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过程教学的实践探讨

2019-05-08任秀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践初中数学

任秀燕

【摘 要】数学学习是一个过程,其教学过程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本人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并关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形成及应用过程,本文对初中数学过程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索,以提高學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过程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简单地说,数学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应用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加强过程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解题技巧及课堂教学实效呢?

一、注重过程教学,培养解题技巧

《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避免“过程”短暂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形成以及应用的过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技巧。

案例1:浙教版八年级下册《5.6三角形中位线》教学片段。

1.课前预习

(1)要求每人对给定的三角形纸片剪一刀,将三角形分成两张:一张是三角形纸片,一张是梯形纸片,并将剪得的三角形纸片和梯形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问:剪痕的两个端点应满足什么条件?请尝试剪纸和拼图的过程。

(2)观看剪得三角形纸片和梯形纸片拼平行四边形纸片的过程,三角形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图形是怎样变换的,请描述变换的过程,剪痕与三角形的第三边有何关系(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

(3)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O作一条直线EF,交平行四边形ABCD于E、F两点,问EO=OF是否成立?为什么?

如图2,当EF∥BC时,EO=OF是否成立?为什么?EO与BC有何关系(数量关系),为什么?

2.汇报交流

出示课前布置的问题,要求学生交流预习的结果。

(1)剪痕的两个端点必须是三角形一边的中点。

(2)在拼图过程中,可以看成是三角形纸片绕一个端点旋转180°得到的,并且剪痕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3)无论直线EF旋转到什么位置,线段EO的长都等于OF的长,当EF∥BC时,EO=1/2BC。此外还发现,已知三角形可以构造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以三角形的边为边,或以三角形的边为对角线)。

3.合作研讨——大胆猜想,探讨证明

学生借助上述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证明方法。

方法1:因为E是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至△CFE。只要证明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过程略)。

方法2:作以BC为边的平行四边形BCFA,延长DE交CF于点G,只要证四边形BCGD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过程略)。

4.建构理论

概括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将三角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问题,运用图形变换或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化未知为已知。

5.尝试运用,根据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问题略)

说明:本案例中,教师加强了定理发现的过程。课前预习给了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时间和空间,加强了定理证明的探索过程,由于渗透了证明定理的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证明定理时有话可说,再加上适度开放的策略指导,使学生经历了实质性的思维过程,最后尝试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相对简单了。

二、注重过程教学,促进思维发展

过程教学的根本在于关注数学过程,这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对于抽象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加强对它们的开发、呈现,并试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长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其步骤如下:

1.观察一组实例,从中抽象出共同的属性;

2.给出新概念的定义,通过分析其逻辑意义,初步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

3.深入挖掘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抓住其本质,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鉴于代数式与函数知识之间存在的逻辑联系,可在代数式的基础上引入函数的概念,由字母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常量和变量,由认识代数式到初步认识函数关系式,由代数式的值引出函数的概念,从而实现代数式与函数知识的有机整合。这样的过程教学,不仅使学生从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学现象,而且为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整合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注重过程体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潜藏在数学知识深层的隐性知识,仅由教师揭示这种隐性的知识远远不够,学生只有经历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性体验和具体操作(主要通过数学习题),才能领悟它的内涵,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案例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1,点P在线段AB上运动,设AP=x,现将纸片折叠,使点D与点P重合,得折痕EF(点E、F为折痕与矩形边的交点),再将纸片还原。

1.当x=0时,折痕EF的长为_______;当点E与点A重合时,折痕EF的长为_________;

2.请写出使四边形EPFD为菱形的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当x=2时菱形的边长;

3.令EF2=y,当点E在AD、点F在BC上时,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当y取最大值时,判断△EAP与△PBF是否相似?若相似,求出x的值;若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说明:此题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经历在操作过程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渗透数形结合、函数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

总之,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应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深入思考分析、反复探索、严谨反思,彰显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完成解题步骤,规范书写格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严谨性,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从而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黄继苍.有效教学应关注的四个关系[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2(7-8)

[2]卫德彬.反思——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法宝[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4)

[3]顾继玲.关注过程的数学教学[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0(5)

猜你喜欢

实践初中数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