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拒学的认知方式分析及学校和家庭的应对策略探索
2019-05-01梅晓菁
梅晓菁
〔摘要〕拒学的孩子逐年增多,他们对上学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回避上学。大部分有明显的情绪发作,还有一些伴有躯体化的症状,然而在家休息时则表现得很正常。这些学生拒学是心理素质有缺失,他们应对方式单一,或家庭养育方式出现偏差,还是学校甚至社会整个系统的不良影响所导致?他们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又该以什么方式去帮他们?本文从认知方式及其矫正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拒学;认知方式;认知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1-0060-03
每年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都会有个别孩子对上学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回避上学。大部分有明显的情绪发作,还有一些伴有躯体化的症状,然而在家休息时则表现得很正常。程度较轻的有可能还能复学,而大部分都休学,或休学再复读,而后又转学、退学,甚至还有从此蜗居在家与世隔绝的。这些孩子在初中毕业时是考进示范性高中的,可以说从某种角度看,他们的知识积累、学习能力都还不错,拒学原因到底是内在耐挫力等心理元素缺失?还是家庭教养方式有问题?抑或学校支持体系匮乏?本文基于对部分学生的个案访谈,探究他们拒学的认知方式等方面,并对学校和家庭的应对策略做了一点探究。
一、关于拒学症的评估与分析
1969 年,Berg 及其同事对拒学症的诊断标准做出说明 ,之后他们所描述的标准被职业咨询师和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廣泛接受。这种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长期缺席而导致严重的上学困难;
2.当面临要去上学时,表现出严重的情绪紊乱,包括过度的恐惧、瞬间脾气爆发,或者生理上的不适和抱怨 ;
3.不去上学而通常待在家里,常常把这种情况告知父母 ;
4.未表现出反社会特征,例如盗窃、撒谎以及极具破坏性。
学生拒学的表现主要有行为、心理和生理等三个方面。
在行为方面,拒学不是一下子就显现的,通常从间歇性请假开始逐渐显现。孩子在上学前表现出恐惧、哭泣、惊慌、抱怨和自我折磨等行为。
在心理方面,拒学学生具有明显的烦躁、焦虑、抑郁等心理特征。
在生理方面,拒学学生通常开始会报告有躯体疾病,如胃痛、头痛、恶心、胸痛、呕吐等。
在拒学的成因分析方面,德国社会学家泰尔曼(Tyerman)认为,拒学的本质是不适应学校生活。
二、拒学者的错误认知模式
拒学的孩子往往存在严重的认知歪曲,大体归纳如下。
(一)糟糕至极的认知
这些孩子的成就动机很高,确切地说,成就动机的两个维度都很高——渴望成功和害怕失败都居于高位。他们并没有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更多的是通过过度学习来维持暂时的成绩优势。考前容易焦虑,对考试结果极为重视,对考试分数的意义会做过度延伸。如果考不了好成绩,就认为自己完了,感觉高中三年都会处于危险境地,高考也随之岌岌可危。自己建立的目标没有任何弹性和修正余地,而且对此目标过于重视和苛求。即使暂时成绩良好,也不会有学习的快感,每时每刻都背负着压力。
(二)绝对化的认知
拒学的孩子自尊心很强,过度重视他人评价,爱面子。假如达不到这个目标,就认为同学都会看不起自己,老师都会对自己失望,不重视自己,与其这样被忽略,就不如不学了。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关注和评价自己。
(三)以偏概全的认知
面对一次考试的失利,拒学的孩子可不会归因为偶然的因素,通常会立即冒出“总是”这样一类词语,归因为稳定的人格方面的因素,以至于丧失了改变的可能。
(四)扩大化的认知
这类孩子通常只看到成绩本身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在生命发展中的作用,把学习成绩看成是发展的唯一要素。因此对学习成绩高度重视,甚至达到孤注一掷的程度,一旦成绩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就开始全面否定自我价值,看不到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
三、拒学者的错误应对模式
(一)情绪应对模式
他们应对学习压力的情绪模式通常是焦虑和恐惧。这类孩子通常在考试前两周左右就已经启动了焦虑情绪,日常生活里,他们情绪更易激惹,不耐烦,唯恐任何小事耽误他们的复习。而且直接把复习内容和考试结果挂钩,总觉得自己没准备好,看到周围人做题,自己情绪就焦虑起来。其实,他们的复习通常很全面,但就是习惯性地使用焦虑和恐惧的方式来应对。
(二)内心冲突模式
最害怕听别人说自己用功和认真,觉得这是聪明的反义词。担心经过努力,学习成绩仍然上不去,“那不是证明我笨吗? ”“那不是证明我真的不行吗?”“与其那样就不如不学了”,至少不会被归结到笨,而是不努力。于是放弃上学,而放弃又不甘心,因为理性提醒他,不学习也是没有出路的。因此每日处于矛盾冲突的痛苦之中而停滞不前,并导致负性情绪发作。
(三)固定化思维模式
认为成绩好就意味着高中三年成绩会有优势,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被肯定,应该说他们是急于被肯定,希望在高一一开始就获得优势感。如果不能实现,挫败感将更加严重,难以平复与超越。他们没有耐心面对成绩不提高的阶段,更没有勇气面对一直不能上升的结局,容易在这些阶段启动防御机制自我保护。
(四)消极行为应对模式
他们用躯体化、网络依赖等负性行为化的方式来缓冲压力,应对负性情绪,逃避学习责任。而这些办法对情绪紧张可能有暂时的缓冲,但一转到正题,焦虑情绪立马卷土重来,躯体化反应也随之降临,使问题更加复杂化,落下了更多的功课,自己也更加被动。
他们的认知模式是歪曲的,应对方式是退缩的、儿童化的。形成这样的模式,可能与家庭教育、父母的期望和社会因素有关,更与个人要强、十全十美的性格有关。对日本拒学人群的研究发现,拒学也与人际关系孤独有关,患者的应对模式是被动的、消极的、退缩的、防御的,甚至以破坏性的方式应对自己心理的或实际的困难。
四、应对拒学的各种技术
在讨论具体的方法前,有两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其一,尽早让孩子回到学校。孩子在家庭滞留的时间越长,回校上学的困难就越大。其二,干预拒学的主体是谁?班主任?心理老师?心理医生?家长?还是我们应该有一个团队来协作完成?对于初次出现的请假、轻微拒学,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由心理老师、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努力介入。心理老师负责认知干预,班主任老师和家长提供教育和支持性帮助,如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已经毕业的学生事例、资源来和该学生交流。如果是多次且持久的严重拒学行为,就需要专业人员同时进行指导和介入以及辅助的药物治疗,这时候就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目前,很多拒学的孩子大多只依靠药物治疗,这和我们现有的体系有关,第五部分有详细讨论。
(一)放松行为训练
指导孩子使用肌肉放松或腹式放松法。在干预之初,让孩子在纸上列举会让自己产生恐惧、焦虑情绪的事件,如想到学校,想到做作业、出门上学、走近校园、踏入班级、听课等,尽量详尽地罗列。然后以0~10打分的社会计量法,让孩子对每一个会让他产生焦虑和恐惧的事件进行评分,最后按严重程度由轻到重排列。在调整呼吸后,依次想象相应场景及事件,并在情绪出现波动、焦虑增加时,使用前面学过的放松方法来应对调节。可反复练习,直至放松下来。
(二)暴露疗法
在家长的陪同下,逐渐暴露于上学环境中,通过真实地暴露于令其恐惧的环境,来降低孩子的焦虑与恐惧,并观察其行为表现。
(三)认知行为疗法
基于前面我们列举的这类孩子的认知歪曲,引导他重新思考,针对孩子对于环境的错误认知和判断进行矫正。如培养针对同伴拒绝、老师丧失期待的合理化认知。帮助他从一门学科开始,重新认识、挖掘自己的优势。并多方面地启发他思考自己的优点,让自我价值感多元化,而非以成绩定英雄作为唯一价值来源。更重要的是,引导他意识到自己在困境中的固化思维模式,认识其弊端,尝试在挫折面前思考自己可寻找的资源,以及可迁移的性格特质、能力优势,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把握自己手里的资源,给自己时间,去尝试挑战,行为激活,并进一步巩固良性认知模式。
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和认知矫正。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练回归学校后可能发生的状况,如何应对,以此帮助拒学学生在心理、能力和认知方面不断改善而适应环境。
(四)教育与支持性辅导
鼓励学生表达恐惧和各种心理感受,而非选择压抑的应对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应对之策,训练学生的适应性行为。建议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更多地鼓励学生,更少地批评学生,通过降低环境难度,促进个人对环境的适应。鼓励学生找寻一项体育运动和一门兴趣爱好,投入其中,这是很重要的情绪疏导的方法。
五、學校和家庭方面的改进
拒学的社会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前者包括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如要求严格、家庭沟通不足、家长过多保护、家庭外的互动不足等,以及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如单亲家庭、过多家庭冲突、家庭环境过于封闭等。后者包括考试压力、师生关系和群体关系的恶化等。所以,大环境的干预也要从这两个系统入手。
家庭方面,现在拒学的诊断还不够明确,报告制度和纠正体系也单一化,这导致那些拒学的孩子无法获得及时的确诊与有效的矫正,进而给学校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更是让那些拒学学生的家庭处在没有任何帮助的精神抑郁和压力之中。父母双方可能会互相指责,推诿责任,可能一方还需要请长假甚至辞职来陪伴孩子。特别是治疗半年、一年依然不见起色的情形,父母的情绪很难维持平和的状态,这些都会对家庭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我们的专业医疗机构可以考虑像辅导多动症孩子那样,为拒学孩子的家长开设相应的辅导课程,让家长们反思,改进自己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学习如何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鼓励他们去尝试,并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保持良好的倾听,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同时,家长也要学习调节自身压力的方法,以便能持续开展教育支持性辅导。
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亟须建立拒学的评估、登记制度,以及配合矫正的制度安排。特别是拒学孩子复学后,定期的咨询一定要坚持并固定化,最好还能和医疗体系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帮助复学孩子的适应。另外,要加强教师在心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对拒学孩子的性格典型特点、认知歪曲、消极应对方式等,都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让老师们有所认知,以便于在孩子复学后,在作业量、作业难度、听课状态、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教师都能酌情做相应调整,逐渐过渡。让老师理解家长,理解学生,共同协作,使学生逐渐适应学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