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秋天的怀念》为例谈情感教学
2019-04-29刘红梅
刘红梅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活动中的“基础项”和“常规项”,既是“听说读写”的有效载体,也是情感教育的良好平台。善于以阅读教学为抓手,有利于全面凸显语文学科教育的价值、意义和作用。
初中阶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笔者以《秋天的怀念》为例,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情感教学”问题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以生活链接为由,“未成曲调先有情”
无论从准备、过程还是效果来讲,教学活动都需要一种与之相应的良好心境来进行涵养和滋润,只有这样,才能从中真正赢得令人期待的良好效果。语文情感教育尤为如此。
《秋天的怀念》一文的作者史铁生,写此文时已是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人,这也是他创作本文、缅怀已逝母亲的最根本因素。正因为如此,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首先让学生拿出笔和本子,并闭上眼睛,跟从老师“盲写”:“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这是小学教材《海伦·凯勒》中的一段话。大家睁眼一看,显现出“众生相”。笔者说道:“如果你就是一个盲童,心情会怎么样?在生活中你还能有多少微笑呢?”全班迅速沉寂、肃穆起来。
笔者继续:“有一位20岁的青年,在双腿瘫痪后,性情变得暴躁,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念。而作为他最亲近的母亲,又该承受怎样的痛苦呢?”扫视一周以后,感受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教师此时开始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以赏析品悟为由,“文章不是无情物”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凡是编入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历经淘洗的精髓或经典之作,情感元素是丰富多元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篇,与其说是“怀念”,不如说是悲催人心的“祭母文”!教学中可抓住如下几点引导学生:在“我”砸玻璃、摔墙壁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后来又悄悄地进来;在“我”捶打瘫痪双腿时,母亲扑过来并哭着安慰我;在“我”答应去北海看菊时,母亲“喜出望外”,并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还絮叨着“我”的儿时趣事;在母亲昏迷前,她还挂念着“我”和妹妹。
另外还有两处细节描写:一是窗外树叶飘落,母亲“挡在窗前”,一是母亲非常敏感地“跑”和“踩”等字眼,“她忽然不说了”。这些内容描写,让人看到这位母亲:“完全失去了自我”,完全为儿子的情绪所左右;“不是为自己的满腹心痛”,把坚强和乐观留给儿子,把病痛和心痛留给自己。通过品析,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多么地令人心悸!
三、以自主体验为由,“事非经过不知情”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学生拥有无可置辩的“主体学习地位”,而且他们的“进步与发展”是考量教学是否有效(或是否高效)的根本标准。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一方面把学生成功地引导和推向课程教学的“前沿阵地”和“舞台中心”,另一方面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坐在旁边、善于鼓掌”的人。
就《秋天的怀念》来说,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各自提出问题。接着在相互讨论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统一提出问题。然后集体梳理,教师结合实际需要,形成如下问题:找出文中关于母亲的各种描写;文中三处“悄悄地”语句,分别说明什么情况;四个省略号的各自作用是什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形象?以此让各小组自选一两个问题,开展相互之间的阅读与讨论活动。教师在期间动态巡视,并给予“愤启悱发”的点拨和启发。最后,通过集体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与提炼。
四、以读写互动为由,“我手写我心”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他极其辩证地阐述了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与唐代杜甫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着实质性的异曲同工之妙。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意识和互动能力,而且有利于在“我手写我心”中不断深化他们的情感认知和实践精神。
在《秋天的怀念》教学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阅读体悟和实际认知,围绕“为史铁生写一篇祭母文”或者“发生在我与妈妈(或爸爸)之间”主题,写一篇读后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学习体会,有了家庭生活的有效支撑,学生们不用扬鞭自奋蹄,并且没有了平时“咬笔头”的现象。他们在一番酝酿后纷纷落笔书写。从最后结果分析,本次写作不仅没有“无病呻吟”之虞,還多了“言之有物”“情真意切”之喜。这不是“情感教学”的良好效应吗?
总之,“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真做到并努力做好以情怡情、以情激情、以情移情。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