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关东军是怎么侵占中国东北的?

2019-05-17高士华

记者观察 2019年4期
关键词:关东军沙俄东北

高士华

从谈论日本关东军的网文说起

“日本关东军是怎么来到东北的?”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解释: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俄罗斯趁机出兵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并把东北划人了俄罗斯版图。当时清朝政府打仗又打不过俄罗斯,和俄罗斯谈判俄方又蛮不讲理,于是不得不向日本请求帮助。日本应中国政府请求,于1904年向俄罗斯开战,先后派出30多万日军到中国东北和俄军作战,以“牺牲”14万日军生命的代价,打败了俄军,把东北从俄罗斯手中夺回来交还给了中国。中国为了感谢日本的帮助,决定把满洲铁路及沿线地区以及旅顺、大连等地方暂由日本管理,允许日本在东北移民屯田开垦,并允许日本在东北驻军,以防范俄罗斯的再次侵略,这就是日本关东军到中国东北的前后经过。实际上,到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关东军已经在东北驻扎二十几年了。

这种解释似是而非,漏洞百出。为了弄清这些问题,需要从日俄战争开始说起。

日本为何发动日俄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沙俄以保护铁路、侨民为借口,派十几万军队侵占我国东北。1902年4月8日,清政府与俄国订立《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要求俄军分三期在18个月内撤走,但1903年春俄国不但没有按期撤军,反而增兵并向中国政府提出由俄国独占东北等无理要求。这样一来,计划独占东北的俄国就与怀着同样野心的日本发生了直接冲突。

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大力发展军队,对外实行扩张。1890年12月,担任首相的山县有朋提出“主权线”“利益线”理论,将邻国的疆土作为自己的利益线,推行大陆政策,积极向朝鲜半岛和中国扩张。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打败清政府,强迫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一条就是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后来由于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才把辽东半岛“赎回”。在三国干涉还辽中,最活跃的是沙俄。深感屈辱的日本卧薪尝胆,经过几年的积极准备后,决定与俄针锋相对,武力对决。

1904年2月10日,日本正式对俄宣战。

这场战争完全是交战双方为了争夺殖民霸权进行的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清政府发表所谓“中立”上谕,对日俄的侵略行为局外旁观。交战双方根本没把中国的“中立”放在眼里,完全无视中国的存在,在中国的土地上大打出手。侵略者们不仅践踏中国的主权,肆意抢掠,而且无情地蹂躏着东北人民,将东北人民推入战争的浩劫之中。

1905年9月5日,认输的沙俄与日本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向日本转让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及其相关权益。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条约的谈判清政府没有受邀参加,是日俄间的“私相授受”。

日俄订约后,日本又强迫清政府承认《朴茨茅斯条约》中有关中国的各项规定,于12月22日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日俄战后,日本从1906年开始派兵守卫南满铁路沿线,10月设立关东都督府,府内设陆军部统管驻军。1919年4月,日本将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将原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升格为关东军司令部。从此,关东军正式命名。到现在,有些日本年轻人还会奇怪,为什么属于日本陆军的关东军,其名字来自中国,反而和日本的关东地区毫无关系。

1931年关东军有一万人左右,九一八事变就是这支部队一手策划的。后来其规模继续扩大,到全盛时期的1941年前后,关东军自称拥兵百万,是日本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通过回顾日俄战争的过程及其影响,我们可以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国没有请求日本帮助赶走在中国东北的沙俄军队,“中立”只是积弱状态下的被动选择。虽然中国和日本都希望沙俄军队离开东北,但目的完全不一样:中国是希望收回主权,日本是图谋据为己有。

(二)日俄战争后日本把东北大部分地区归还中国是其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的,不是出于“好意”,当时除了日本、沙俄之外,美、英等国对东北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利益索求,日本不得不克制自己的野心。看看日本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全部东北便知:不是不要,时候不到。而且日俄战争后日本已经占据了东北南部军事、经济上最为重要的区域。

(三)日本关东军产生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不是开着枪、开着炮强行在中国登陆的,但也是武力侵略的产物,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不存在清政府为“防范沙俄的再次侵略”,允许日本驻军的情况。

(四)至于日本宣称为战争做出了重大牺牲,完全是为了制造战后持续占领东北的借口。对此,中国学者早就做出过辛辣的批判:“无论俄国或日本,都是外来侵略者,俄被日代,无非是虎去狼来。但日本帝国主义却从此创立了一个‘理论,叫做‘满洲(即东三省)是它以10万生命、20亿日元代价所得之地,必须掌握在它的手里,它理应成为这里的主宰”。

当时的日本有这样的荒谬主张,今天的日本,对这场早已硝烟散去的战争,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日本如何评价日俄战争

现在的日本对日俄战争的评价基本是正面的。著名日本学者和田春树指出:“日本于1945年战败之后,出现了反省本国战争的想法。但是,唯有日俄战争一直被认为是不令人羞耻的,是堂堂正正的。”在这方面,小说家司马辽太郎起了不小的作用,他撰寫的小说《坂上之云》在日本社会有着巨大影响。他认为战争是日本在沙俄的逼迫下不得已而进行的,并非帝国主义战争,而是“祖国防卫战争”。不过,不经过别的国家同意,到其领土上进行“祖国防卫战争”,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2015年8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的谈话中,公开宣称“日俄战争鼓舞了许多当时处在殖民统治之下的亚洲和非洲的人们”。

当然,也有理性的声音。日本全国性历史研究者团体历史学研究会于同年9月14日发表声明:批评“安倍谈话”回避日本加害历史、企图单方面终止谢罪,强烈要求日本政府纠正错误历史认识。

日俄战争本质上是两国围绕“满洲”等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支配权而展开的战争,其主战场也在上述地区。换言之,这是日俄两国怀着帝国主义的野心,不断侵犯无辜卷入战场的中国这一当事国的利益而持续的战争。日俄交战之际,日本无视朝鲜的中立宣言强占首尔,并胁迫朝鲜签订《日韩议定书》等文件。可是谈话对于这些事实只字未提,这给人一种殖民统治的责任本在欧美的错觉,试图以此弱化日本固有的责任。

遗憾的是,在日本社会里,这样理性的声音并不占多数。

正如和田春树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这场战争并不是在无人居住的荒野和海洋中进行的。它的大部分交战过程是在中国东北进行的,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灾难,而朝鲜最终于1910年被日本吞并,难道安倍说的“日俄战争鼓舞了许多处在殖民统治之下的亚洲和非洲的人们”是指吞并朝鲜把它变为殖民地这样的事吗?

时至今日,日本不少人仍然认为,近代是弱肉强食的时代,日本要么沦为殖民地,要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去欺压别国,借此获取安全和利益,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不可否认,日俄战争的胜利,在思想上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刺激。但是,“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历史往往是多面的,日俄战争的这一面,安倍晋三为什么会无视呢?

日本著名学者高桥哲哉在2008年就表示:“战后的日本不但没有确立对于战争责任和战后责任的认识,反而在这十年来,日本社会急速滑向右倾化。”今天看来,这种右倾化情况依然存在,依然值得我们警惕。

日俄战争的胜利,在思想上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刺激。但是,“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历史往往是多面的,日俄战争的这一面,安倍晋三为什么会无视呢?

“在场的缺席者”

關于中国对日俄战争的看法,清华大学教授王中忱用了“在场的缺席者”来描述,“在这个领域,我们是一个‘在场的缺席者,虽然当年日俄双方交手的主战场在中国……由于这种缺席,我们的近代史叙述就把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连续性给忽略了。”

确实像王中忱所指出的,中国对日俄战争关注不够,除了这场战争涉及日、俄、朝、中,资料搜集不易等客观原因之外,也和我们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有内在的连续性,是日本侵华史中不可分割的整体,日俄战争和抗日战争之间的连续性也不可忽视。像在日俄战争后建立的关东军就和之后的侵华战争有直接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日军陆军部队,不少也来自关东军。

日俄战争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的,它的陆上战场在中国东北;留日学生、反清革命派、思想界人士都深受这场战争的刺激,并投身其中;日本一直对这场战争反思不够,才会出现2015年安倍谈话中那样的内容;国内几年来主要是互联网上对日俄战争、关东军也有不少错误看法。在这些场合,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场,但是,我们做了什么?不可否认,很多学者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但是,有两个方面仍需加强:

(一)展开日俄战争的全面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全面的资料集出版,也没有一本系统的日俄战争史出版,这种状况亟需改变。

(二)加强日本侵华史的整体研究。有深度的学术研究是宣传和普及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日俄战争作为日本侵华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研究,重视其内在连续性,同时推进国际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对外有力回击日本有关的错误历史认识,对内彻底纠正各种不正确看法。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

猜你喜欢

关东军沙俄东北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沙俄势力研究
大东北的春节
齐齐哈尔日军“忠灵塔”探析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使用化学武器探析
关东军的强力干预与郭松龄反奉事件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安边政策
中俄伊犁交涉清廷成功原因探析
沙俄第一届国家杜马解散原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