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
2019-05-02田立雷艳英
田立 雷艳英
【内容摘要】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之一,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对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来说,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作业设计,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 初中数学 作业设计 优化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众多教师都在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作为高校课堂落实的最后一个步骤,作业设计的影响和意义重大。农村数学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作业,力求科学、适度、合理,优化作业的布置、检查和评定,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知识,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一、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作业量大,学生敷衍
数学学科知识系统庞杂,课时较多,且对习题训练的需求较大,有些教师在作业布置上缺乏精心挑选,只关注量的大小,更多的想利用题海战术提升学生成绩。学生的作业量大,且农村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有限,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会出现学生穷于应付甚至抄袭的现象。
2.假性分层,实则加负
部分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中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和作业的层次性,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矛盾现象。这部分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对学生一概而论,甚至“假性分层”,让作业分层流于形式,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3.内容枯燥,形式单一
受学科特点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农村数学作业的设计往往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匹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未能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活动,形式固定,难以让学生产生体验感。枯燥乏味的作业内容对学生的積极性不利,学生作业的有效完成度不高,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实现飞跃。
4.缺乏合理的评改机制
初中数学的作业评改量较大,有些教师为图便利,仅以画勾画叉的形式单一地评判对错,未能根据作业情况为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也未能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正,作业评改的实际效果未能有效发挥。
二、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1.精简作业量
课堂与作业相互配合的两个环节,除了课堂教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转变态度,提前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规避。同时,作业设置应配合教学,切忌盲目求多。教师在教学环节应精心备课,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在课堂解决更多的问题,勿让学生将问题带到课后,作业布置只需强化重点,筛选过的经典题型加深学生对和核心的理解。
2.尊重学生差异性,多维分层
(1)作业目标分层:农村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具有目的性,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作业目标是掌握基本概念、定理、规则、公式等;中等学生的作业目标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和应用性的问题;优等生的作业应增加难度和技巧性,力求通过作业促进其进一步提升。
(2)作业数量分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发展目标,农村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增减学生的作业量。作业数量的分层可以缩小不用水平的学生作业的用时,减轻问题学生的压力,缓解其不良情绪。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鉴于这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不透彻,完成作业需要耗费较多实时间,且心理压力和负担较大,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
(3)作业难度分层: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农村数学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明确学生的能力范围,设计有难易之差的作业来满足不同质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业难度应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同时,作业的难度应比学生的知识水平略高,使之更具有思考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3.丰富作业形式
新课程改革时期,作业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书面形式,教师应强化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作业的应用性、实践性。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实现作业的多样化,增加趣味性,为学生带来更多切实的体验。
4.优化教师批改方式
数学作业批改应避免只求对错的方式,应增加其有效性,强化教师批改结果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数学作业的批改可以借鉴语文作文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圆圈、线条等元素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标注,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方向性地进行改正。对于作业质量较高或是进步较大的学生,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评语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运用多元化的解题方法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