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生本互动”模式培养阅读能力的实践

2016-12-08张俭

考试周刊 2016年92期
关键词:六步法阅读能力模式

张俭

摘 要: 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入挖掘,摸索出“生本互动”六步法阅读课模式,实践证明,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生本互动”模式 六步法 阅读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所起到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交流与沟通。人与人的交流、国家与国家的交流、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依赖文字完成的。文字的阅读与理解恰恰需要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阅读课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高效的读者。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大致有三种互动形式,分别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的应用比较常见,生本互动并未引起广大师生的充分重视,当然也未得到有效的操练。生本互动是指学生与教学资料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学生深入研究教学资料,实际上是与作者的一种互动,真正体现“功夫在课外”,刺激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以下是笔者在教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Unit2 Reading “Population movement in the USA”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与广大英语教学同仁探讨。

步骤一:热身(Brainstorming)

课前热身环节是学生与教学资料之间亲密接触的第一步。这一环节的设立,使得学生既有机会把既有知识与新的教学资料之间联系起来,又训练学生的知识连接与贯通能力,做有深度的思考。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将这一环节问题的设立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而且全体学生共同思考得出的设计问题的角度更广。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Unit2Reading“Population movement in the USA”,该篇文章主题是美国的人口流动,学生对于人口流动有一定了解,而且对这一主题很感兴趣。因此学生在这一环节展示出充分的热情,设计的问题各式各样,其中不乏一些既有趣味又能体现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此,挑选几个问题作为范例:(1)Which city do you want to move to most? Which least? And the reasons. (2) Suppose your parents live in Shanghai and your boyfriend(girlfriend) wants you to stay in his (her) city—Beijing,what is your choice? 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设计,设计出的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并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热情,为学生进入新课做好思维热身准备,效果较好。

步骤二:生词(word study)

阅读一篇文章,生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拦路虎”。因此,指导学生并培养学生有效解决生词的能力非常必要。学生们遇到生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查词典,但在实际教学中,解决生词的方法很多,如:(1)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词义。(2)利用构词法及标点符号作为辅助推测词义。(3)有些单词只需要了解其大意即可。(4)还有些单词根本无需知道其意思,如: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如果学生在这些生词上“耿耿于怀”,务求精准,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仅降低阅读速度,还会打乱阅读节奏和思维。笔者以为在阅读中有些生词可以“不求甚解”。在指导学生掌握这些技巧之后猜测生词含义,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对生词的敏感度,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正确地解决生词的方法,从而轻松理解文章。在指导学生阅读本文时,笔者就要求学生划出文正生词,然后分析这些生词可以采用哪些方式理解其词义(能不使用字典的场合尽量不用)。

步骤三:句子(sentence)

语篇的理解,由于部分生词,特别是一些长难句子而导致文章大意理解的偏差。因此,长难句与歧义句的分析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句子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方有意思,否则单纯做句子成分分析,明白字面意义或机械翻译是无法深入理解句子含义并执行句子在会话、文章等具体语境中的功能的。对句子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对句型、词汇加以确切地表达,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句子的敏感度。如改变句序,把句子的前后顺序颠倒,个别词汇可做调整。“She continued to do her job despite her poor health.”可变化成“Though she was in bad health,she continued to do her job.”还可以转化词性,一个词由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其词形有时有变化,有时保持原形。“The company needs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可转化为“The company needs to solve this problem.”通过此题,学生对于solve,solution的形式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步骤四:略读(Skim)

To skim is to read quickly in order to get a general idea of a passage.在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中,skim主要培训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高考阅读题型“主旨归纳题”中,而且对平时的阅读报刊、杂志等大有裨益。快速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对整个文章有一个大概的理解,迅速归纳总结出大意,这种能力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生大量阅读,培养阅读速度、思维的敏锐性、分析归纳能力等。在阅读课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限时阅读(5-8分钟),然后总结出文章中心思想。中心思想的归纳要建立在整个文章的高度上,不可片面以一个段落的大意代替整个文章的大意,这样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还可以提醒学生,文章的topic sentence往往会出现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以帮助学生快速定位文章中心思想。

步骤五:细查(Scan)

To scan is to read quickly in order to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Scam主要是培养学生信息定位能力,帮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避免无效劳动,大大节约时间与精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阅读短文中选择一个段落,找到一个信息,然后根据这一信息设置对应问题。笔者认为若将问题设计这一环节交由学生来做,之后以同位或一组为单位互相检测并核对答案,学生得到的训练将更全面,思考也会更深入,而且因为融入竞赛的性质而更富有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要求每一位学生针对文章中自己感兴趣或有疑惑的信息设置三五道题,然后以同位或小组为单位,互相提问,核对并讨论答案,大部分学生参与热情较高。班级中有些学生一节课最高设计了10道问题,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此还不太适应,只设计了一两道问题,甚至连一道问题都没有设计。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有一定的耐心,要多加引导与鼓励。

步骤六:联想(Connecting in mind)

阅读就是与作者的直接对话,作者想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又在阅读中发现了什么?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既有知识与阅读资料相结合的过程。俗话说:“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过程是读者想象力、情感与阅读材料充分交融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可以充分展开想象,提出一些基于阅读材料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这一环节给学生预留出来的空间较大,学生有了更多联想和思考的自由。本文的话题正好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因此笔者在全文讲授之后,就布置了一道思考题:What will you think of when you read a sentence,a paragraph from the text?学生们有感而发,发言非常积极踊跃,而且思维跳跃较大,联想到的内容也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充分训练了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养学生“生本互动”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阅读课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引起教师的重视。当然,上述步骤并非在每一节阅读课中都要用到,而要视学生的学情、阅读文本的特点等适当取舍,发挥最大功用。

参考文献:

[1]杨莉.复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

猜你喜欢

六步法阅读能力模式
“六步法”学生自主型班会初探
统领集体备课“六步法”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职计算机五笔输入教学“六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