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2019-05-1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补阳患肢康复训练

张 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4)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脑血管阻塞。病理基础是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失衡、脑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临床治疗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凝血系统为主[1]。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气虚血瘀,因阴阳失调、气血逆行所致,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扩张血管、抗凝,改善微血管的血液循环等作用[2]。本研究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及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突发偏瘫症状,入院时经CT或MRI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6~71岁,平均62.3岁;瘫痪肢肌力0~1级11例,2~3级21例,3~4级17例。康复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7~70岁,平均63.1岁;瘫痪肢肌力0~1级13例,2~3级20例,3~4级1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肌力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医中风的相关诊断标准;(2)既往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1.3 排除标准 (1)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的肝肾脏、肺脏、血液系统疾病;(2)出血性中风、精神异常、不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神经细胞保护剂、他汀类药物、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补阳还五汤,组成:黄芪20 g,川芎10 g,当归10 g,地龙10 g,赤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白僵蚕10 g。用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6周。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康复组在入院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护士均经过早期康复训练培训并考试合格后加入本研究。内容包括:(1)基础训练。患者良肢体位摆放,抬高床头30°给予变换体位翻身每2 h 1次,入院4~6 d患者病情稳定期自己锻炼翻身。按摩患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每日温水擦洗患肢,入睡前采用50%乙醇按摩患肢。对挛缩的肌肉、关节组织进行牵拉,按摩、揉捏张力低的肌肉,推拿、放松张力高的肌肉,由关节近端向远端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手法的舒缓、轻重、幅度节奏由小到大,重复动作3~5次,每次3~5 s;(2)床上患肢训练。患者具有一定的自主翻身能力后,床上锻炼,仰卧位或平卧位,站在患侧协助患者上肢训练,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进行屈曲、内收、外展、内伸等运动,下肢训练包括髋关节、踝关节、趾关节,进行伸展、内收、内旋、内展、屈曲等运动。每个动作重复10次,运动2~3 min。上举双臂,由健肢带动患肢,伸展肩关节,放下双臂于腹部;(3)步行训练。患者下肢肌力有所恢复时,尝试站立、步行训练,家属或医护在旁边保护,协助患者扶床栏站立起来,保持平衡后,逐渐尝试跨步训练,不急于行走,先找找迈步的感觉和平衡感。加强患肢的牵引,逐渐迈步。若训练中发生头晕,立即停止,请医生协助检查;(4)心理指导。整个训练中主动热情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每一步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5 观察指标 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1)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越高则抑郁程度越严重;(2)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3)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越高则自理能力越好;(4)运动功能量表(Fuel-Meyer),评分越高则运动能力越好;(5)临床疗效,以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分为5级,基本痊愈:积分值减少90%~100%;显效:积分值减少46%~89%;有效:积分值减少18%~45%;无效:积分值减少<18%;恶化:积分值增加≥18%。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 х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HAMD、NIHSS评分 干预前2组患者HAM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组HAMD、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NIHSS评分比较 (,分)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NIHSS评分比较 (,分)

组别 例数康复组 49 20.35±6.87 13.58±5.76 26.42±7.52 12.46±4.85 HAMD干预前 干预后NIHSS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9 20.96±7.12 19.63±4.85 26.21±8.02 25.76±5.62 t值 0.432 5.624 0.134 12.54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2组患者ADL、Fuel-Meyer评分 干预前2组患者ADL、Fue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组ADL、Fu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ADL、Fuel-Meyer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患者ADL、Fuel-Meyer评分比较 (,分)

组别 例数康复组 49 37.48±13.37 70.85±14.46 18.53±8.57 70.63±13.27 ADL干预前 干预后Fuel-Meyer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9 36.89±12.98 56.37±13.95 19.21±7.64 52.58±11.62 t值 0.222 5.045 0.415 7.163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临床疗效 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属上实下虚的证候。《灵枢·刺节真邪》中记载“虚邪偏客于身半,内居营卫稍衰,真气去,邪气留”,发生中风与个体的饮食变化、体质及精神改变有关。中医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气血不足、脉络空虚,以风、火、痰、瘀为上实。脑梗死多因气候变化、禀赋不足、劳役过度、情感过极、饮食不佳等原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脑络痹阻。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有效药方,该药方由黄芪、当归、川芎、地龙、赤芍、桃仁、红花等药物组成,其中黄芪为君药,具有大补元气、气旺血行的功效,当归为臣药,能够活血化瘀通络,而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为佐使,辅助当归发挥活血化瘀的功效。地龙为佐药,可周行全身[3]。该药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经络等作用。急性脑梗死指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可能与血管新生、微血管结构恢复密切相关。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作用机制[4]可能为(1)通过缩小病灶,促进脑血管新生;(2)抑制炎性反应;(3)上调神经细胞相关因子,改善脑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轻,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明显提高(P<0.05)。表明早期康复训练有效改善了脑梗死患者血管新生,有助于改善微循环,促进了肢体早期康复。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有效改善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补阳患肢康复训练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补阳还五汤水提工艺的优化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