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否定词“不”的语段理论分析

2019-05-11王世龙

英语知识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心语补语情态

王世龙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

1.引言

否定词作为功能范畴,在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语言中都被认为具有独立的否定投射功能。而汉语文献中否定词“不”的句法地位,有三种观点,一为独立的中心语(陈莉 李宝伦 潘海华,2013;庄会斌,2013);二为动词投射的附加语(朱德熙,1982;胡建华,2007;李梅,2007),三为黏着词素,附加到动词(Huang,1988;Ernst, 1995)。这三种观点,都有其论证和论据,但都有缺点和不足,且都是在Chomsky的原则与参数理论或语段理论下做出的分析。而现在,随着生成语法事业的发展,Bokovi(2014)在Chomsky语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语段理论。那么在新的语段理论下,“不”的句法地位是怎样的?

2. 独立投射和附加语观点的缺陷

2.1 独立投射的观点

陈莉等(2013)、庄会斌等(2013)等提出现代汉语否定词“不”为独立投射的中心语。在Bokovi语段理论下,如果否定词“不”为独立投射的中心语,就生成独立的语段,动词投射vP就只能为此语段的补语。根据删略原则(Bokovi,2011),只有语段或语段的补语成分可以得到删略,而其他成分不可以。那么,就可以单独保留语段中心语“不”,删掉语段的补语成分vP。而事实上这一结构为非法结构①有人提出,“不”可以单独出现,我们认为其地位相当于英语的“no”。实际上,英语的no和汉语的“不”后面最好有进一步的重复和详细的说明。如:Did you finish the task? No , I didn’t. 你吃苹果吗?不,我不吃/*不。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不”的粘着性。,如:

此外,陈莉等(2013)用末尾否定词问句来论证“不”产生独立投射,提出汉语CP的中心语C具有“移位”和“否定”两种不可解释性特征, 即[Q, NEG]。这里否定特征的提出是为了给否定词的移位找到一个原因。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规定性的,与其他语言C的特征相比,是独特的,不能融入到普遍语法理论之中。我们认为末尾否定词结构可以看作是谓语删略情况的一种,前后结构一样,在语音层面得到删略。

我们可以用语音层面删除拯救理论(rescue by PF deletion)(Bokovi, 2011)来解释。句法生成过程中,合并生成vP,然后否定词“不”和情态动词“能”合并生成“不能”,接着,vP和“不能”合并。“不”从“不能”内部得到移位提取,这一移位从中心语内部进行移位提取,而不是中心语“不能”进行整体移位,是非法的,产生岛效应。根据语音层面删除拯救理论,当X移出Y,移位产生岛效应,Y得到*标记;但如果此*标记由于删略操作在语音层面得到删除,岛效应得到删除,那么移位就合法了。“不”原来无法移位,“不”的移位产生岛,“ti能”得到*标记。但岛“*ti能”在语音层面得到删除,移位就变得合法化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并列结构(coordinate structure)来论证“不”的句法地位。在并列结构中,“不”不能否定整个并列结构,只能对“单个结构”做出否定,如:

(3) a. 又哭又闹→*不又哭又闹→ (既)不哭(也)不闹

b. 美丽健康→*不美丽健康→不美丽(也)不健康

c. 机智而勇敢→*不机智而勇敢→不机智(也)不勇敢

这一例证也说明了“不”和动词是合并在一起的,没有产生独立的投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不”无法作为独立中心语产生独立的投射。

2.2 附加语的观点

李梅(2007: 286-302)提出汉语没有否定功能投射,“不”为短语嫁接语,并且“不”的句法位置比较自由,可以位于句中任何中心语的嫁接位置。我们认为,其语料的正确性有待商榷,这也是陈莉等(2013)提到的。胡建华(2007)提出“不”和副词类似,都不允许VP删略,所以“不”为动词附加语。我们认为,相似只是两个成分可能都具有某个属性,而据此把两个相似的成分归为一类,逻辑上太不严谨。此外动词附加语的观点也无法解释否定词的辖域问题,“不”可以否定动词、也可以否定副词、形容词等成分。这反映了在不同语境下,“不”具有不同的辖域。

胡建华(2007)提出用vP删略来验证一个成分是否属于Infl,进而得出“不”为动词附加语。当时的删略理论要求被删略的成分必须被Infl成分所统制。而现在,随着语段理论的发展,删略理论也得到改进。删略在新的语段理论下的原则是只有语段或语段的补语成分可以得到删略,其他成分不可以。这一标准也适用于汉语等其他语言①王世龙(2014)对汉语的谓语删略现象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充分论证了语段理论下删略标准的可行性。。否定词“不”后禁止整个动词短语删略,但允许动词后宾语删略。我们认为这正是黏着属性的重要论据。

综合以上分析,否定词“不”既不能作为独立的中心语产生投射,也不能以附加语的身份附加到动词上。那么,“不”到底是什么句法成分呢?我们认为,“不”为黏着词素,是功能语类,附着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情态动词生成的投射之上,构成合并中心语。但我们的观点与Huang等(1988)的观点又不完全相同。Huang提出“不”与紧随的情态动词、助动词、或动词合并生成一个成分。在Bokovi语段理论下,我们认为,否定词“不”不只和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的投射合并,而且还和形容词、副词、介词的投射合并,生成新的中心语,产生原来中心语的扩展投射。接下来,我们将从语料和理论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3. Bokovi 语段理论下的分析

3.1 语料证据

现代汉语中,否定词“不”不能单独出现,其出现时必须有前后的语境约束,必须与动词、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同时出现,如:

而以上动词、形容词等都可以单独出现,用来回答问题。这体现了“不”的黏着词素性质。此外,汉语否定词的融合现象也提供了语料证据。董秀芳(2003)提出,现代汉语否定词包括“不、非、没、没有、未”等,其中“非、未”必须与其他词同时出现,才能得到使用;而“不、没有、没”等否定词的独立性也逐渐消失,必须与所修饰的动词、形容词等共同使用。总之,汉语否定词逐渐失去了独立使用的功能,已变为黏着词素。

3.2 理论框架

Chomsky(2001)提出语段理论:句法运算以语段为单位进行,且受语段不可穿透条件(Phase Impenetrability Condition)的限制,只有CP和vP为语段。然而,此观点没有提供一个统一的关于命题的定义,CP采用了语势(force)的概念,而vP采用了外部题元角色的概念;并且,命题性无法产生正确的分割,无论是嵌入式定式从句还是不定式从句,都同样具有命题性,但前者为语段,后者不是。

3.3 理论分析

我们认为,“不”是功能语类,为黏着词素,和动词、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介词等的投射融合,生成合并中心语,产生扩展投射。下面用删略手段来对这些融合分别加以分析。

3.3.1“不”和动词的融合

“不”后可以直接接动词,例如:

(5) 我不喜欢足球,a.他也不喜欢。b. *他也不。

我们可以看到,当“不”与动词融合时,“不”后的动词不能省略,而动词的宾语可以得到省略。句法生成过程中,“喜欢”和“足球”合并生成VP。之后,v得到合并生成vP。“不”是和动词投射合并在一起的,所以vP接着扩展产生投射,否定词“不”得到合并,生成NegP。这里“不”的投射,我们认为同汉语“着、了、过”等功能语类类似。李莹、徐杰(2010)指出,“过”等为黏着语素,同英语中过去分词“体”标记“-en”类似,能够吸引动词上移与之结合。因此,否定词“不”也能吸引动词上移与之合并,生成NegP的合并中心语“不喜欢”。

(6) [TPSpec他tjT[NegPSpectjNeg不喜欢i[vPv ti[VPV tiNP足球]]]]]

(6)中,动词扩展投射产生的最高短语NegP为语段;中心语为“不喜欢”;语段的补语成分为vP。根据删略标准,只有语段或语段的补语成分可以得到删略。(5a)中,语段的补语成分vP得到删略,符合删略标准,此句合法,如(7)。

(7) [TPSpectj他 T[NegPAdjunct 也[NegPSpec tjNeg不喜欢i[ vP v t i [VPV tiNP足球]]]]

而(5b)句中,只有“不”得到保留,其他成分才能删略。这里删略的是部分中心语和中心语的补语成分,不符合删略原则,所以句子不合法,如(8)。

(8) [TPSpectj他T[NegPAdjunct 也[NegPSpec tjNeg不喜欢i[ vP v ti[VPV tiNP足球]]]]

3.3.2 “不”和副词的融合

“不”和副词融合,如:

(9) 我不很喜欢足球,a. 他也不很喜欢。b.*他也不。c. *他也不很。

(10) 我很不喜欢足球,a. 他也很不喜欢。b.*他也很不。c. *他也很。

(11) 我故意不说话,a. *他也故意。b. *他也故意不。

(12) [TP我[vP Adjunct[NegP不很i [AdvP ti]][vP喜欢j[VP tj足球]]]]。

vP为语段,得到删略的应该是整个语段vP或语段的补语成分,这*vP为“不很喜欢足球”,语段的补语成分为VP“tj足球”。(9a)中,“足球”得到删略,这是语段的补语成分VP,因此句子合法。而(9b)中,得到删略的是“很喜欢足球”,这一结构既不是整个语段,也不是语段的补语成分,因此不合法。(9c)中,得到删略的为“喜欢足球”,同样,这既不是整个语段,也不是语段的补语成分,因此也不合法。

关于例(10),我们认为这是“不”和动词合并的一种。“很”没有和“不”合并在一起,“很”是修饰整个动词短语“不喜欢足球”,是作为NegP的附加语成分出现的。Huang等(2009)提出,状语主要可以分为动词状语、动词短语状语、句子状语等。“很”为程度副词,为动词短语状语,以附加语成分和动词短语合并。因此,“不”先和动词投射vP合并,生成动词的扩展投射NegP,然后再和附加语“很”合并,如:

(13) [TP Spec他tj T[NegP Adjunct 很 [ NegP Spec tj Neg 不喜欢i [vP v ti [VP V ti NP足球]]]]]]

在此结构中,NegP“很不喜欢足球”为动词扩展投射的最高短语,称之为语段。语段的补语成分为vP“…ti足球”。(10a)中得到删略的为“足球”,这是语段NegP的补语成分,此句子合法。(10b)中,得到删略的为“喜欢足球”,此结构既不是语段,也不是语段的补语成分,因此,此句子不合法。(10c)中,得到删略的是“不喜欢足球”,既不是语段的补语成分,也不是语段,因此,此句子也不合法。

“不”和副词的合并,还存在于另外一种结构中,如:

(14) a. 他跑得不快。 b. *他不跑得快。

对于此类结构,我们从“得”字结构开始分析。“得”被看作动词后缀(朱德熙,1982),标句成分(Huan,1982)等。这里,我们遵循杨寿勋(1998)、Lin(2001)的观点,“得”为轻动词“v”,是功能语类①这里“得”为轻动词、还是后缀,对我们的分析没有影响,都是和动词合并,后接小句CP或AdvP结构。。按照这一观点,在新的语段理论下,“得”为动词的扩展投射,与动词合并生成“V得”结构。“得”后的结构既不是动词的内在论元也不是外在论元,所以为CP或AdvP(Huang,1988;Li,2015;熊仲儒,2003)。(14a)句法生成过程如下:(15) [TP他j[vP跑i得[V ti][Comp[TPProjvP[AdvP不快]]]]]②对于“得”字结构,有两种观点:首要谓语假设和次要谓语假设。前者认为“得”后为句子的主要成分,后者认为“得”前为句子的主要成分。这里我们遵循Huang(1988)的次要谓语假设的观点。。

对于(14b)结构,Huang(1988)从语义角度做了解释。我们认为还可以从韵律构词学角度进行解释。冯胜利(2000)指出,韵律构词学提出一个韵律词必须至少是一个音步;汉语的音步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双音节是汉语复合词的标准形式。这里,“V+得”合并已经构成双音节结构了,再加上“不”,就构成三音节结构了,不符合汉语的音步构成原则。所以“不”不能再与“V得”合并。

3.3.3“不”和形容词的融合

“不”还可以和形容词合并,例如:

(16) 他不勇敢,a. 我也不勇敢。b. *我也不。

(17) [TP他[NegP不勇敢i[vP [ ti[AP ti]]]

此句法生成过程中,形容词“勇敢”投射生成AP,之后,v得到提取生成形容词的扩展投射vP。接着,否定词“不”得到提取和vP合并,“不”的黏着特性要求“勇敢”上移和“不”合并,生成合并的中心语“不勇敢”。然后,生成形容词扩展投射的最高短语NegP,此NegP“不勇敢”为语段。在删略结构中,由于形容词已经上移,如果“勇敢”得到删略,那么得到删略的既不是语段NegP,也不是语段的补语成分vP,所以(16b)不合法。

式中:1≤i≤N,j∈NHi,1≤k≤K,‖xi-xj(ak)‖2表示节点与节点(或信标)之间真实距离,和分别表示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以及节点与信标节点之间的估计距离。定义误差函数f(X)最小时所对应的X值作为传感器节点位置的最优估计即

3.3.4“不”和情态动词的融合

朱德熙(1982)提出,汉语助动词包括:“能、会、可以、得”等。这些助动词都可以和“不”融合,以否定的形式出现。Huang(1988)、Lin &Tang(1995)、Huang等(2009)提出这些词为情态动词,而非助动词。英语助动词,有do、have、be,而情态词则为may、must、can等词。我们认同关于情态动词的观点。汉语“不”和情态动词的结合,与英语不一样。英语是情态动词+not的组合;而汉语是“不+情态动词”的组合。我们认为,这是“不”的黏着特性造成的,此特性要求生成“不+合并词”的结构,“不”在前,合并词在后。我们以“不”和“会”的融合为例来分析。

(18) 我不会游泳,a. 他也不会游泳。b. 他也不会。c. *他也不。

(18)的句法生成过程中,“游泳”投射生成VP,然后v得到合并生成vP。这里vP为最高投射,为语段。之后,T得到合并,根据Bokovi(2011),Wurmbrand(2014)的观点,情态动词是在TP领域内产生的,T的中心语为情态动词,这里情态动词“会”被提取出来,之后T的扩展投射否定词“不”得到合并,生成NegP。否定词“不”的黏着特性吸引情态动词上移与之合并,生成合并中心语“不会”。其句法结构如下:

(19) [NegP Spec他[NegP Adjunct 也[ NegP不会j [ TP tj [ vP游泳 [VP ti ]]]]]

(18b)中,得到删略的是vP“游泳”,这一部分是语段。符合删略原则,所以句子合法。

(18c)中,得到删略的是“会游泳”。这是TP的部分和vP的混合,鉴于“会”已经上移与“不”融合,生成合并中心语,那么,这里得到删略的既不是语段NegP,也不是NegP的补语成分TP,此删略不符合删略原则,所以句子不合法。

3.3.5“不”和“了”的非共现

(20) *他不骗了李四。

“了”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完成标记“了”;一种是语气词,表示新情况的出现(朱德熙,1982:209)。直接跟随动词的都是完成标记后缀,而凡是在句子末尾或体词后头出现的“了”只能是语气词,不可能是动词后缀,例如:

(21) a. 看了一遍(后缀)

b. 回来已经两年了(语气词)

c. 你还吃吗?不吃了(语气词)

d. 我在这儿住了(后缀)五年了(语气词)。

Huang(1988)指出否定词“不”不能与完成记词“了”共现,但能够和语气词共现。Huang(1988)从语义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了”为完成标记,而“不”是没有发生的情况,“不”先与动词合并,构成一个非事件。然后再用“了”表述一个非事件,两者在语义上冲突。从句法角度,我们对这类结构也能做出合理的分析。对此,我们提出中心语融合的限制:黏着成分和中心语的融合不能过多,遵循两两融合的原则,最多只能两个融合。我们先看这类融合在英语中的体现,如:

(22) Besty must have been being hassled by the police. (Bokovi,2014:31)

在(22)中,“be+en”,“hassle+ed”的合并体现了只能两个成分(这里为黏着成分和中心语)融合。我们提出,汉语的融合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只能两个成分进行合并。在此,“了”和“不”为两个功能语类成分,所以只能有一个和动词中心语融合。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韵律构词学(冯胜利,2000)的角度来进行验证。汉语音步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双音节是复合词的标准形式。双音节词也为句法生成提出限制。据此,我们提出融合也并非没有限制的。中心词只能做一次的融合。当动词已经和“体”合并生成扩展投射后,就不宜再和其他成分融合,所以能够生成“吃过”、“吃了”等双音节(双中心语)词,但不能生成“吃过着”、“不吃过”、“不吃着”等三个音节(三个中心语)的结构。这里的三个中心语超出了两两合并的限制①多音节结构“不大声”、“不慢慢”等实际上还是两两合并的运算,“不”和“大声”,“不”和“慢慢”合并,两个成分合并。。

而当“了”为语气词,“不”和“了”的融合情况则不同,如:

(23) 你不吃苹果吗?a. 不了(语气词),我吃过了(语气词)。b. *不。

有语气词“了”的出现,“不了”就可以,而单独的“不”则不可以。这里进一步说明“不”的黏着性质,“不”不能单独出现。而“不了”的句法结构是如何生成的?对此,我们可以用语音层面删略拯救理论(Bokovi,2011)来分析。生成过程中,“吃”的投射生成vP,然后进一步扩展投射生成NegP,否定词“不”和“吃”合并为NegP的中心语“不吃”。“不”从中心语内部移出是违法的,中心语必须整体移位。这里,“不”单独从中心语内部移出产生“岛”效应,“ti吃”得到*标记。根据语音层面删除拯救理论,如果此*标记由于删略操作在语音层面得到删除,那么移位就合法了。由于前面有相同的结构“吃苹果”,所以可以这里进行删略操作。“不”移位所产生的岛“ti吃”由于删略操作在语音层面得到删除,岛效应得到拯救,移位合法了,从而“不”和语气词“了”得到合并。

3.3.6 否定词“不”的辖域

徐杰、李英哲(1993)认为否定词没有独立的辖域。袁毓林(2000)、Lee和Pan(2001)则认为否定词有自己独立的辖域,否定其右侧的成分。否定词的辖域是其c-统制的局部区域。否定词在没有焦点的情况下否定靠近否定词右侧的成分,形成毗邻否定;但如果否定词后面有焦点存在,否定词则否定焦点成分。但是毗邻否定无法解释以下例证:

(25)他没打死那只老虎。

这一例证中得到否定的是“死“,打了但是没有打死,这是最后的结果。否定词“没”并不是对其后的动词进行否定。所以毗邻原则不全面。

“不”的辖域是什么?能否在新的语段理论下得到分析?我们通过以下语料来研究。下例中,(26a)的语义表达为“他不说话”,是“故意的”,“不”是与“说话”在一起的。(26b)的语义表达为“他说话”,但是“不大声”,是小声地说。(26c)的语义表达为“他读小说”,但是地点“不在学校”,否定词“不”是和“在学校”合并在一起的。因此,这类句子的结构划分为:

(26) a. 他/故意/不说话。

b. 他/不大声/说话。

c. 他/不在学校/读小说。

根据以上划分,我们提出“不”和紧随其后的成分构成否定关系,“不”可以否定其后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介词等。“不”分别与这些中心语合并,生成其扩展投射的最高短语,NegP为语段。“不”位于合并中心语位置,否定的辖域为整个NegP,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等的分别否定。

根据Huang等(2009)对状语的划分,“故意”和“大声”为动词短语状语,通常附加到vP。这里我们强调,动词短语状语是附加到动词扩展投射的最高短语的,即,是附加到语段的。“不”作为动词的扩展投射,其位置位于vP之上,在这里是动词扩展投射的最高短语,NegP为语段。所以动词短语状语是附加到NegP的,(25a)的句法结构如下:

(27) [TP他[NegPAdjunct故意[NegP不说话i[vPti]]]]

(26b)中,否定词“不”和副词投射AdvP“大声”融合,生成扩展投射NegP“不大声”,然后NegP作为附加语和vP合并,生成新的vP。句法结构如下:

(28) [TP他[vPAdjunct [NegP不大声i[AdjunctPti]][vP说话]]。

(26c)的结构与(26b)类似,“不”与“在学校”合并为动词短语的附加语,这里也是“不”和介词的融合的例证分析。

(29) [TP他[vPadjunct [NegP不+在学校i[AdjunctPti]][vP说话]]。

对于(25)中否定的辖域,又如何解释?“打死”为动词+结果的合并结构,根据Bokovi(2015),王世龙(2016a, b)的中心语合并的分析,“打”和“死”两个中心语合并生成“打死”,之后,和否定词“不”的变体“没”进行合并生成扩展投射NegP,中心语为“没打死”。得到否定的是整个NegP,而不是单独的“打”。

(30) [TP他[NegP没打i死j[vPti+j[NP那只老虎tj]]]]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否定词的辖域为NegP,这一观点能够验证“不”句法特性:“黏着词素+合并成分”生成扩展投射。

4. 结论

我们利用新的语段理论,结合删略原则、中心语合并、辖域等理论模块对否定词“不”的句法地位做出了新的分析。“不”作为功能语类,为黏着词素,可以和动词、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介词等合并,构成合并中心语,作为原来中心语的扩展投射,生成新的语段NegP,其后可以删略的只能是语段或语段的补语成分。这一观点可以通过删略原则进行验证。我们提出的这一观点既包含了以前的附缀和中心语投射观点,也包含了投射做附加语的观点,是对以前观点的发展完善。新的语段理论的动态性、语境性使得我们的观点可以分析解释不同语境下的“不”字结构。“不”的辖域问题也能融入到这一观点中。否定词“不”作为合并中心语扩展投射的最大投射,否定的辖域是其整个语段NegP,可对副词、形容词、动词、情态动词、介词等否定,进一步证明了“不”的句法地位。现代汉语否定词“不”的句法分析,进一步验证了Bokovi的语段理论,也为生成语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中心语补语情态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对外汉语教学中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对比研究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汉泰状语与中心语结构浅析
浅谈科技文章标题的翻译
情态动词专练
情态动词表推测用法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