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癌的中医证型及理法方药规律研究※

2019-05-14王振祥李志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古方老中医大肠癌

王振祥 李志刚

(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1]。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几年来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以老年人居多,男女之比为1.65∶1。大肠癌的发病与遗传基因、大肠腺瘤癌变、慢性肠炎、高脂低纤维饮食和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盆腔放射、血吸虫病、吸烟等有关。临床中大肠癌主要采用手术、化疗、介入、生物、基因、中医治疗等多种方式[2]。中医文献中无大肠癌病名,从其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进行辨证分析,可将其归属于“肠风、脏毒、便血、下血、下痢、肠癖、肠积、锁肛痔、积聚”等病证范畴。但中医对大肠癌的疗效评价及辨证施治观点有很大的差异,如何准确的辨证施治,选取更合理、更科学的治疗方法,需进一步的研究及证实。本研究分析近10年中医或中西医治疗大肠癌的文献,均采取随机或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以及名老中医经验,采用文献统计方法,以了解大肠癌的中医证候、中医治法、方剂选择、中药运用等方面的应用及演变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

1.2 检索方法 中文检索以“大肠癌”“中医”“治疗”“肠风”“脏毒”“便血”“下血”“下痢”“肠癖”“肠积”“锁肛痔”“积聚”作为检索词。检索年限为2008年1月—2018年1月,评价对象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的文献。对于重复出现的报道和研究,如作者、时间、单位相同,且实质内重复,选择其中一篇作为检索文献。

1.3 纳入标准 (1) 名中医个人经验;(2) 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为治疗方法的大肠癌治疗文献;(3)采取随机(即根据计算机的随机排序、随机数字表或抛硬币法等)或者半随机(即根据住院号、就诊顺序等交替分配到试验组或者对照组)方法;(4)属于同期比较的2种及以上治疗措施;(5)临床研究中采取非随机方法且未设立平行对照组的临床试验;(6)临床研究中设立有平行对照组,安慰剂、空白组、中药汤剂、中成药、常规西药等方法作为对照比较的临床试验。

1.4 排除标准 (1) 流行病学研究类文献;(2) 临床检验指标类文献;(3)护理类文献;(4)药理学方面研究文献;(5) 研究动物模型方面的文献;(6) 个案报道(病例数小于3个);(7)治疗组及对照组中未有任何涉及大肠癌的文献;(8)历史性的对照(两个在不同时期的研究结果相比较)或疾病组与非疾病组的对照;(9)病例复习和回顾性研究;(10)死亡病例研究文献。

2 结果

2.1 文献分析 本次检索2008年1月—2018年1月与大肠癌中医药治疗文献共345篇,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这些文献进行筛选与分类,最终得到44篇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相关文献,12篇名老中医治疗大肠癌经验文献。

2.2 中医证候分型统计分析 对筛选出的44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共总结出38种中医证候,各证候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序,得出大肠癌的中医证候分布,见表1。

表1 中医证候出现频次情况

2.3 中医治疗方法统计 对筛选得出的44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共总结出52种中医治疗方法,各治疗方法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序,得出大肠癌中医治则分布,见表2。

表2 中医治法出现频次情况

续表2中医治法出现频次情况

2.4 古方及其加减运用统计分析 44篇文献中,运用古方或古方加减的共33个,古方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序,见表3。

表3 中医古方出现频次情况

2.5 常用中药统计分析 对此次筛选出的44篇文献中涉及到的中药进行统计,其中共记载了150种中药,选出其中出现频次超过5次的中药共40种,按照出现的频率高低进行排序,见表4。

表4 中药出现频次情况

2.6 名老中医经验 此次检索文献中,共选出名老中医运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相关文献共12篇,其证候、选方详情如下,见表5~6。

表5 中医证候频次详情

表6 中医选方频次详情

3 讨论

大肠癌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2种。大肠癌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其发病率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以大洋洲和北美洲最高[3]。在我国,随着环境状况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多种原因[4],大肠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成为了威胁我国人民身心健康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根据患者病情,外科手术和放化疗仍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损伤、术后复发和转移、放化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不但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治疗。中医药辅助治疗的理念成为了现代治疗各种肿瘤疾病的主要趋势[5-8]。中医药的运用,不但能够帮助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手术及放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增强放化疗疗效的同时,而且还能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抗癌、防复发、防转移。现阶段结合中医药诊治肿瘤疾病已获得广大医务工作者与患者的认可,但如何把中医药诊治癌症规范化、标准化,值得深入研究。

通过本次检索近10年来运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大肠癌的临床观察及名老中医经验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此类文献较少,经筛选后所有文献汇总仅有56篇。由此说明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对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研究稍少。

通过对纳入的44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归纳出大肠癌的中医证候共有38种,以气血两虚证最多见,其次是瘀毒蕴结证、脾肾两虚证等;治疗大肠癌运用的中医治法共52种,以益气健脾法最多,其次是健脾益肾法、益气养血法等;治疗大肠癌所使用的方剂有33种,如八珍汤、四君子汤、知柏地黄丸、桃红四物汤等得到较多运用;常用中草药中出现频次在5次以上的中药有40种,其中白术、茯苓、薏苡仁、甘草、山药、黄芪、当归、陈皮、党参等益气健脾养血药物居多。另外此次筛选出的12篇名老中医治疗大肠癌的经验文献,其中中医证候16种,选用方剂24种,大多数以提出个人思想理念为主,未能提出完整的、明确的理法方药。

通过此次对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运用中医药诊治大肠癌,无论是中医证候、中医治法、方剂选择、中药运用等均种类较多、杂乱无章,未能形成统一与规范,特别是在中医证候、中医治法方面出现一意多词。面对现在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大肠癌,我们急需一个规范化的中医诊治措施,以帮助更多的大肠癌患者。

猜你喜欢

古方老中医大肠癌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含杜仲古今方剂的对比研究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临证方药运用探讨
名老中医举办座谈会共话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
加大对中医经古方保护的建议
中药单体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老中医教你睡眠养生
纪晓岚论拘方治病病必殆
老中医
RECIST1.1标准和RECIST1.0标准对大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