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

2019-05-18韩继臣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由于体验式阅读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文章的情感和内涵,加深读者的印象,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应用这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基于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和方法的了解,本文提出了体验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体验式阅读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为最基础的教学阶段,当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时,能够更好地夯实基础,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在当前的很多小学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精讲,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和情感培养,对于学生来说,难以更好地学习各类语文基础知识。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现状

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大幅下降,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存在以下问题:(1)忽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影响阅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为读者能够产生共鸣,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具体内容有深入体验,由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建设,导致学生很难全面投入,最终导致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兴趣大幅下降。(2)教师缺乏引导。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多从应试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建设解题框架,这种授课方式实质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方法,当学生能够全面投入到阅读过程中时,学生自然能够掌握答题技巧,并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3)阅读量过低。要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要求为拥有大量知识储备,这就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阅读量。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意识到大量阅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对阅读知识的储备不足,不但降低了教学质量,也很难从根本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三、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建构

(一) 构建阅读场景

在小学生来说,情感上更加感性,所以体验式阅读模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可以通过构建阅读场景达到目的。教师在场景塑造中,一方面为应用硬件设备对整个课堂气氛进行架构,另一方面为让在授课过程中全面融入情感。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当前网络上存在一些圆明园的复原图,并存在一些视频资料,教师在阅读场景构建中,可以先向学生播放这些内容,在完成后,让学生说出对这些景观和事物的感想。在学生说出自身想法后,再播放当前的圆明园现状资料,这种对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程度,实现了硬件上的阅读场景构建。在后续的教师中,教师可以先对文章内容进行朗读,教师要投入情感,尤其是对于“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教师在该过程中要体现出惋惜、悲切等情感,为学生的情感投入奠定基础,也为整个教学过程夯实基础。

(二) 合理引导学生

在教师朗读完成后,就需要让学生独立阅读,学生基本上已经能够对文章整体框架和作者的情感有一定的了解,在学生的独立阅读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应用。例如针对《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中,在学生独立阅读开始前,让学生思考问题,作者除了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还能够从文章中发掘出作者的什么情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又由于该问题体现了对作者情感的分析,所以学生自然能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并实现对作者情感的深度分析。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都说出自身的观点,此时教师不可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评判,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道德体系建设较为薄弱,所以更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的观点,教师要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转变这类学生的思想。

(三) 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事实上,上文中的教学方法存在教师思想禁锢的影子,对于学生的独立阅读过程较为不利,体验式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独立阅读,并对作者的情感、思想进行分析和探究,为了降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思想的禁锢性,教师需要提高学生阅读量,本文提出的思想为根据教材内容开展扩展阅读教育。例如教师可选择的阅读材料包括《哭泣的圆明园》《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绝唱》等,教师在分发了材料后,并不在材料后设置问题,这些阅读材料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难度,教师在分配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对材料的配置方式进行确定,另外對于古诗词和古文类文章,学生通常理解更为困难,在提高学生阅读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放宽扩展文章与教材内容的衔接程度,甚至完全不进行衔接,但是要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方式进行材料投放,基础阶段为夯实学生的基础,文章要短小精悍,中期为扩大文章篇幅,此时让学生了解意思即可,最后为让学生进行情感分析。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中,最基础的教学任务为让学生能够通过对作者情感的分析更好地投入学习过程。在这种方法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构建教学场景、合理引导学生以及提高学生阅读量达成目的,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仕斌.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J].现代交际,2016(11):209.

[2]贺非非.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韩继臣,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兴隆街道兴隆中心校。

猜你喜欢

体验式阅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性培养
在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