引眼球时,要及时指出其有待完善的薄弱处。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教学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校长有效评课切忌以偏概全,感情用事,而应理性分析,综合评判。实践证明,综合评价是校长进行有效评课应该一贯坚持的要义之一。

四、要实事求是,忌虚假空泛

目前,评课中普遍存在“四讲四不讲”的现象: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只讲空话不讲实话、只讲现象不讲本质、只讲问题不讲建议,这样的评课活动对教师有害无益。有效的评课贵在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达到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作为校长要充分认识到评课的导向引领效应,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师沿着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行,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校长在评课时一定要做到要实事求是,就事说理,既要把闪光点说够,给教师以激励;又要把不足处说透,给教师以启迪。实践表明,校长对教师充满正能量的评价,尤其是对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往往更能激发教师向上的内生动力,使教师能自觉地提升自己。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校长有效评课要力避话语霸权,要提倡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尤其要允许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见地,从而形成一种宽松愉悦,催人奋进的评课文化。

总之,校长评课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只要安下心来精心学习各门知识,厚实文化素养底蕴;定下神来潜心钻研各册教材,提高文本解读能力;俯下身子专心研读业务书籍,锤炼评课技能技艺;放下架子诚心直面教师交流,智慧碰撞思维火花,校长评课的有效性就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四要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略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四要”
离子反应学习中的“四要”
初中英语课堂要做到“四要”
创设有效情境体验之“四要”
班主任威信来自实事求是
保持清正廉洁应做到“四要”
校长培养中层干部要做到“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