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究式“立体学案”导学法促历史课堂改革
2019-05-04孙武军
孙武军
[摘 要]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教师探索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历史探究式“立体学案”导学法。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关键点有两个:一是“立体学案”的设计;二是“立体学案”导学的课堂行为操作。为了形象说明,文章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三课《宋明理学》,完整呈现“立体学案”所体现的史料情境搭建和问题导学特点。
[关键词]历史学科素养;历史课堂改革;探究式“立体学案”导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0-0063-04
历史思维的特点、历史课程标准以及历史学习的特点都告诉中学一线历史教师,在组织历史教学时必须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给出感性资料——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迁移历史知识到新情境中——学生提出自己认识,利用直观思维提出解决办法——师生评价验证各种观点和结论——师生交流整合得出结论。为了展示历史探究式“立体学案”导学从形象说明到抽象归纳的思考过程,下面笔者将自己设计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三课《宋明理学》的“立体学案”完整地呈现出来。
一、做好施教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分析学情。在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三课《宋明理学》之前,笔者对学情做了如下分析:
在经过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后,高二文科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政治和经济模块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分析历史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学生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学习力薄弱,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强化知识联系,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第二,定位教情。教情的定位,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组合和行为策略设计十分重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所确定的重难点,设计的师生互动环节和问题,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高低。
第三,确定培养目标。《宋明理学》一课的培养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识记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儒学革新在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梳理古代儒学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拓展课本知识,以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增强学生对理学思想产生原因的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落实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目标。
二、统摄好施教中的教学动态过程
这一课堂教学动态过程包括教材知识整合、问题诱思探究、史料情境搭建、师生互动交流等方面。
第一,关于教材知识整合。在《宋明理学》一课中,笔者将教材知识整合如下:
教师:请几位同学到黑板前边来,依据课本知识完成以上知识结构。
学生:(1)佛道盛行,儒学受挑战;(2)三教合归儒或三教合一;(3)三教并行;(4)程颐、程颢、朱熹;(5)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6)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7)格物致知;(8)陆九渊、王阳明;(9)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10)心即理也,心外无物;(11)致良知,知行合一。
【设计意图】历史学科能力分为“识记鉴别能力”“领会诠释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评价辩证能力”,同时《全国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也将“记忆能力”列为历史学科能力中的基础层次,可以看出,识记能力是推动学生诠释、分析、评价等历史学科能力养成的基础。基于此,设计本环节,首先从整体出发,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将知识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联系起来,为下一步解释、分析、评价理学思想打下基础。
第二,史料情境搭建,问题诱思探究,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宋明理学》一课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如下探究问题:
(一)佛道盛行,儒学要振兴
探究(一):理学为什么会产生?
1.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魏晋南北朝时期)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问题: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思想状况呢?
答: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削弱。
2.少林寺《混元三教九流图》
问题:出现于明代并传到后世的少林寺《混元三教九流图》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怎样的趋势?
答:反映了魏晋时期儒家、佛教和道教相互融合、三教合一的趋势。
3.乱世不倒翁——馮道
冯道(五代十国时期)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
问题:这个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答:唐末五代政局动荡,国家大一统局面遭到破坏;儒家倡导的传统的君臣关系、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
教师: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魏晋以来,佛道广泛传播,儒学受到了挑战。②为魏晋以来,儒佛道三教融合的趋势,提供了思想基础。③宋代建立前,国家大一统局面遭到破坏,儒家倡导的传统忠君观念、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这种现象对宋朝的统治十分不利,所以,北宋需要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重整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社会秩序和思想一统。除此之外,我们看下边的材料。
4.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材料 傳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缺乏治心的手段。汉唐儒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Ⅲ《教师教学用书》
问题:该材料反映了汉唐儒家思想自身的什么问题?
学生:儒学思想体系本身存在着思辨性和理论性不足的缺陷;不能给人提供精神安慰,缺乏治心的手段;理论体系简单,不能对先秦儒学权威进行合理解释。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的教材叙述中,给出了理学思想产生的某些原因,但这些是以结论的方式叙述出来的。如果让学生死记这些结论,学生可能无法体会理学思想背后的深意,无法体验理学思想产生的时代合理性,更无法领悟理学思想所蕴含的价值是如何满足当时社会需要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对教材文本所叙述的结论给予过程性的解释。但为了避免史料枯燥,增加学生阅读难度,选取了一些历史故事;为了避免史料失真,也选取了一些权威性的历史解读,目的是尽量还原唐宋时期社会政治需求、思想反思和思想家个人经历,为学生透彻理解理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提供鲜活真实的历史情境,以帮助学生开拓历史视野,将课本知识纳入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并对理学思想有个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
(二)吸收佛道,儒学再改造
探究(二):理学思想是什么?
1.什么是“理”?“理”存于何处?
材料一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
材料二 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
——王阳明《传习录》(下)
问题:朱熹和王阳明的“理”本质上一样吗?他们说的“理”是什么?
答:本质上是一样的。“理”是宇宙万物的法则,是世界的本原,反映到社会就是“三纲五常”,本质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维护的是封建统治秩序。
教师:同样的“理”,朱熹和王阳明认为存在的地方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朱熹认为“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理”存在于事物之中,“理”在于外。王阳明认为“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理”在心中,心外无理。
2.天理昭昭,如何求得“理”?
材料一 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生便会该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可知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材料二 “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明明觉者也”,“致良知,不假外求”,“若能向里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
——王阳明
问题:在求“理”的道路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张有何区别?
答: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向外探求,陆王心学主张致良知,反省内心。
教师:在求“理”的道路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殊途”,但却“同归”,这个“同归”是什么?
学生:明道德之善,追求儒家主张的道德规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教师:所谓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指强化儒家道德价值信仰,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存天理,灭人欲,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设计意图】透过教材中理学思想的表面,去探究理学思想背后的深层意思,让学生理解理学思想究竟是什么,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单用口头讲解的方法,恐怕学生越听越迷茫,如坠云里雾里,不明就里,若教师本人也没搞清理学内涵,那可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理学思想,教师必须原汁原味地呈现理学家本人的话语,并将其作为史料进行解读,避免因为用自己的语言而偏离原意的现象。对相关史料的选择和合理组织,一方面给教师对理学思想的解释提供了方便途径,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理解理学思想搭建解释支架,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对原始史料的解读获得思想,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在该课堂环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职能,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注重学法指导,重视思维点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这样的课堂动态生成中,尝试让学生依据所提供的史料发表自己的理解,从而内化为历史解释学科素养。
(三)王朝变换,理学影响远
探究(三):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原因?
【教师】理学是一门深奥的哲学,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但深奥难懂的理学为何能够影响深远呢?
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为了教育青少年树立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意识,他编写了《小学集注》;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中,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都做了道德规定。比如:
——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
——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详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一下,理学影响深远的原因有哪些。
答:重视理学的普及化、通俗化和生活化;强化三纲五常,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自上而下推广;重视对青少年和儿童的道德启蒙教育和行为规范的道德渗透;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有利于理学思想向读书人渗透。
【设计意图】对理学思想深远影响的因果性解释,要求学生依据所展示史料结合课本有关知识进行综合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解释历史因果关系中的综合论证能力,拓宽历史解释视野,转变固有思维方式。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结合历史事件本身进行思考,运用因果关联,使因果分析具体化,在分析过程中加强史论结合,可培养解释逻辑思路。通过对理学思想深远影响因果的综合分析后,可以让学生明白理学家在推广自己思想方面注重与社会效应相结合,关注人们的现实需要,并注重向人们的生活渗透,重视迎合统治者的现实需求,侧重向启蒙教育渗透,从而让学生学习了古人推广理论的智慧。在课堂操作过程中,可以运用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中的分支式程序教学法,按照小步子原则将复杂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为几个问题,然后对所分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整合,从而得出一个问题的综合性探究。
三、重视学习内容生活化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身边的历史”,这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比如,在《宋明理学》一课的最后做了如下拓展:
教师:可以看出,整个古代社会都在学习、推广和践行理学思想,理学影响深远就不足为奇了。现在,理学思想是否已经远离我们了呢?
学生议论后,教师展示:天理何在;天理难容;天理昭彰;强词奪理;理屈词穷;通情达理;伤天害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做人要讲理;蛮不讲理;心安理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忘初心;良心;良知;孝心;诚心。
教师:道不远人!理学所宣扬的儒家道德价值观,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意识里,在我们的行为里,影响着我们的道德判断,影响着我们对身边人和事的道德评价。再看一下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谁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明显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比如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所以,传统和现代,从来都不是水火不容,有时候可能是水乳交融。宋明理学出现,标志着儒家思想的逐渐成熟。儒家思想构成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理性对待,需要传承,更需要进行时代化的改造。愿我们树立这样一个梦想——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设计意图】历史学习可以与现实相联系,将学生从古代思想的学习中拉回到现实,用发散思维去寻找身边理学思想的影子。通过组织解释探究活动,将学生解释思维具体化,再进一步组织合理的课堂提问,将理学思想与学生话语体系中的词语相联系,让学生明白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古今在道德价值方面的理解是相同的,道德虽然具有时代性,但也具有恒久性,特别是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还是要给予继承和发扬的。这也挖掘了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实现了课标对本节课提出的思想教育目标。
该学案的特点是:凸显“一培六化三重视”,即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能力为终极目标;教学内容问题化,考纲要求具体化,基础知识精细化,主干知识材料化,教学材料情景化,教学研讨自主化;重视课本,重视基础,重视联系。
在历史课堂实践中,推动历史探究式“立体学案”导学法更加完善地实施,充分实现了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育人要求,适应了当今高考试题中有关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贴合了国家选拔性考试对人才目标的要求,不失为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益课堂改革探索!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