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补语应用浅析
2017-07-22李秋凝
李秋凝
人们在研究补语时,大多数都以理论概念为主,探讨不同种类补语的类别、补语与宾语的区别或顺序时,有些生涩,难以理解。本文的侧重点是通过举例并结合相关概念加以阐释,希望可以更便于理解与掌握。
本文从两个着眼点入手,首先是针对现代汉语课程中大多数人有时会混淆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进行阐释和区分;然后阐述了如何“快准狠”地区别宾语和补语,作一些方法和技巧上的探讨。这些是研究补语的重要内容,也是作为语言类学科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
一、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理解和区分
虽然教科书中已经对几类补语作了明确的划分,但其在句子结构本身的含义上有模糊性,小类之间又有交叉,判断某个成分到底是什么类型的补语有很大的困难。接下来,笔者主要探讨如何理解和区分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
(一)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是动作、性状呈现出的某种状态,大多都带“得”字,依据其构成成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作补语,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在句法结构上很相似,但通过变换可以看出,二者在语义上有很大的区别。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作补语的句子,无论在句法功能还是在语义上都是有很大区别的。状态形容词作补语的句子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可以作状语,而性质形容词作补语的句子则不可以。
(二)程度补语
很多学者对程度补语的划分并不一致,归纳起来,它大概包括以下几类。
(1)“死、極、坏、透”类,如“高兴死了、漂亮极了、气坏了、糟透了”等。这类程度补语不用“得”连接,并且只由“死、极、坏、透、多”等担任补语。但是,有学者认为并不包括“多”,如丁声树、黄伯荣、兰宾汉等。
(2)“很、厉害、不行、要死、要命”类,如“时髦得很、怕得要死、憋得不行、神圣得不得了”等。
(3)必须用“得”连接,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是吕叔湘先生。例如,“我们跑得都喘不上起来、天气冷得连我都穿上皮袄了”。这样一来,“极”类程度补语就被排除在外。
(4)用“得”连接的,补语部分比较复杂,如“洗得很干净、笑得肚子都疼了、小草青得逼人的眼、激动得泪流满面”。
(5)它是指通常所说的“数量补语”。这是张志公先生的说法,它描述动作在延续的时间、进行的距离、反复的次数等方面的程度,如“他看了我一眼、只知睡了一后晌”。不过,其他人仍然把这部分内容划分到数量补语范围内。
但是,这些分类目前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是否合理,还需要实际教学的检验。具体到程度补语,包括绝大多数带“得”的补语,有的表示程度,有的表示状态,有的又表示结果。所以,这给学习造成了一些烦恼。或许不重新定义也是可行的,可以降低难度。
因为这两类补语有很多交叉的地方,所有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能一下子截然分开,所以笔者在此还要提一下两者的区别。
程度补语有带“得”和不带“得”的,状态补语有带“得”和带“个”的。不带“得”的程度补语和带“个”的状态补语在形式上就有明显的不同,很容易分别。但是,带“得”的程度补语和带“得”的状态补语难以区分。
较好的区分办法便是根据述语的性质来区分补语的类别。状态补语是位于述语动词之后、对动词的状态进行描述的句法成分;而程度补语是位于述语形容词和心理动词之后、对形容词或心理动词所达到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句法成分。所以,两者性质不同,人们便可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判断。
二、辨认补语与宾语
既然说到“辨认”二字,那其实就是在探讨区别宾语和补语的方法了。
首先,两者的语义关系不同。人们应当明确宾语和补语都是谓语后面的连带成分,但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涉及对象,谓语必须是及物动词,宾语对谓语一般要回答“谁”“什么”或“哪里”的问题。例如:
(1)我问王老师。(谁)
(2)他买了一支钢笔。(什么)
(3)我去北京玩。(哪里)
而补语则是对谓语的补充说明,补语前的谓语可以是动词,也可以说形容词,补语对谓语一般要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等问题。例如:
(1)他的心凉了一半。(多少)
(2)他记得很清楚。(怎么样)
(3)我在柜子里找了半天。(多久)
(4)他长在农村。(在什么地方)
(5)马克思生于1818年。(在什么时间)
其次,判断成分的词性。量词短语里如果用物量词,一般是宾语,如“看几本”;如果用动量词,一般是补语,如“看几遍”。
再次,某些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作补语,也可作宾语,作宾语时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如“他浪费了两个钟头”可以变换成“他把两个钟头浪费了”,则“两个钟头”是宾语。而“他干了两个钟头”不能变换成“把”字句,则“两个钟头”是补语。
最后,就是教材上的“看标记”法。看有无助词“得”。有就是补语。可插入助词“得”也是补语。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动词含有语素“得”,如“获得丰收、取得胜利、觉得好看、心情显得很沉重”,中间的“得”字是构词成分,而非助词。
三、结语
在总结和整理有关补语的各种资料中,本文对补语知识体系进行了比较清晰的介绍,一些初学者在课堂上存留下来的一些疑难问题也基本能通过例子阐释得到解决。笔者希望本文能在理解、区别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辨认补语和宾语这两方面为初学者提供一些实用的经验与方法。
(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