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六步法”
2019-05-11王秋丽
王秋丽
摘 要:“课改”犹如一股春风,刮遍了全国校园,也刮进了我们十八中。如何在这短短的两节课内,使学生快捷地写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呢?这无疑又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又一课题。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作文训练“六步法”:
关键词:教学实践;兴趣
一 激发兴趣,提供素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便有了写作动力,针对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无话可写”、“言之无物”、“望题生畏”的现象,我经常开展一些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写了。
二 学会观察,积累材料
观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如何观察周围的事物呢?我以《冬眠》一文为例。
(1)观察事物要有顺序。通常的观察顺序有: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由外到里,由整体到部分,时间顺序……《冬眠》一课,则是按时间顺序(九月的一个傍晚,当天晚上,半个月后,第二年三月)观察的。
(2)观察要有目的和重点。《冬眠》这课则是重点观察:刺猬是如何进入冬眠的。
(3)观察要抓住事物特点。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才能写什么像什么。《冬眠》一课作者抓住了:1、低温是促成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于是一再降低温度,终于在7℃时,刺猬进入了冬眠。2、刺猬喜欢生活在洞穴里,于是作者把它放在地窖里,才有了冬眠过程的新发现。
(4)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去听,用嘴去问,用大脑去想,用手去摸,有时甚至还要用嘴去尝。三 《冬眠》一课作者不仅用眼睛去观察刺猬的冬眠过程,而且还用耳朵去听
联系范文,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如何去观察事物。
为了运用所学方法,更好地观察事物,我发动学生从家里带来了花盆和种子,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经过学生找土,播种,浇水,施肥。地雷花出苗,发芽,长叶了。每当有了新发现,我就让学生及时记录下来,经过大家的认真观察,一篇篇精彩的作品跃然纸上。
另外,我还要学生注意观察,随时地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闪光点”,让学生及时记在日记本上。
前不久,我们班一个男生父母离异。有一次,该生因为数学测验没考好,父亲中午没给他吃饭,他哭着来到教室。同学们得知情况后,班干部带头捐款,为该生买来了冰袋、面包等。该生深受感动。事发当天,我表扬了同学们这种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并叫大家把这件事写在日记本上。
四 久而久之,日记就像一本史册,它记载着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酸、甜、苦、辣,这些生动真实的记载,便成为日后写作的良好素材。这下,“巧媳妇”再也不用为“无米之炊”而发愁了。
三 明确要求,合理选材。
学生有了写作的素材,也便相当于我们做衣服买到了衣料。那么,如何把布料裁成合体的服装呢?这还得量体裁衣。同样,写作文也是一样,我们还得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从你积累的材料中,选出适合你文章的材料来。如何选出合适的材料来呢?我认为选材要做到真实、新颖、典型、有意义。可能说起来,谁也会说,写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四 雪中送炭,领悟写法。
“衣服”的式样剪好子,如何把剪下来的“面料”组装成一件漂亮合体的“时装”呢?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刚学习写作,组装出的“时装”必定是歪七扭八。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雪中送炭,领悟文章的写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用,授之以渔,终生受用无穷。”我把各类文章的写法都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了解了各类文章的写法。这样,写作时,学生再也不会感到无从下笔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于是,我为学生提供了记事文章的开头方法:①开门见山。②倒叙。③中心开花。④设问式。⑤引用式。⑥抒情式。⑦联想式。我对学生说,这只是记事文章常见的几种开头方法,只要大家开得自然,开得新颖,开得恰到好处,就行了。于是,同学们文章的开头五花八门,新颖别致。
有了开头,如何才能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呢?我又为学生归纳出如下几点:
(1)多刻划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来写。但不一定都刻划,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描写来写。
(2)环境烘托。
(3)情节曲折。
(4)概括和具体内容相结合,也就是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
这样,拿学生熟悉的文章来讲写法,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原来记事的文章就是这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
文章的经过也写清楚、具体了。有些学生结不了尾,怎么办呢?我又为他们归纳出记事文章的结尾方法:①直接点题法。②留有余地法。③含意深运法。④自然式。⑤照应式。⑥抒情式。⑦评价式。
这样,学生掌握了各类文章的写法,写起文章来就会游刃有余了。
五 互相评说,修改成文
掌握写法之后,先别忙于动笔。俗话说“说是写的基础”,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同位说、小组说、个人说,老师、同学都是听众,听完之后,大家评议,这位同学说得好不好,好在哪儿,不好在哪,你能帮他修改吗?经过大家修改过的文章,一定比你的最初之作要好,要不人们怎么会说“文章是改出來的呢?”
六 胸有成竹,一挥而就
经过师生的共同评议、修改,想必大家对文章的写法,早已是胸有成竹了,大笔一挥,一篇赏心悦目的杰作便会跃然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