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钩子:编织语文思维之网
——以概括教学为例

2019-05-17王洁婧

名师在线 2019年13期
关键词:钩子爱因斯坦小女孩

王洁婧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说:“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1]”课堂应是学生的主场。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注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的培养。部分教师认为,思维能力一般与数学等理科科目有关,对于语文的要求相对较低。这一观点没有把思维训练与思维的主体(学生)及其他综合因素相结合,只重“教”而不重“学”,导致学生的思维之网无法完整构建。

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及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语文教学中需要一个个“钩子”,牵引学生走向看得见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真正的语文思维。

一、贯穿一条“线”,引领思维方向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映。而语文思维是学生对字词句段的内在联系和篇章结构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的过程,这些都是阅读能力的体现。

目前,语文思维存在限制,是因为部分教师仍受限于课本,受限于教材和参考书。事实上,培养语文思维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语文能力。有时教师无法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愿抛开任何一篇课文,不愿抛弃任何一道练习题,不愿遗落文本中的一字一词一标点。于是,围绕课本设计出来的教案毫无重点、条理混乱。所以,我们应找到一条贯穿教学始终的“线”,利用一个个“教学钩子”来展开不同年段、不同单元的语文课堂教学,分别从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中分类归纳,融入完整的课堂中,针对性与评价方法共存,建构属于学生本体的思维体系。

二、打通一个“点”,把握思维核心

梳理了每个年段的不同侧重能力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点”,认识“点”,发挥“点”,形成思维的核心。下面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为例,以教材解读、阅读能力指向为基础,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设计。

(一)寻找“点”

概括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并整合的能力,侧重说的意识。综观现在的测试卷,课外阅读部分也会根据这一能力设计有针对性的概括练习,侧重思维的提升。

(二)认识“点”

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往往会看到教师针对概括能力展开训练。以词串导入,让学生利用所给的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看似十分流畅,既复习了词语,又训练了概括能力,目标明确,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训练概括能力的初期采用这种方法,虽能有所收获,但教学方法及效果却不是最佳的。

(三)发挥“点”

只有打通“概括方法”这一关键点,才能打通本年段语文教学的“任督二脉”,真正编织思维之网的核心部位。

教师应根据这一教学现象对课文教学、单元教学进行分类,把适合于概括的文本全部整合在一个单元中,让具有共同价值的“点”发挥其潜在作用。在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可把《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三顾茅庐》《祁黄羊》《“番茄太阳”》四篇课文设置为“学会概括”单元。

把《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作为这一能力的开篇练习课,它是一篇记叙文,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突出人物的性格。学生常见的文体就是记叙文,对这样的文体进行概括训练最合适不过。

三、形成一个“面”,设定思维路径

教师可以根据叙事性文章的特点,让学生借助表示时间的词划分逻辑段,并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事件,准确提取信息学习如何进行概括,这也是整堂课的重点。

(一)段意归并法

段落读成句,句而炼成词,在潜移默化中“教学钩子”牵引着学生把长段读短,经短句炼词,这是概括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言语的活动。第一次见面,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想每段话说了什么,再把它们串联起来,学生获得言语的实践,在实践中跳出单一概括的原有概念,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逆向整合法

一步步牵引,让学生在每层都能由自己独立完成,或能够借助外力完成的内容,每个阶段都让学生有自己的收获。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三次交往的经历连起来说一说,并设定主要人物是小女孩,然后再转换角色,以爱因斯坦为主要人物进行概括,同时结合课文最后一句话,揣摩爱因斯坦的心理,并追问:教整理和教学问,哪个厉害?从而引出爱因斯坦的谦虚品质。

借助这些“非正式”方法来训练学生展开概括,有抓手,但也存在局限。教学完整,但学得并不充分。这一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想摆脱概括方法的单一化,这样的训练“换汤不换药”,仅仅抓住一个“面”,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产生跳跃。

四、建构一个“体”,塑造思维深度

带着这一挑战,重新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角度解读这篇课文。以时间顺序划分的事件真的那么重要吗?并不是,这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人物形象应为打开呆板概括之门的钥匙。课文中是怎样写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呢?笔者的教学思路如下。

首先,初次见面,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的形象。出示文章描写爱因斯坦的两句话。

其次,教师对比读。老人长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穿着一张大被单,脚下穿着一双卧室里的拖鞋。

教师进行引导:老师读的和课文中的这段话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

再次,交流。①蓄:随意留着,从不打理。②裹:随意一套,从不讲究。③趿拉:随意一拖,不顾形象。

另外,初次见面,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什么样的?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邋遢;衣衫不整……)

最后,关注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我们就能准确地概括出人物的形象。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这一伟大的人物形象有些特别,在教师对比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巧妙的动词使衣衫不整的形象变得可视化了。从两句话到用恰当的词进行形容的过程,恰恰也是一种概括。

结 语

概括教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它需要“教学钩子”的指引,需要方法的转变,需要给予学生空间。教师应掌握多种方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概括不同的文体,这是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方法千千万,概括之路漫漫。它需要更多滋养,开拓这块语文思维的领地。

猜你喜欢

钩子爱因斯坦小女孩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不拴钩子的线也能把冰块钓起来吗?
爱因斯坦的梦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小女孩的三、六、九
成功来自谦虚
幸福的一家
爱因斯坦怎么庆祝生日
精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