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护合作培训模式在放射科对比剂不良反应抢救中的应用
2019-05-17梁俊丽
梁俊丽,常 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 南宁 530021)
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时常使用过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其不仅可以增加病变组织和邻近组织间的密度,同时有助于发现病灶,病变范围和性质也可以清晰体现。另外还可以对病变血供情况严密观察,进而做出诊断。据有关资料显示,增强扫描时多数患者较易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为此,此研究选择我院放射科的工作人员46例,对其实施医技护合作培训模式的价值进行探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信息
此次研究共抽取放射科的工作人员46例,将所有工作人员依据培训方法差异性均分研究和参照两组,工作人员各23例。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1例、12例,经核实后最大年龄为42岁,最小年龄为23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31.67士5.36)岁。参照组中,男性、女性分别为18例、15例,经核实后最大年龄为45岁,最小年龄为21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32.03士5.40)岁。在统计软件SPSS19.0中将研究组和参照组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输入,组间差异呈P>0.05,则说明数据结果统计学意义未产生。
1.2 具体流程
参照组工作人员予以常规培训,研究组工作人员则开展医技护合作培训模式,详情流程包括:①理论培训。加强对比剂不良反应理论知识的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集体授课,具体内容为对比剂的种类、理化性质和类型,同时还包括引发机制,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等。之后让大家对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收集和学习,这样可以加强对比剂不良反应前沿知识的认知。每月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在科室早会进行适当提问,对其记忆进行强化。②急救技能的学习和正确使用急救设备。邀请我院急诊科和麻醉科的工作人员,对其急救技能进行培训,主要内容为: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和吸痰等,之后对各类急救设备的操作方法进行学习,如: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和除颤仪,同时还包括吸引器和氧气设备等。每月进行一次培训,每节课程结束对其操作进行考核。除此之外,放射科工作人员需对急救车的放置位置充分掌握,抢救车内各种抢救药品和急救器材需进一步熟悉。③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对增强扫描流程进行优化,这样可以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护理人员接待患者时需事先对其评估,之后掌握其基本信息,如:年龄、检查部位、存在的病史和过敏史等,之后对患者的心理和心理状况进行了解,询问是否存在不适感,这样有助于鉴别诊断不良反应[2]。护士需分析评估内容,将高危人群进行筛选,之后在检查单上备注,做好交接班工作。
1.3 指标的判定
对研究组、参照组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包含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本次参与研究的放射科的工作人员46例,临床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采集验证,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计算采用率(%)形式表达,予以卡方检验,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比对两组工作人员的培训满意度,应用医技护合作培训模式的研究组(95.7%)高于应用常规培训的参照组(69.6%),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表1为详细数据,展开如下。
表1 研究组及参照组工作人员的培训满意度
3 讨 论
医技护合作培训模式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下班之后在工作场所对对比剂过敏抢救过程进行模拟,这样可以让受训人员身临其境[3],使训练和临床之间的距离缩短。完成演练后小组对其进行点评和示范,这样可以确保受训人员对知识充分掌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从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应用医技护合作培训模式的研究组,培训满意度(95.7%)高于应用常规培训的参照组(69.6%),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足以证实了医技护合作培训模式更具优势,其临床可行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综上总结,在放射科对比剂不良反应抢救中应用医技护合作培训模式可以使团队凝聚力增强,抢救能力也会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