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诚的夸赞与有趣的灵魂

2019-05-17三耳秀才

记者观察 2019年4期
关键词:分则夸人罗敷

三耳秀才

近期,微信“夸夸群”突然火了,以群成员互夸、万物皆可夸为主要特征。例如,有人表示“今天坚持没吃米饭,但还是忍不住吃了个甜点”,有人回复说“有减肥意识,又懂得过犹不及,这是完美的中庸之道,是大智慧。必须夸!”中国文化,向来不缺少夸,缺少的是对夸的总结与研究,是对夸的合理运用。

说到“夸”字,我们先来回顾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典故。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来夸人长得恰到好处。《红楼梦》里,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桥段是这样的:“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如此夸人,倒也别致。“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如今已成搭讪的常规技法,实在有趣。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乐府诗《陌上桑》中,这旁敲侧击的奇妙之夸,同样令人叹服。不过,诸如此类的夸奖,走的还只能算是现实主义的路线。相向而行的,是浪漫主义。其虚招,更加玄,更加炫。

例如,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到溪边浣纱,河里的鱼见到她的倩影绰约,迷糊间忘了游水的本能,坠人河底。于是,西施有“沉鱼”之名。同样,王昭君的美貌和琴音,使得空中飞翔的大雁忘记了展翅,没了动力,跌落下来。这便是“落雁”了。貂蝉拜月,月亮也黯然失色,是为“闭月”。杨贵妃观花,花也自惭形秽,是为“羞花”。反复品咂,不禁拍案叫绝。

时代在发展,夸人的方式和花样也越来越多。事物皆有两面,“夸”字让我们看到的是正面,有着积极的心理暗示。经人一夸,我们发现,平凡的自己,也有这么多天赋和长处。于是,乐;于是,乐观。“坐错公交车,求夸!”“假如不坐错公交,你一定不能看到别样的风景,这实在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场奇遇!”一一原本令人恼火的糟心事,转眼间变成了一段快乐而温暖的美好历程。

夸,是一种由主客双方共同完成的智力游戏、精神互助。夸,也是一门艺术,一门生活的艺术,可以激发出有趣的灵魂。正因如此,我们鼓励熟人之间、朋友之间,少些挖坑折损,多些点赞夸奖。一句富有想象力的夸口,是当下速溶即食的小点心,也是有利于将来的大利好。夸,可以放大人的优点,挖掘人的潜能。于己,有利于身心健康;于群,有利于人际和谐。

论夸,从普遍人性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吃这一套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夸得对不对,而在于夸得在不在点子上。能夸会夸,受夸经夸,都是值得肯定的。“夸夸群”大热,明知群有夸,甘受群主拉。青年一代,往往更新潮,更大胆,更具游戏精神。花点时间玩玩这类把戏,也说得过去。但是,有些“夸”也太夸张了吧,俨然成了糖衣炮弹,产生了副作用。先标价码,然后开夸,成了一桩生意。这样,就有了异化的兆头,让人觉得没劲了。尝试新事物未尝不可,但若如食甘饴,丢了自知之明,那就跑偏了,真没必要,甚至无聊。

猜你喜欢

分则夸人罗敷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黑天鹅之约
我心爱的文竹
夸夸群(双语加油站)
长得高
陌上桑
白鹭
论我国侵权责任法分则的体系及其完善
会夸人的女孩子,运气才真的不会差
桑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