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思考
2019-05-04王庐峰
王庐峰
[摘 要]深度教学是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深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设计具有完整思维链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生成知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教学;高中地理;雨水花园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0-0091-02
最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已颁布实施,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地理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中心,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面对新课改、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深度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
相较于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浅表化、碎片化、形式化的特点,深度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狭义上讲,深度教学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学习,深入知识内在的逻辑思维,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深度教学不仅包括教师的教,还涉及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的交互式深度发展过程。新课标对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地理深度教学的目标不谋而合, 因此,由传统的浅层教学转向深度教学,既是适应新课标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以能力立意为主,为高校选拔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人才的需要。
一、“雨水花园”深度教学过程
1.梳理知识体系,夯实必备知识
(1)水循环原理及影响水循环过程各环节的因素。土层颗粒大小对下渗环节的影响:土层颗粒越大,水分下渗越快,过滤能力越弱;土层颗粒越小,水分下渗越慢,过滤能力越强。
(2)水循环示意图。
2.构建学习情境,提升关键能力
以雨水花园这一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水循环原理。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3.问题驱动,呈现完整思维过程
设问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目的是什么?(分析雨水花园的工作原理) 设问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哪个?(分析雨水花园的工作原理)设问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得出结论,即雨水花园的功能)通过链式设问,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原理,分析生活情境中城市雨水花园的工作原理,得出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呈现了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过程。
4.解决问题, 生成知识
设问1:分析雨水花园结构中最表层树皮的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并结合示意图,展开如下思考:
从种植土层、砂层到砾石层,颗粒越来越大,水分下渗作用越来越强,这样会直接导致种植土层的土壤水分通过砂层和砾石层大量下渗,土壤水分大量减少,同时,种植土层还会通过蒸发作用损失水分,最终,种植土层因为水分的下渗和蒸发而引起水分短缺,影响土层植物的生长。为了满足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必须减少水分的损失。由于雨水花园的结构已经固定,故无法通过减少水分的下渗来减少土层水分的损失,只能减少土层的水分蒸发,故在土层上覆盖一层树皮,减少蒸发,起到保水作用,类似于北方春季覆盖地膜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墒情。本题本质上考查了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下渗这两个水循环环节。
通过本题的思维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影响土壤水分多少的因素,此时,可以变换学习情境,再次考查该知识点,用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以及学生举一反三、思维转换、学以致用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新情境,知识迁移应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塑料温室大棚连成一片、一望无际,曾经荒凉的村落发展成为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综合性城镇。
说出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的优点。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并结合示意图,展开如下思考:上层沙土颗粒大,下渗作用强,透水通气性好;中间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颗粒小,透水性差,水分难以下渗,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
不同的学习情境,相同的逻辑思维过程,可以训练学生在不同学习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设问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并结合示意图,展开如下思考;
土层颗粒越大,水分下渗越快,过滤能力越弱;土层颗粒越小,水分下渗越慢,過滤能力越强。种植土层和砂层颗粒较小,过滤能力强,对下渗雨水的净化作用强。
通过此问的思维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水分下渗的影响因素,明白物理过滤的原理,并能解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装置如家用净水机的工作方式,甚至自制简单的净水装置。
[新情境,知识迁移应用]
分析地下水水质优于地表水的原因。
学生展开如下思考: 地下水由地表水下渗而来,地表水在下渗过程中要经过不同土层或岩层的层层过滤,最后形成的地下水杂质少。地表水受自然环境或人类活动影响大,容易被污染,地下水受影响较小,水质优于地表水。
设问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并结合示意图,展开如下思考:雨水花园收集雨水,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起到控制城市内涝的作用,同时,雨水花园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可以用于景观用水和厕所用水,即提高对城市雨水的利用率。
通过前两问的思维分析,学生掌握了雨水花园的工作原理,进而就能分析出雨水花园的主要功能所在。
二、对深度教学过程的反思
地理深度教学的一般模式是以现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构建学习情境,以问题驱动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该模式的结构图如下:
在地理深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这些学习情境可以是贴近社会生活的,也可以是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但都应该具备时代性、严谨性。对呈现的学习情境,按照完整思维链条提出多个设问,以问题推动学生的思维进程。在思维推进的过程中,学生调用区域认知的背景知识,运用综合思维方式,解决相关问题,从而达到加强区域认知、培养综合思维的目的。为了了解学生在每一个设问的思维节点上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追加新的学习情境来考查学生,同时还有利于思维的强化训练,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升迁移应用能力。
在新课标修订、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區,针对立德树人、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课程要求,面对以能力立意为主,意在选拔综合能力强、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的新高考,高中地理进行深度教学势在必行,是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思考与研究,并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地理深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让深度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科学观、人生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