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群体的纹身与自我认同研究

2019-05-22金晓魁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纹身认同感个体

金晓魁

(深圳大学 传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1)

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今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呈碎片化状态,自我认同危机凸显。身体是个人获取自我认同感的基础来源,个体能否对身体进行稳定的认知与控制成为个体建构自我认同的重点。纹身与身体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界对纹身的讨论也从对纹身污名化现象的论述转移到纹身与自我的关系讨论中。纹身借助与身体的紧密联系,成为个体建构自我认同的途径之一。

本文以纹身这一行为为起点,通过其与现代性社会、自我认同以及身体认识之间的关系来讨论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大学生群体的纹身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一)后现代社会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即“self-identity”,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即“宾我”对“主我”的契合程度[1]。对自我认同的相关讨论,围绕着自我认同危机展开。当个人依据个体的经验无法反思性地理解到自我时,亦或在“宾我”与“主我”的认同契合程度低的情况下,自我认同的问题就出现了。奥尔波特的自我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伯克的认同理论共同关注了认同的自我确证的内部化过程[2],即自我认同的问题。

因此,自我认同问题是现代性的问题,沙莲香认为传统社会是同质性较高的稳定延续社会[3],个体服从于集体,个人的生活经历大多是具体的、固定的,个体生活的时间、空间相对稳定且简单,自我认同的问题不突出。而在现代社会,如吉登斯所言,是以“时空断裂”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自我在时空断裂的特征下呈碎片化特征。吉登斯将自我认同的获得与“本体性安全”关联起来。本体性安全即“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4]。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的时空情境的不稳定性,想要获取对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现代社会的人想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自我认同,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社会的转型使个体的自我认同也面临着转型。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个体需要抛弃传统的集体文化下的意义系统,追寻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文化,将自我认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5]。这种转变凸显了自我认同危机。因此,后现代社会的自我认同问题值得关注。

(二)身体与自我认同

身体作为被自我意识所控制的客体,是与个体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存在。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无法与自己的身体割裂开来。因此,身体的参与成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获取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方式[6]。

对身体的讨论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具体时代的文化环境。传统社会里,身体被看作简单的物质存在,身体是被压制的,身体的欲望也是被压抑的,对身体的解放是反社会的行为[7]。当今社会,个人主义的社会文化盛行,自我认同的危机加深。随着社会对身体压制的不断消减,身体反倒成为获取自我认同感不可避开的对象。身体对每个个体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个体对自我的基础认识来自于身体,身体是自我认知的一个起点[5]。可以说,身体是人类存在的生物性基础,也是人类确定自身类别属性的元依据。身体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源泉[8]。

人的身体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肉体。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修饰自己的身体,用各种符号来建构自己的身体,使身体的文化意涵显现出来。但是,在传统社会对身体的压制逐渐消减之后,现代社会对身体的控制也逐渐成熟。由于各种符号系统的侵入,个体保持一个恒久的身体观也显得困难重重,由此出现了一个悖论:个体对自己身体所获得的越来越多,但对自我身体认识的控制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9]。

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当下获取对身体的稳定的认知与控制,并借此来获取自我认同感。

(三)纹身的符号表达

纹身是人们用符号建构自己身体的一种独特的实践。纹身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包括其永久性以及疼痛感,成为个体通过身体符号来获取自我认同的重要形式。

纹身的污名化现象一直存在,常会有研究将纹身与特殊的研究对象结合在一起,例如:青少年纹身的痛苦、未成年人纹身与犯罪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纹身现象与个体自我意识的部分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有的研究将纹身作为自我肯定的一种符号象征[10],也有借助纹身达到自我肯定或在社会中体现自我特色的研究[11]。国外对纹身的研究着重在纹身中的自我表达、自我认知[12]。还有的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例如外露的纹身与不被他人可见的隐藏纹身研究[13]。针对纹身与洗纹身并存的现象,还有学者将目光投向有关纹身后悔者的研究[14]。关于纹身与性格特征的研究[15]很好地说明了纹身与自我之间存在的关联。

“人是符号化的动物(卡西尔语),人的自我意识自然要用符号形式表达出来”。所以,纹身作为一种身体上的历久弥新的符号,也是个体自我意识表达的一种形式。由于纹身和身体联系的紧密性,纹身可以很好地成为个体获取自我认同感的途径。另外,相对于有些身体修饰方式不与个体的生活积累、文化环境以及生命历程紧密联系[7],仅仅作为一种外在的修饰来说,纹身具有的永久性,在当今时代破碎化、多元化的特征下更能焕发出新的意义,显得尤为独特。

综上所述,在后现代情境与个人主义社会文化流行的当代,个体的自我认同危机问题尤为突出。身体作为个体获取自我认同感的基础存在,对个体的自我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纹身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符号,与自我认同感也有相关性。因此,研究当代青年纹身者对纹身的看法,探求纹身与个体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显得很有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及方法

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后现代情境的纹身与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有着怎样的关系以及纹身对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有着怎样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并生活在个人主义社会文化盛行的社会,自我认同危机问题明显,善于思考与自我反思。

针对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性,本文选用深度访谈法,通过对访谈材料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论述研究所需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框架

本文将吉登斯关于后现代情境下达致自我认同的十个层面[6]的论述作为理论框架来设计研究的访谈提纲。这十个层面可概括为自我是个体的反思性投射、自我形塑着过去和未来的成长轨道、自我的反思性具有持续性、自我认同是连续的叙事现象、会被选择记录下来以获取认同感、自我实现有着对时间的控制、身体也是自我反思性的一部分、自我实现的风险和机遇并存、自我实现的基础是对自己的诚信、面对生命的“过渡”,自我实现需要进入反思性的轨道、自我发展具有内在参照性。将这十个层面与纹身现象结合起来作为依据,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将第七和第八层总结为一层,将第二、三、四、九、十层总结为两层,共六个层面,并据此设计了包含六个问题的访谈提纲:

其一,纹身是不是自己主动对自己的一种改变或改造?原因是什么呢?

其二,纹身有对将来的期待或者有对过去的纪念的意义在里面吗?

其三,纹身会不会有一种提醒的作用,看到纹身就会让你想起来些什么?纹身在你生活中的过渡时期,比如升学、工作,会给你一些不同的感受吗?

其四,纹身陪伴了你多长时间?纹身时候的情境都记得吗?第一个纹身纹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是否可以记起)?

其五,纹身后,觉得自己纹身的身体部位与纹身之前有什么不同?会不会更在意它(拍照、照镜子等)?

其六,去纹身有没有压力?(别人的反对,不理解)会在意么?纹身是由自己决定的与他人无关的一件事吗(跟着心走,做自己)?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访问了3名纹身的大学生,以下简称为A同学、B同学和C同学,并就访谈提纲以及具体访谈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理论框架以及研究问题,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表1)。

表1 本研究访谈对象名单

(一)纹身与自我反思性

个体想要弄清楚“我是谁”的问题,就要通过自我反思,反思是塑造自我的方式。个体在获取自我认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自己与他人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个体的这种思考往往是主动的,同时也需要展开具体的行动来确认反思的结果,以维持自我认同感。

在被问及纹身是否是对自己有塑造与改变的时候,A同学表示:“我认为纹身是一种符号,它可能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是对我考研的那段儿时间的终结,因为我考研也考了两年,然后,又选择读研,然后读研又需要三年,我觉得时间还挺长的。对我人生来说这段过程应该是挺重要的。”她将纹身作为对自己一段生命历程的反思与总结,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一次交代。她将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经历融入自己的纹身之中。B同学的描述更为直观:“算吧,我每次纹身都感觉像是三只手(游戏人物)在改造自己。”他将自己纹身的情境与自己喜爱的游戏联系在一起,将自己认同的游戏人物的行为与自己的现实生活作类比。C同学表示“纹身是身体上一直在的东西,虽然自己在打耳洞和纹身前都会进行思考,但是纹身相对来说更慎重一些”。

选择纹身也是进行自我反思的一种行为。纹身图案的意涵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纹身?纹身行为代表着什么?以上这些都是个体在将纹身与自己的身体融为一体之前所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纹身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体在自我思考后主动在身体上进行修饰的结果,并且这个结果会一直伴随着自己。

(二)纹身中时间的连贯性与完整的自我感

如前文所述,传统社会中个体的自我认同问题之所以不突出,是因为个体的过去与将来会较为简单地呈现在自己面前。因此,传统社会中过去与将来的稳定性就使得个体能够获得稳定、完整的自我认同感。后现代社会“时空断裂”的特征是导致个体自我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个体想要获得自我认同感,就要与时间保持通话,只有能够控制时间,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自我的完整叙事。当今社会,个体生活的场景会不断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伴随着生活场景更为频繁的不断转变,他们对现在、过去和将来人生经验的感受更加不稳定,因此也较难获得完整的自我感。因此,个体就更需要记录自己的生命历程,通过回顾这些记录,不断连接过去与将来的经验,维持完整的自我认同感。

A同学在访谈中提到:“就是作为记忆,我才把它纹下来,我也希望作为我日后的一个……一个什么?嗯………什么想不起来了,就是对自己的期待,但是在我读研之后这个期待我觉得没有落空。”他还表示,接下来如果继续纹身的话,将会选择从读研到下一个人生阶段间对自己有意义的图案进行纹身,以此作为纪念。B同学表示没有想过纹身有着什么纪念意义,原本打算每年过生日的时候纹一个纹身,身上的五个纹身也基本上都是生日的时候纹的,这样做的话,十年之后,自己就会有一个慢慢积累起来的花臂。

A同学对纹身的纪念意义思考得很明确,在每一个对自己重要的时期,都会借助纹身来加以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过去与将来结合在一起。B同学没有明确地思考纹身的记录意义,只是将纹身与自己重要的生命节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记录。C同学将与自己亲人相关的地理坐标标记在自己的身上,将过去烙印在自己的身上,觉得自己的纹身在自己的过渡时期有类似于给自己力量的意思,时刻提醒着自己。这3个纹身者在一定程度上都通过纹身把过去与将来连贯在一起,通过纹身的回顾与展望维持完整的自我感。

(三)纹身中的自我与身体

身体是在自我意识的控制之下的。身体所参与的实践是个体获取自我意识的基础,人们对自我的初步认识是从对自我身体的认识开始的。在获取对自我的认知的时候,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转向身体。当今社会大学生有很多途径去修饰自己的身体。在流行文化下对身体的修饰,如cosplay、饰品与化妆等,是消费文化驱动下的行为,是短暂的外在修饰,没有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产生长久的共鸣,可以作为一种自我呈现与表达,却不够达成自我反思的条件。纹身与之不同,它将符号嵌入到身体之上,与身体融合在一起,也将自己与个体的生命历程结合在一起。

B同学在表达对自己身上的五个纹身的喜爱程度的时候,表示最喜欢右臂上的“阿特拉斯”,那是他身上最大的一处纹身。这个纹身耗时一个晚上才完成。在描述当时的感觉时,他表示:“刚开始还可以,后面很难受,疼的有些痉挛,感觉自己要休克了。”

纹身过程中的疼痛感带来了纹身与身体的结合,也使得纹身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身体也因此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客体,被自己烙上印记,让自己感受到身体是属于自我的,是自我生命存在的地方。

A同学也谈及了自己纹身的感受:“我在纹身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身体是属于我自己的,我是可以去控制它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觉得别人没有资格去管理我的身体。”他纹身的时候觉得自己完成了对身体的控制,别人没有资格去管理自己的身体。

C同学在谈及是否会更加在意自己的纹身的部位时说:“我本来以为我会在意,但是其实并没有,我本来以为会像穿上新鞋一样,你会一直盯着它看。但是纹身后过了一两个礼拜,我才发现我都没有很正经的摆拍一张照片。但是夏天穿露肩的衣服的时候会扭着看一看,也担心家里人看见。”她表示没有刻意地在意纹身,但在穿衣时还是习惯地看一眼。纹身已经与身体结合为一体,不会让人有不自在的感觉,但会让人感觉到自己身体部位的存在感。

(四)纹身中的自我可信性

个体自我认同的获取,从自己本身出发,虽然会受到他者的影响,但最终还会回到自我的内部体系中。因此,自己是否能够将自己视为第一可信任的人,能否忠于自己,也会影响自我认同感的获取程度。我们常说的“跟着心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多数人都将“跟着心走”视为一个好的选择、一件愉悦的事情,但同时将之视为一次勇敢的选择。大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也开始受到各种社会规则的影响,自主选择权开始受到压缩。纹身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也面临着许多质疑。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压力,大多来自于家庭成员特别是长辈。因此,他们选择不顾家长质疑,进行纹身,无疑也是一种“跟着心走”的行为。

A同学在谈及选择纹身是否有压力存在的时候表示朋友间都觉得纹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此没有觉得纹身有什么压力。但当问及父母的态度时,她说:“有隐形的压力,然后纹完之后见到我爸妈的时候会稍微遮盖一下,但是还是被我爸发现了,我爸说以后让我不要再纹了,但是他也管不着我。”

他认为纹身虽然会有隐形的压力,但还是选择去做。相对于父母的建议,他将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A同学还表示纹身最主要的是对自己的意义,而不是向他人表明什么:“除了对于自己的意义之外,我不喜欢给纹身加特别的一些符号意义,我觉得这样做挺无聊的,而且很矫情。”这段表述更强调了自我与纹身之间的独有关系。B同学表示:“我是一个比较随意的人,自己喜欢,就去做了,没有想过很多别人的看法。”他也强调,纹身仅仅是自己去完成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是自己取悦自己的行为。C同学表示,家里的人会反对自己纹身,感觉纹身不像是一个乖乖女做的事情,但是自己还是去纹了身,纹身之后感觉自己跟着心走,并且会感觉到很大程度的愉快感。C同学对纹身带来的自我信任感在她的回答中表现得比较直观。纹身对于她来说是思考了很久的、自己决定的事情。

四、结语

当今社会具有多元化、碎片化的特征,存在“时空断裂”的情况,使得个体自我认同危机问题凸显。身体作为个体寻求认同感的基础,将纹身与自我认同联系起来。纹身凭借着其与身体的紧密联系以及其永久性特征,在大学生纹身群体获取自我认同感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以及深度访谈,论述了纹身、身体、自我认同三者间的关系,通过对大学生的访谈,探求了大学生中的纹身者在自我认同危机问题凸显的情况下他们的纹身与自我认同感获取之间的关系。

纹身行为是自我反思投射到现实生活的结果。大学生群体有着良好的受教育经历,他们在纹身行为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他们的纹身不是与生俱来的,但作为自我反思的结果被嵌入到身体上,植根于个体的生命历程中。

纹身通过维持时间的连贯性使大学生纹身者获得完整的自我感。纹身的记录功能以及个体把纹身纳入生命轨迹的重要节点,使纹身将个体的过去与将来联系起来,将破碎的时间缝合起来,让大学生纹身者能够控制时间,与时间保持通话,更好地完成自我认同。

纹身发挥了身体作为自我认识基础的作用。纹身所带来的疼痛感及其与身体结合的永久性,使大学生纹身者能够更好地感知对自我身体的控制,以更好地获得自我认同感。

纹身行为使自我认同的主动权回归自我内部之中。大学生纹身者将纹身视为自己取悦自己的行为,将他者对自己的影响放在自己之后,通过对自我的肯定,建立对自己的信心,以更好地达成自我认同。

猜你喜欢

纹身认同感个体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少女花300元纹身,花3万元洗掉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纹身刻在肌肤上的信仰
纹身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趣味“纹身”,绘出无限柔情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