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

2019-05-24曾光

关键词:手术方式

曾光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小梁切除术,实验组实施周边虹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视力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3%,对照组成功率為91.1%,观察组手术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视力(0.32±0.09),观察组患者平均视力为(0.61±0.12),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边虹膜切除术能够达到更好的视力恢复情况,在手术中选择中需要考虑患者的发病情况和手术诉求,综合进行选择。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手术方式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6..0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会感到眼痛、视力下降、偏头痛等不适,对患者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1]。目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原则是先用药物控制眼压,后进行手术治疗[2]。当患者出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目前,小梁切除术和周边虹膜切除术是两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分析,探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何种手术方式更加合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7.2±6.4)岁,平均病程(4.7±1.5)d,平均高眼压持续状态时长(19.8±10.2)h,男63例,女27例。纳入标准:(1)均使用药物进行降眼压治疗,用药时长超过6小时;(2)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2)合并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无法进行随访观察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具体操作:术前患者进行30 min,250 mL甘露醇的快速静脉输注,在输液的同时,由专业人员进行人工眼球按压,降低眼内压,手术使用爱尔卡因进行眼球的麻醉,术中以角膜缘为基底做一个边长

4 mm的巩膜切口,将巩膜进行分离,具体距离1 mm左右,并从瓣基底部前进行组织的穿刺切口,放出房水,降低眼内压,同时切除3×1 mm的小梁组织,最后进行缝合。

实验组实施周边虹膜切除术,具体操作:在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上切开一个边长为4 mm的切口,并且在角膜缘后界前0.5 mm处板层切开,然后再向前分离约0.5 mm,通过按压切口后缘,使周边虹膜自动脱出,并在切口前方角膜表

面修复虹膜,结膜复位烧灼固定,最后使用相应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

(1)成功:在未使用调节眼压的药物时,患者视野无异常且眼压控制良好,不超过21 mmHg;(2)条件成功:在使用短效眼压调节药物时,患者能够保证视野无异常且眼压控制良好;(3)失败: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视野仍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眼压难以控制。

1.3.2 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

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3%,对照组成功率为91.1%,观察组手术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情况

在手术前,对照组患者平均视力为(0.04±0.03),观察组患者平均视力为(0.05±0.03),两组患者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平均视力(0.32±0.09),观察组患者平均视力为(0.61±0.12),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目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原则[3]是先用药物控制眼压,后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愈眼压难以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方式。当患者在使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仍处于较高的状态,即出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此时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需要进行滤过性手术治疗,而目前,小梁切除术和周边虹膜切除术是两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4],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分析,探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何种手术方式更加合理。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3%,对照组成功率为91.1%,观察组手术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视力(0.32±0.09),观察组患者平均视力为(0.61±0.12),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两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并无显著差异,且本研究样本较少,对于手术成功率的比较不具有特征性,综合术后的视力情况,周边虹膜切除术整体的疗效更好,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选择周边虹膜切除术能够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而小梁切除术能够更好的释放眼压[5],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综上所述,周边虹膜切除术能够达到更好的视力恢复情况,在手术中选择中需要考虑患者的发病情况和手术诉求,综合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 蔡世佳,王丽波,黄 菁,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867-870.

[2] 杨旭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选择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739-2739.

[3] 陈 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选择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1):54-55.

[4] 瞿明超.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19-220.

[5] 史 健,许 前,刘丽丽.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5):16-17.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手术方式
子宫腺肌症(腺肌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护理进展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龄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对预后影响分析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分析
老年重症胆管炎42例手术治疗体会
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
腹腔镜手术在78例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股骨转子间骨折四种术式的安全性及疗效比较
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影响的研究
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