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疗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

2017-03-15赵晓川

职教论坛 2016年32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心理问题高职院校

摘 要: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创业心理问题是阻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创业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从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模式及基本技术、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在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认知行为疗法在学生创业心理问题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辅导策略。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赵晓川(1982-)女,四川广安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心理教育研究所成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咨询。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创业就业双线融合应用型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编号:2015JSJG156),主持人:张忠寿,陆玉梅。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29-04

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发,建立创业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建创业、设立风险及奖励基金机制,对学生创业的培训和指导搭建全方位平台等,这些措施和手段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创新创业。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学生学历层次及社会经验不足等现实情况,高职院校学生创业风险极大,创业准备不足导致失败机率较高。一旦创业受挫,由此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健康成长。因此,客观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心理问题的内涵,积极探索学生创业心理问题干预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助于学生创业心理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创业耐挫性,而且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模式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及技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矫正。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模式和基本技术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1]。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行为的改变也影响认知的改变,认知、情绪、行为、生理和发生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矫正技术改变患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并将认知矫正与行为矫正结合起来,力求在两者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取代原来的恶性循环,进而减轻或消除原来的不良症状[2]。常见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技术有心理教育技术、认知重建技术、布置家庭作业、等级任务安排、问题解决技术及放松训练等。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创业心理问题可以理解为学生由于心理或社会原因,在面对创业时表现出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文化基础、学历层次、接受教育的理念及方式、社会的认可接纳程度等方面的影响,相比普通高校学生,在创业方面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创业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问题

在学生自主创业开始时,情感上常常表现为对承担创业风险的怯懦和恐惧,缺乏成功创业需要具备的正向积极的情绪情感。创业过程中,学生常常表现出对能否创业成功的担心和焦虑情绪,在创业失败后产生悲伤甚至绝望的负面情绪。而许多教育家更重视如何调动高职学生创业的自主性、积极性等心理品质,却较少关注创业失败造成学生患心理疾病甚至放弃生命等问题。因此,创业教育不仅应重视创业前及创业中的情绪调动和管理,还应包含创业失败后的情绪修复能力的培养。

(二)认知问题

高职院校中的很多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体现在创业上的常见失调认知有: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即“如果我创业失败了,我就是个失败者”;灾难化的思维模式,即“如果创业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将是很糟糕的,是我不能应付的”;低估正性信息,即“我这次项目做得好,不是我能胜任,是因为运气好”;绝对化,即“我的创业必须成功,我一定要做到最好”,等等[3]。这些不合理的思维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工作压力,一旦遭遇困难,便失去信心,一蹶不振。

(三)行为问题

创业对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来说既新鲜又刺激,很多学生认为创业既能彰显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又能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在积极行动的同时也存在著不够理性客观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盲目创业行为,一些学生在没有经过充分审慎的市场调研、没有充裕的资金与经验支持的情况下,就盲目制定创业计划,甚至以牺牲大量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为代价,急于求成,结果导致学业既出现问题,创业又不能顺利实施[4]。二是消极创业行为,一些学生缺乏对创业困难的预期,以为可以不需要太多努力,就可以轻松获得成功,于是在创业时出现求稳心理,行为上不敢冒险,不想付出,不积极进取,只消极等待,所以一旦遇到创业挫折,就轻易放弃创业计划。高职院校学生创业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思考,以及合理制定行动计划,积极行动。

三、认知行为疗法在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心理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在高职院校的应用之一是从学生内心找到问题原因,通过改变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错误认知,改变消极归因,产生正确合理的创业动机,并制定理性的行动计划,积极付出行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业心理问题的干预时,要和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发现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时,就可以及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其进行矫正。

(一)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创业心理问题中的错误认知

1.识别自动思维。改变学生创业心理问题,首先要了解学生有哪些功能失调的认知和行为,引发了哪些情感和生理反应。通过心理教育,运用思维记录、引导性发现、角色扮演及检查清单等技术,引导学生重新认识问题,了解自己在遇到创业问题时,产生哪些自动思维,即学生未意识到的习惯化的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怎样影响了当时的情绪和生理,当存在不良情绪和生理反应时,又是怎样影响想法,从而产生恶性循环。例如,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人际关系问题,可能出现“我人际交往能力差,不能胜任创业的工作”、“我创业不需要靠人际关系”等想法,而这样的想法往往会影响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此时,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些想法,启发他思考这些想法是如何影响其行为,虽然这些想法短期上似乎能够减轻创业焦虑,减少人际交流产生的紧张感,但是从长远看,否认或者压抑的想法,有可能使其产生回避社交场合、减少合作关系等行为,这些都有可能造成降低创业动机甚至导致创业失败。通过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想法和行为是否适应创业目标,从而使其产生改变的动机,并和教师共同制定最终希望达成的目标。

2.校正歪曲认知。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与歪曲认知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在识别自动思维的基础上,帮助来访者矫正不合理的歪曲认知。首先,帮助他们学习一些典型的不合理的或歪曲的认知模式,如绝对化、灾难化、过度概括化、读心术、贴标签或者预测未来等。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个典型逻辑歪曲的例子进行认知错误的解释,如:“创业必须成功”的想法,运用苏格拉底提问法,对其进行追问,可以和学生探讨“创业必须成功的想法是否过于绝对?”“创业一旦有波折或者风险,是否就完全不能承受?”“过去曾经经历过挫折的你,是否能给现在的你一些建议?”“是否有一些名人的例子,或者是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能在这个问题上给你一些建议和意见?”等等。通过这些富有引导性的提问,使其发现他们的想法是否真实、合理并且是适应的。然后,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更进一步地学习这个过程,让他们阅读一些关于认知错误的科普读物,通过平时思维记录作业的内容,来识别自动思维中的认知错误。这个部分对学生很有挑战性,因为歪曲的认知往往都是多年重复产生的结果,所以称为自动化的思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地标记、识别歪曲认知,以减少这些逻辑歪曲认知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3.引出合理选择。在学生遇到实际的创业困难时,教师如果缩小创业真实的风险,忽视学生实际存在的个人缺陷,忽略创业中存在的实际困难,都是不能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的。教师应帮助学生以可能的最理性的方法看待创业心理困境,设计出适应的方法去应对。可以考虑如下方法:第一,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放开思想。建议他们试着像科学家或者侦探一样思考创业中是否存在歪曲的认知,并寻找各种可能的证据来反驳这些不合理的想法。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走出当前的思考框架,考虑其他可能更合理、更适应和建设性的观点。第二,头脑风暴。可以列出尽可能多的想法,不要考虑他们是否可操作或者准确有效。然后,整理所有的可能性,并寻找哪一种方法是最合乎逻辑的选择,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打破他们狭窄的视野,更全面、整体地看待问题。第三,向他人学习。学生在遇到情绪情感问题时,常常会将思考转向自己的内部世界,不愿依靠他人的反馈和帮助,便自己得出一些片面的、绝对化的结论。或者认为询问他人的观点或建议是存在风险的,如被人看低或者真的证实了自己的观点[5]。此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如何检查他们关于他人的想法是否真实,并如何增加询问成功的几率。可以询问问题,如“你觉得最可能为你提供帮助的人是谁?”“你怎样做最有可能得到他的帮助?”“询问此人的反馈可能存在什么风险?”等。教师还可以和學生提前进行角色扮演,教授他如何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得到合适的反馈。

(二)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创业心理困难中的问题行为

当改变了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错误认知后,使学生有了转变的内部动机,能够更好地激活学生的行为,接下来,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行为技术就会事半功倍了。具体方法如下。

1.放松训练。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完成各项创业任务,常常疲于奔命,牺牲睡眠和锻炼的时间,久而久之,神经就像长时间绷紧的橡皮筋一样,失去了弹性,产生失眠、焦虑、神经紧张等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发展为心理障碍。放松训练就是一种很好的干预方法,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放松全身肌群的紧张状态,实现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平静状态,缓和因平时过于紧张的学习、工作状态而产生的焦虑体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放松和调适自己。具体的放松训练方法有呼吸放松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表象放松法、音乐放松法等。

2.等级任务安排。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大的目标,这时可以通过等级任务安排法来逐步实现。等级任务安排是一种通过将无法完成的任务分为更小而且更容易完成的不同任务部分,以便使任务变得更可能完成的方法[6]。此方法可以增加学生任务完成的掌控感与成就感。当学生向教师反馈他们取得的进步时,教师应当赞赏他们的努力并且询问他们行动带给他们怎样的感受。强化积极的认知行为模式,解释行动的积极变化有助于改善心情,增强自信心,并且产生为未来努力的乐观态度。完成一段时间后,学生将学会此种认知模式,获得积极的心理能量,并不再需要教师的协助。

3.使用问题解决技术。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常常存在问题解决技巧缺乏的现象,即使可能拥有解决问题的技巧,但是受到负性情绪、认知等影响,在调动和使用这些技巧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用理智的方法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方式的基本训练。一个问题解决策略的基本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组织他们的想法,用客观的方法看待问题,并贯穿整个完成的过程。第一,制作问题清单。把目前面临的问题逐一整理出来,列出一个问题清单;第二,选择一个目标问题。将问题按照重要或者急迫等程度进行排序,制作优先问题列表,选择最前面的问题作为初始目标;第三,准确地确定问题。用更明确、清晰的语言描述问题,更有可能产生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第四,产生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如通过阅读、网上查找资料研究,推迟计划的执行,寻找有利的资源帮助,学习和无法即时改变的问题一起共存等等;第五,选择最理智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从列表中剔除不现实、无效的方法,要求学生选择他认为最可能成功并愿意执行的方法,如果在两种或多种可能性犹豫时,可以帮助他做可能性的评估及优缺点的比较;第六,执行计划;第七,评估结果并逐步修订计划[7]。

(三)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学生创业心理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避免一味的说教、指导,通过问题或实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认知及行为方面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两者的关系应是开放的,并且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合作关系;二是认知和行为两者必须结合使用,相互促进,并在使用过程中富有创造性地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解决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8]。

参考文献:

[1]张帆.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1-134.

[2]周欣.认知行为疗法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适用性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6):51-52.

[3]Judith S.Beck著.张怡,孙凌,王辰怡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04.

[4]崔永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及其干预[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77-80.

[5][6][7]Jasse H.Wright, Monica R.BAsco, Michael E.Thase.学习认知行为治疗图解指南[M].武春艳,张新凯,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69-90,102,111-113.

[8]韦耀阳,秦涛.认知行为疗法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4(11):21-23.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问题高职院校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